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优化策略选择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8-20 共3813字
论文摘要

  1 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优化问题的提出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所培养的经济学思维模式、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素养,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西方经济学所涉及的理论内容宽泛,知识量极大,并且侧重于运用大量的图形、图表、曲线、函数、导数等数学方法、工具,通过逻辑推理来分析、解释现实的诸多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这就使得该课程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从而就要求学习者学习该课程时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文化基础.

  就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本身的文化基础较薄弱、知识架构不完全、不系统,再加上大多是文科出身,对数学模型、知识、方法、工具等不精通,有的学生甚至一看到函数、图形、公式推理等数学问题就头懵,看不明白,更不可能利用数学方法来分析、解释经济理论了.薄弱的数学基础难以满足经济学对数学能力的要求.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再加上特定年龄段所缺乏的社会经历,使得学生难以把所学的经济理论主动运用到现实经济社会中去.而且他们经历的事情少,很多社会经济现象觉得与自己无关,没兴趣去关心社会经济问题.即使去观察、分析问题,也显得较为肤浅、狭隘.学生的这些特点限制了经济理论的学习,也使得学生学习此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求知欲不强.如何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有效地实施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突破实际的教与学的困境,是该课程教学不断优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 高职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2. 1 教学内容安排与专业培养目标不匹配

  西方经济学不是一门脱离实际的关起门来学的课程,它要求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获取和安排上,应立足于各专业的具体情况,满足各专业的教育需要,不能够"一刀切"、没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然而,在实际授课中却没有做到"因专业而异",一般会系统、全面地讲授经济学理论,偶尔会有些增减,但针对性不强,没有从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很少考虑专业的要求,这样就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也无法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2. 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陈旧,缺乏创新性

  西方经济学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以及课程复杂、抽象,理论性、系统性强等特点的局限,大多数教师以黑板讲授为主,整个课堂只有老师在费力地讲解,不知疲倦地在黑板上书写了一遍又一遍,但缺乏与学生交流互动,教学效果较差.虽然许多高校教师已开始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但对课件的使用及处理不恰当.这样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反还引起了学生的异议,这种非正常的教学模式,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事必会降低教学效果并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2. 3 教材选用不合理,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其本身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就较弱,获取教材外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的动机较弱,甄别能力较差,这就使得为高职学生选取合理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但纵观国内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数量也不少,大多本科院校会选用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系列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框架完整、经典; 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尤其缺乏以中国经济问题为素材的教学案例,西化明显.这就加大了教学难度,学生难以理解,隔离了经济学和中国实际经济问题的联系,抹杀和淡化了经济学的运用性.即使一些自编教材,有的也是参照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换汤不换药,缺点雷同.另外,教材内容过于简单,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无益于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系统性学习,从而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3 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优化策略选择

  要想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来实施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突破教学难题,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就势必要求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优化.

  3. 1 合理选取教材,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我院教材选定是由教务处委托任课教师根据其提供的教材选择系统进行选用,教材选用的决定权一般在任课教师手里,这有利于教师授课.但同时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透彻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已具备的原有的知识结构、文化知识基础、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等,另外也必须清楚把握本专业的教学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选取合适的教材.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所以选取的教材更应注重与实际经济问题的贴合度,选择案例较多且以中国当前实际经济问题或热点、焦点问题为素材编写的案例加以运用,难易度要适中,不可太抽象、复杂而超越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以致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可自行编制教材,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选取和框架安排,在注重基本理论体系编制的同时,更应发挥教师自身能力,编制一些实用性较强、看得见感受得着的生活案例,这样的教材更能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科学,不能按教材内容的多少悉数讲授,而必须考虑专业需求,因需施教.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所需的西方经济学知识也不尽相同,而且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从业方向等也有差异,这就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时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课时,为不同专业学生量身定制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案.比如,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讲,基于后续课程需求及未来从业要求考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删掉,只给学生讲授基本的经济学理论,拓展的内容可省去,这样既可减轻教学负担,增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专业目标的实现.

  3. 2 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为强化师生交流互动,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施就必须摆脱"黑板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对于与当前经济生活关系密切或学生感同身受的章节内容,可选择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比如我们讲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这一章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分析我国自 2006 年初以来房产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什么及实施效果如何,这就要求学生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对其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和组织,而后分组讨论,做出书面总结,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组织分析能力.又如,我们讲到失业和通货膨胀这一章内容时,可运用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学生更是感同身受,对此论题也更感兴趣.我们可在课后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查阅前三年的高职学生的就业资料,引导分析就业需求和未来的就业趋势,可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就业想法,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一下影响就业的因素、个人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措施有哪些等,这既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加深学生对经济学实用性的认知.再比如,我们讲到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时,可使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现象观察,写出各自的当月消费金额和本月父母所给的生活费( 即个人收入) ,再假如每月生活费分别增加 200 元、400 元、600 元等金额时,各自的月消费额会怎样? 接下来,教师引导启发,提出拓展性问题: 二者为什么呈正相关关系? 消费与收入的变动幅度是否一致? 是否还有影响收入的其它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大胆设想,说出自己的相关结论; 然后在教师指导和协助下,由学生运用作图、列表、函数曲线等方式做出进一步的逻辑推理证明; 最后,对于得出的消费理论结论,鼓励学生主动去体验,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该理论去解释、分析相关的消费现象.当然,每种教学方法所起效果不同,要针对教学内容合理选用或灵活地搭配运用,以发挥其整体优势.

  3. 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间的相得益彰

  西方经济学侧重于运用大量的图形、图表、公式、函数曲线等数学方法进行推理证明、解释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这就使得传统的"黑板式"教学会加大书写负担且静态式的书写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则可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以把公式的推导过程、曲线的变化状况、各种图表的变化规律等内容通过课件放映的方式直观、动态地呈现出来,这样可使学生更深刻地记忆和理解所学的经济学理论,也大大减轻了手写负担并节约课堂时间,而对于重难点问题,要适量地加以板书说明,以加深学习效果.同时在制作教学课件时,注意课件的鲜明性、生动性、视觉冲击性、趣味性和美观性,配以教师的风趣讲解,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学,不能把课件制作当成教案的缩小版或复制品,更不能对着课件内容进行念读,这会严重降低多媒体教学效果.

  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可探索尝试新的产学结合培养模式,由院系领导及相关部门牵头,组建校内的实训基地,也可与当地某些企业实行稳定的长期的校企合作,使学生掌握了经济学理论之后,能够到实地企业或社会场所进行实习、体验,让学生在社会中体会领略经济学的价值,同时也可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优化,涉及的知识很多,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障碍,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立足于课程及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来探究行之有效的教改路径,力图通过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增强主动关心和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意识,让学生真正体会经济学的风采和魅力.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格利高利·曼昆. 经济学原理[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高鹤,刘继伟. 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12,( 9) :96 -97.

  [4] 胡畔. 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 科教导刊,2012,( 6) :73,104.

相关标签:西方经济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