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论文(课题范文8篇)之第三篇
摘要:湖南省技工教育具有培养目标明确、校企合作突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深化等优势,但依然存在办学数量少和生源质量不高等劣势。湖南省技工教育当前的发展具备政策机遇、资金机遇和师资机遇等,但也面临着招生和就业的不公平、高级技工人才缺失、社会认可度低等挑战。此文通过对湖南省技工教育的SWOT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技工院校,发展布局,SWOT分析,建议
《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1]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技工教育发展迅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2]但是,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湖南技工教育的发展布局既有一定的优势,又有一定的劣势;既面临着一定的机遇,又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对湖南技工教育的发展布局进行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一、湖南省技工教育的发展优势
(一)培养目标明确,发展布局更趋均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对技工教育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做了一定的规定。技工院校结构的目标是“优质技工院校数量和全国在校生规模稳中有升,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结构比例更趋合理”,技工院校数量的目标是“技师学院数量达到450所左右”,技工院校学生规模的目标是“技工院校学制教育规模达到350万人”。[1]针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技工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数量的目标,湖南省技工院校发展布局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把发展技工教育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作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完善对技工教育的扶持政策。技工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技工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湖南省相关文件指出,技工院校在“十三五”期间要达到以下目标:专业结构上要适应产业发展,培养模式上要校企融合贯穿培养全过程,课程教学上要体现工学结合,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模上要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湖南技工院校结构规模要更加合理、院校布局更加科学、专业设置适应需求、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服务能力显着增强。
(二)校企合作突出
随着湖南省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校企合作已然成为凸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对培养高职人才意义重大,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基本的办学制度,其基本原则是学校和企业两者共同参与,实施的路径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产学研结合、顶岗实践等,目标就是要达到学生所学的科目、所具有的相关实践和应用能力是企业所需要的,要具备全面的素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
我省技工院校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第一,办学理念清晰。技工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应用技能培养特色,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结合紧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第二,办学地位提高。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和对外开放交流的程度不断的加深,所以我国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和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技工院校也逐渐获得较大的发展程度,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不断转变、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职业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已占据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技工院校招生的数量不断赶超普通的本科的数量规模。第三,办学特色明显。技工院校从开始办学起就本着“职业”的观点,具有非常明确的办学目的,部分院校全面推行“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制度,将技能培训与高职教育融为一体,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紧密结合,紧贴市场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这样学校设置的专业和课程就具有明显的职业办学特色,培养的人才也更贴近企业实际的岗位需要,对于院校和企业还有个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于当地和整个国家有着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服务功能。
一般而言,通过校企合作,能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的三方共赢。学校能够与市场接触,分析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为优化其教育结果奠定良好基础;企业不仅扩大了其社会知名度,也能直接参与到学生教育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员工需要开展培训工作,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力储备资源;学生能够积极地了解企业文化,并通过实习了解本职工作的基本工作内容,减少了角色转换时间,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三)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深化
早在2009年,我国在30所技工院校率先在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维修、钳加工、机床切削加工等5个专业中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经过近3年的试点之后,在部分技工院校中进一步加强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力度,拓宽了试点范围。到目前为止,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如部分技工院校配备了具备专业理论和实训教学的一体化场所及各种设施设备;引进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
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是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活动。打破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传授的传统做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在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工院校实行一体化教学成功解决了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兼具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更加适应企业对他们的要求。
二、湖南省技工教育的发展劣势
全国技工教育相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处于劣势,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技工教育存在“招生难、资金缺、待遇差”三个瓶颈。普遍来说,全国技工院校的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省技工院校发展也面临着办学规模相对不足、办学主体比较单一、生源少且质量差、办学条件存在差异等问题,阻碍了我省技工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湖南省共有技工院校133所,在校生规模14万人,每年毕业生3万人,技工院校学生就业率达到100%。截至2018年年底,湖南省技能人才队伍总量达到46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40万人。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职业教育遭遇了不小的挑战,许多技工院校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加之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盛行,导致技工院校招生陷入十分困难的局面。另一方面,技工院校为了生存,不管学生质量哄抢式地招录,相当一部分学生属于中下游水平,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不够好,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刻苦精神。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能过于严厉,管得太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会选择辍学,学生辍学率就会很高;如果管理过于松散,校风、学风就会跟不上,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就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对技工院校发展布局形成劣势。
三、湖南省技工院校发展布局的机遇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我省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技工院校发展上做出努力,切实改善技工院校办学条件,大力支持技工院校发展,促进我省技工院校的合理布局和长足发展。
(一)政策机遇:对技工教育的政策支持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全省技工院校改革创新,并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制度来全面增强技工院校的办学活力。重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坚持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制度;二是支持行业、企业尤其是国家大型企业成为办学主体,直接举办或参与举办技工院校,并将他们纳入当地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使得企业办学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待遇;三是在技工院校中推广技工院校自办企业或者实习工厂的模式;四是要积极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的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技工院校的办学质量。此外,随着我国“中国制造2025”“双创”“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提出,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技工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满足国家战略的需要。而湖南作为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优势阵地,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在新形势下,我省积极开展“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共同培养”的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促进技工院校的发展要鼓励推行定岗、定向、订单、职业培训包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对应人才。这既是湖南省技工院校发展的机遇,也是一定的挑战。
(二)资金机遇:加大对技工教育的资金投入
在湖南省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指出要加大对技工院校的资金投入,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与技工院校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各市州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要争取相关部门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要求,积极推进技工院校按照同样的标准享受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技工院校办学,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校要按照中等职业学校的公用经费标准和生均经费标准落实其办学经费,技师学院要归属于高等学校序列,要按照高职生均经费的标准落实办学经费。政府部门要鼓励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支持技工院校发展,拓宽办学筹资渠道,改善办学条件。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进一步加大对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在实施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师资培训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技工院校学生实训补贴项目的基础上,对我省重点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给予一定的扶持。
(三)师资机遇:加强技工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技工院校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增加了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合理收入,增强了一线教师的获得感。要依据职业教育教学不断增长的发展规模增加教师数量,优化教师结构。不断拓展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引进方式,提高优秀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加强教师梯队建设,科学配置各种教师占学校教师总量的比例;提高硕士学位或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教师比例,注重培养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坚持技能培训,把参加继续教育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建立完备奖励机制,使青年教师能够成长;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在干部提拔、职称评定、人员聘用等方面,重德行、重实绩、重能力,大力重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建立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生产实习,具有高职业道德水平、强创新意识和好实践能力的“一体化”教师队伍。
四、湖南省技工院校发展布局面临的威胁
(一)招生和就业的不公平
在中国“士、农、工、商”的传统职业观念中,“工”“商”是“末作”,工匠与商人一样被称为“末民”,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也被称为“末业”。受此影响,技工院校招生方面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吸引力不强。技能人才的社会经济地位还不高,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此外,湖南省技工学校无法列入中职招生计划,使得原本就很难招到人的技工学院在生源问题上更加捉襟见肘。
就业方面,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消息,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技工院校近3000所,技工院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96%以上,一大批优秀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可见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极高。但就业质量偏差,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学历层次低、年龄小的不利局面。同时,很多技工院校学生想与大学生等竞争企业管理层、事业单位职工等工作又异常困难。处于大学生与农民工的“夹心层”,遭遇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二)高级技工人才缺失
据调查,湖南省的技能劳动者队伍中,初级技工约占60%,中级技工约占36%,高级技工(含技师、高级技师)约占3.9%。数据显示,湖南省的高级技工人数占比极低,可见技工院校在培养中高级技工人才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方面,初级技工在就业市场中过于饱和;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对高级技工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处于“用工慌”的紧张状态。
(三)社会认可度低
近几年,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本科院校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办学特色、文化价值独占高等教育的鳌头,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数百万的高素质人才。一般而言,“高中到大学”的学习路径是家长和学生的标准选择,技工院校往往是学习成绩差且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的无奈选择。不可否认,多数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没有前途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高低优劣之分。在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中国人眼中,职业教育始终“难登大雅之堂”。职业院校的学生是传统意义上的“差生”,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的思想在不少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观念中根深蒂固。此外,技工院校毕业生往往就业质量不高,经济收入偏低,而且在择业、升学、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存在诸多政策限制和歧视,这一系列问题反过来又助长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五、湖南省技工院校发展布局的建议
结合上述关于湖南省技工院校发展布局的SWOT分析,对湖南技工教育合理布局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从国家政策上将技工院校发展布局作为一项战略大计
主要从建立和完善促进技工院校均衡布局的政策体系,建立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对策建议。市级财政机关、省属机关、区县财政应根据技工教育布局调整规划,设立省级技工院校建设专项资金,对办学质量好、规模效益好的技工学校和与湖南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重点投入,集中和整合资源改善优质技校的师资实力和专业建设,达到运用资金投入进行布局调整的目的。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作用
实施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关系,形成区域技校教育布局的统筹管理与监控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扶优汰劣,壮大优质技工教育资源,通过合并、共建、联办、重点扶持等行政手段,逐步调整布局结构,构建以重点专业技校为核心,其他特色学校为补充的结构合理、规模效益佳的技校教育布局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专业监督调整机制,进一步调整专业布局结构。
(三)从管理体制上确保技工院校平等享受其他职业院校的政策及资金扶持
主要是要理顺和完善技工院校管理体制,出台技工院校发展布局的政策意见,明确技工院校发展布局的方向和目标。2018年10月26日,湖南省出台《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技工大省的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8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新建设30个以上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0个以上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目标。从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保障、激励等11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实现制度机制的创新突破,吹响了我省技工大省建设的嘹亮号角。注重技工院校发展规划,把技工院校发展布局放到全省人力资源开发、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和部署中。落实技工院校学生和毕业生待遇政策,解决好技工院校毕业生学历问题。
(四)从教育公平上统筹全省技工院校区域均衡发展
根据我省产业发展实际,合理规划新型技工院校专业布局,从技工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理论来看,技工教育的布局结构调整,必须和区域结构的调整、产业规划相适应,即技工教育的总体要与区域发展的一二三产业的总体比例相适应,主要开办专业要与区域产业群、重点产业相适应,围绕湖南“产业项目建设年”,紧密对接我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对接20条新型优势产业链的产业和企业,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技工教育专业体系。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扩大社会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规模,地级以上城市都要依托技工院校建立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截至2018年年底,湖南省共建设24个国家级和8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6个国家级和64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0个省级重点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39个校企合作研修平台建设项目。指导技工院校与企业通过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能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一大批包括“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技能大师”“湖南省技术能手”荣誉获得者进入技工院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开展人才培养。建立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技工院校,按照比例建设全国示范性技师学院。
(五)优化技工院校结构,促进其他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向技工院校转型
鼓励社会优质资源进行投资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加快建成一批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大力支持民办技工院校发展,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技工院校的发展。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支持企业直接举办或参与举办技工院校,充分调动企业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产教融合作为技工教育基本办学制度,形成了“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共同打造“湖湘工匠”品牌,保障国有企业办学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技工院校举办单位要加强对学校的人、财、物和基本建设的管理和服务。
(六)稳定学制,加大教育规模
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职能优势,支持技工院校到初高中校园开展招生宣传活动,利用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技工院校招生信息员队伍。拓宽招生渠道,鼓励技工院校探索高级工班和预备技师(技师)班招收中级工班学生的内部招生、面向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招生和企业在岗职工等群体的社会招生、与扶贫部门合作招收贫困家庭子女的扶贫招生、与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等校企合作招生、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合作招生、与初高中合作面向初三和高三学生提前分流招生、与高等院校合作招生、与国外职业院校联合培养的国际招生等方式,创新开展招生工作。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虚假宣传、欺骗误导学生等不良行为。
(七)形成以产业划分为学校、重点开办产业群覆盖的结构布局
依据湖南省的产业结构和重点产业,调整专业结构,让产业结构与技校专业结构保持一致。王青连等专家认为,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力要素或经济资源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关联方式”[4]。每个技校着重打造几个重点专业,形成专业特色,进而变成学校的特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湖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科学进步的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调研和预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根据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等要素,做好人才需求和预测;学校以此为依据,来调整相关专业的设置,调整专业办学规模和有计划的开设新专业。同时,政府要做好宏观调控,避免相同专业在同一辖的区开设过度集中,避免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3]国家发改委新浪微博.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EB/OL].(2019-09-14)[2017-07-19].
[2]胡先云.湖南省技工院校均衡布局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2018(30):35.
[4]王青连,张社宇,等.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