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产业转型升级环境下高校创意人才的培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6-18 共3339字
论文摘要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意人才

  全球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的冲击背景下,外部需求减少,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减弱,再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促使传统产业贸易竞争优势的转型。目前大规模的转型升级的浪潮正在全国推广。然而,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在于产品的创新。创意产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型产业,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
  科学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然而这三个因素的发展都取决于人才的支持,特别是创意人才建设。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创意人才,可以带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团队,培养一批创新人才,从而促进一个行业的兴起。创意人才资源,在满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的同时,还将对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起到引领和主导作用。

  二、创意人才现状分析

  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创意。教育和培训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的创意人才是未来发展创意产业的前提。义乌作为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其经济贸易的形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发生变化。“创意产业”、“创意经济”这股热潮,正在商城大地悄然兴起。然而,相对于此经济形势,义乌创意产业的人才结构并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意人才的总体数量不足

  创意人才的短缺制约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尽管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但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足,无法满足行业需求。虽然近几年来创意产业人才总量有所增加,但从需求来看,相对义乌的企业规模,创意人才的数量还是存在很大的缺口。目前,我国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才数量与就业人口的总数相比,所占比例不足千分之一。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产业需求和人才储备数量之间存在的差距也不断加大。

  (2)创意人才结构不合理

  义乌虽然引进了不少创意人才,但与国内的其他地区一样,大多数创意人才与国际专业人才相比缺乏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能力。在国际化趋势下,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上,注重汲取西方优秀的设计精髓,尤其是优秀的创意,是一个好的创意设计人才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当然,不可以盲目地复制和模仿外国的想法。目前,创意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人才层次、人才结构等方面。与设计相关的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偏少,人才储备力量不足、活力不强,专业化程度也不高,虽然近年来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人才,但仍不能满足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3)创意人才开发途径不完善

  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作为目前创意人才开发的主要途径,缺乏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专业学习和培训系统,专业化程度低,外语水平很差。对学历教育来说,由于创意理念刚被人认识,创意产业在我国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而传统大专院校中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缺乏创意开发,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不能满足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创意需求。从在职培训的角度来,创意工作人员参加的技能培训,相对时间短,缺乏标准化系统化的培训设计。只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但不可以有效地改善他们的创造能力(4)创意人才管理模式不配套。
  文化创意工作人员相对于其它行政工作人员和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人不同,他们主要是通过创造、分析、判断、设计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他们的工作方式特征明显,工作时间灵活多变、工作业绩很难在短期内反映产品的价值,有时甚至看不到的结果。但是,目前中国的文创公司许多还是沿用传统行业的评估方法和薪酬体系,来衡量创意人员的产出和投入以及工作绩效,这不仅难以满足创意人员的要求,还会打击创意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劳动积极性,最终会导致企业整体竞争力下降。所以,建立适合于创意人员的管理模式和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对调动创意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树立创意价值权威性,将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三、创意人才的培养

  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型的产业群在国内只是初级阶段,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宏观环境和资源相比西方国家要广泛,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创意人才的培养不够完善,其中,就人才建设来说,大多数院校课程只是注重单一课程的独立设计,却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在一些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十分注重创意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注重积累扎实的基础,提高全民的创意性。就政府部门而言,要积极创建适用于创意的微观氛围,提高文化设施,营造创意氛围,加强公共载体和创新平台建设,制定人才发展方针。打破资历、学历的限制,通过组织专业的技能竞赛,比赛、职业资格认定、招聘等方法来发现和挖掘人才,积极引进优秀人才。调动社会资源,完善职业培训。
  企业要充分尊重创意人才的性格特征和工作特征,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在创造性的工作中鼓励冒险,将创意工作的话语权下放给员工。在薪酬业绩考核体系上,充分考虑创意人员的工作特征,并且摆脱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方法、探索创造性工作人员薪酬制度,充分调动创意人员的创造主动性。企业还要尽可能的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意思维的工作环境,让工作变成一种乐趣,从而激发创意工作者的创意。就学校方面要在原有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上,探讨符合创意产业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意能力的培养,提高师资创意教学水平;加强产学合作,深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缩短学用落差;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四、高校创意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

  高等院校是一个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场所,培养创意人才,在教学要注意一下几点:

  (1)提高创意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创意型教师作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引导性因素。创意教育强调教学活动要根据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老师要成为创新能力的开发商,要求老师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态度,改变原始教学职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创意。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以培养、激发、弘扬学生的创意思维活动为重点。
  创意型教师的培养要为教师提供多种接触创意思维的机会。积极参加创意比赛和各类设计相关培训,打开思想,提高眼界,接触创意文化,积极让教师融入创意第一线。教师还要接触市场,把握行业动态。教师要在承当培养创意新力量同时,努力将自身塑造成为高技能的创意人才。

  (2)课程内容注重创意能力培养

  根据创意产业人才规格,重新整合现有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创意设计中的创新积极性,激发他们在专业学习中能主动地去想象和创造,从而推动学生创意水平的整体提高。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归纳总结知识要点,引导、鼓励学生开发自我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改变以往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关注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培养多样化的人才类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3)积极拓展人才实践平台,培养市场意识

  人才培养的定位符合产业升级的要求。人才培养有针对性,专业设置符合市场岗位需求,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的趋势和方向做出及时调整。以市场为通道,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课程制”转变为“课题制”教学,以实践项目为中心,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多向度的互动。探索创新教育规律,提高学生的创意、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提高学生创意和创业能力。

  (4)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文化是发展创意产业的灵魂。文化创意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拓展和挖掘,尤其是在当前时代文化产业全球化背景下,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艺术资源、打造富有我国文化特色创意的产业,既有战略意义也有经济现实意义。因此,文化产业对创新型人才人文素质有更高的期望,我们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应进一步加强 人文素质的培养。
  创意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学校的多方共同努力,必须整合地方企业、高校专业间的资源与优势,通过多手段培养创意人才,打造多层次、多规格的公共平台,实现跨专业、跨学校的校企、政校的融合合作培养。为创意产业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 [R].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1.
  [2]滕贺圆.创意经济时代高等院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式探析[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2007.31-3.
  [3]王志平.创意经济与高校创意人才现状问题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228-23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