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adolescent)指初潮后1~2年内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不完善,引起生殖内分泌紊乱,造成的子宫异常出血,为青春期少女的一种常见病,中医属“崩漏”范畴,正确及时的治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自拟“益气止血方”对青春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进行治疗,同期随机选择西医对照治疗,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6月在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就诊的160例青春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 以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紊乱为主要症状,且经B超、基础体温测定(BBT)及其它相关化验检查,排除妇科及内科造成子宫异常出血的疾病, (2)患者志愿受试并能合作者。(3)同时符合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气虚证诊断标准,初潮年龄10~16岁(包含16周岁),否认性生活史者。(4)查血色素>90g/l者。
治疗组年龄在10~16岁,平均13.74±1.34岁;对照组年龄10~16岁,平均13.76±1.32岁,初潮发病66例,初潮后半年内发病48例, 1年内发病24例, 1~2年内发病22例,全部符合初潮2年内发病,随机分成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出血时间、出血方式、贫血程度、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中医症状,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着性差异(P >0. 05)。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治疗: 考虑到患者的体质一般较差,多有贫血症状,所以全部患者都给予一般治疗,包括补充铁剂、维生素、蛋白质,和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适当地应用抗纤溶制剂氨甲苯酸治疗。
2.2 调经治疗
2.2.1 中医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止血”方,其药物组成为:太子参15g,麦冬15g,五味子4.5g,黄芪20g,白术12g,熟地20g,阿胶15g,砂仁4.5g,仙鹤草20g,乌贼骨15g,白茅根15g,炒黄芩10g.水煎服,1日1剂,早晚各150ml温服,以本次月经来潮至下次月经来潮为1个周期,连用3个周期为1个疗程。加减:出血期以基础方加三七末、广木香、茜草;卵泡期加党参、菟丝子、山萸肉;排卵期加漏芦、皂角刺、当归;黄体期加淫羊藿、仙茅、菟丝子;月经期加桃仁、当归、益母草。
2.2.2 西医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雌激素修复内膜止血法:口服倍美力片(结合型雌激素)2.5 mg/d或者补佳乐片(戊酸雌二醇)4 mg/d,分2次服,血止后3 d开始减量,每3 d减量1/3,至1、2片/d维持剂量,持续20 d,用孕激素撤退性出血;连用3个周期为1个疗程。
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痊愈:连续3个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正常,自觉症状消失,BBT呈双相;(2)显效: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基本正常或减少1/2,经期较长(7~10天),自觉症状基本消失;(3)有效:月经周期、经期、部分自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量减少1/3;(4)无效:经血量和出血时间均无变化,全身症状无改善。
4 结 果
4.1 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情况:详见表。【1】
治疗组治疗后BBT转双相者66例,双相率为82.5%;对照组治疗后转双相者57例,双相率为71.25%.经Ridit分析,U=2.72,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
5 讨 论
青春期功血多见于月经初潮后 1~2 年中, 大多属于中医的“崩漏”范畴,根据《内经》“肾-天癸-冲任-胞宫-月经”生理机制,肾虚是功血发病的根本,西医认为功血证的发病机理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不全,正负反馈机制尚未建立,以致缺乏LH高峰而致排卵障碍,所以青春期功血的治疗关键是诱发排卵。中医学认为,月经是由血海由满至盈而泻下,冲任气血变化较大,青春期女子, 肾气初盛,天癸始熟,肾精未裕,气虚血弱, 冲任虽始通而未固, 使之精血失下而成为崩漏。[2]
运用中药补气摄血、止血调经之法, 调整月经周期, 从而使卵泡正常发育促进排卵方可收效。方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黄芪,白术补气培元、固中摄血; 熟地养血滋阴;加阿胶血肉有情之品填肾精, 充天癸, 滋补冲任; 砂仁健脾行气,以制约熟地、阿胶之滋腻之性;仙鹤草, 白茅根, 炒黄芩凉血止血; 乌贼骨收敛固涩止血, 是以肾精充沛, 神气强盛, 冲任固摄而收止血功效。综上所述, 我们用益气止血方治疗青春期功血切中病因,谨守病机,实为治疗本病的良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
参考文献
[1]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