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农林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初探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19 共2317字
农林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初探 摘要

  近年来,我国技术类人才短缺现象越来越明显,以往就业率相对较低的农林类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虽屡创新高[1-2],但仍然存在盲目就业、跟风就业、仓促就业、被迫就业等现象[3-4],不少学生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或没有进入自己心仪的单位,就业后不能认真踏实地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选择离职回家待业或者频繁跳槽。这一状况对企业、农林院校及学生本人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不仅严重挫伤了企业到农林院校招聘人才的积极性,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林类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致使农林类专业的招生形势更加严峻,而且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严重的消极作用,甚至影响其后续的人生道路。对社会而言,农林类行业作为第一产业,它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基础,农林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第一产业发展缓慢,最终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完善农林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其就业质量迫在眉睫。本研究从完善农林类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入手,对农林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教育,让他们在校期间就能够发现自身优势和兴趣点[5],结合农林行业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从而在大学的专业学习中有的放矢,就业时做到人职匹配。进入工作单位后,能够待下来、干得好,在谱写人生篇章的同时,为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创造价值,为母校赢得荣誉,推动母校的健康发展。

  1、培养优秀的农林类学生职业规划教师

  在农林类专业教师中优中选优、层层选拔,培育适合农林类学生的职业规划教师。

  首先,挑选优秀的农林类专业的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工作。让辅导员老师熟悉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生充分接触,逐渐树立威信。其次,从辅导员中选择性格外向、责任心强、沟通协调能力强的教师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各系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长期与用人单位打交道,熟悉农林类企业的招聘岗位、用人标准,能较好地把握农林类行业的发展状况、就业特点和方向。最后,从负责就业工作的教师中选择出合格的农林类学生职业规划教师。这样的职业规划教师,熟悉学生工作,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时还熟悉农林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了解农林类企业人才选拔机制,加之专业知识过硬,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就增强了针对性和准确性。他们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而制定出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大学里进行充分的准备,最后实现高质量就业。

  2、改革职业规划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

  传统的农林类专业职业规划教育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新生入校第五周进行为期九周的职业规划教育,主要讲述基本的职业规划步骤;二是毕业前第五学期(专科学生)或者第七学期(本科学生)进行为期九周的就业指导教育,主要讲述必要的就业手段和程序。这种简单模式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已经无法适应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农林类专业的学生,因此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十分必要。本研究把农林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入校第一周,开展榜样教育。新生入校后,挑选优秀校友给学生作报告或者采用榜样墙的形式开始职业规划教育第一课。通过这些校友的榜样作用,鼓舞农林专业新生的气势,尽快的融入学校,让他们在高昂的斗志下克服刚入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克服入校时专业自卑感,真正能够从内心迅速接受自己的学校、自己的专业。

  第二部分:入校第五周,进行带有农林专业特色的职业规划教育。入校五周后,学生已步入常规的大学生活,此时教师要了解学生未来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会学生使用常见的各种网络分析软件分析自己的知趣,向学生展示农林行业各种职业和岗位特点和从业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并根据相关岗位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规划。

  第三部分:入校的一年内,跟踪关注,完善学生的职业规划。根据农林类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生的意愿,帮助学生修订和完善其职业生涯规划。

  第四部分:入校第二年,定期监督学生职业规划执行情况。督促学生按照自己职业生涯规划认真进行准备,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其纠正。

  第五部分:入校第三到四年,对学生进行就业或者创业指导教育。教师除了传授必要的就业技巧和程序,更关键的是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规划进行就业或者创业。通过农林领域创业成功的案例来激励学生进行创业。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农林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图
图1 农林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图

  3、开展毕业生后续跟踪服务

  学生毕业后,职业规划教师通过创建毕业生QQ群、邮箱群、通讯录等,及时关注毕业生工作进展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分析他们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与企业沟通、协商。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农林类毕业生后续跟踪服
图2 农林类毕业生后续跟踪服

  4、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发展农业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需培养新型农民。只有不断地深化农林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改革,培养一大批合格的、适合农林专业学生特点的职业规划教师,施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模式,开展完善的毕业生后续跟踪服务,才能极大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而真正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时代发展的农林类人才,为地方和全国农林行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朱欣.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状况综述[J].高校教育管理,2013(7):21-24.
  [2]李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现状、成因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48-49.
  [3]李阳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96-98.
  [4]常伟恒.对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8):42-46.
  [5]张存贵.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9-1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