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儿科论文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18 共3538字
摘要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为哮喘一种潜在的类型,又被称为隐匿性哮喘、非典型哮喘或过敏性咳嗽等,主要临床特征为气道高反应。研究资料显示,咳嗽变异性哮喘在儿童慢性咳嗽中,占据 18%~40%的比例。由于患有此病的儿童咳嗽反复,极易导致误诊,再加上长期服用药物,对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1].当前,临床常采用医药对患儿进行治疗,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此种治疗方法存在周期长、停药后易复发等不足之处[2].基于此,本文就近几年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报道展开综述。

  1 中医学对于小儿 CVA 病名的认识

  在我国传统中医典籍中,并没有收录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对应的病名,但存在非常多的有关咳嗽与哮喘的论述[3].CVA 具有反复发作、慢性迁延的特点,临床表现主要为干咳、咽喉痒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气喘、胸闷症状。众多中医学家从此病的临床特点展开分析,将其划分为喘证、咳嗽不同范畴。有的中医学者认为"哮咳"尽管不存在哮鸣这一症状,但其咳的原因类似哮喘,首先提出了"痰郁久咳最终成为哮喘"的理念,有的学者则认为,此病虽然属于哮喘的范畴,但其主要症状为咳,具有以风为本的特征及风咳的症状,可暂时命名为"风咳"[4].

  2 小儿 CVA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有关学者认为,小儿 CVA 的临床表现为长期性的慢性咳嗽,且具有咽喉干痒、咽痒即咳,且难以抑制咳嗽等特点,与风证中的风盛挛急、善行数变等特征相符,因此,CVA 中医辨证为肺风咳嗽证。CVA 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受到风邪感染,进而对肺部造成侵蚀,在风盛生痰影响下,形成风痰。当风痰黏阻患者气道,造成肺部闭阻,形成肺风咳嗽,患者便会反复咳嗽。吴文中[5]认为,儿童的脾脏、肾脏及肺部不足,为形成宿痰的特殊体质,在内因及外邪的触动下产生伏痰,当痰气挟风,搏结于肺道,便会导致肺失宣降,此为小儿CVA 的病例[8].此外,其认为在发病过程中,肝失条达也为一项重要因素。秦巍[6]等人则从"瘀"的角度就小儿 CVA 的病理展开讨论,主要为以下几点:其一,患儿反复咳嗽便会耗气,虚损肺气,进而血滞成瘀;其二,长时间咳嗽会伤阴,由于阴虚火旺,从而灼血成瘀;其三,长时间咳嗽会损阳,当虚内生寒时,便会形成血瘀。舒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认为 CVA 的标为风痰,根本为虚寒,此病的中医发病机理即为:素禀不足,使得元气亏乏;加上后天失养,导致卫阳失充;调护失宜,对卫气造成损伤;久咳伤阴,卫阳亏虚,或因为诊治失误,对肺气造成耗伤等。

  3 小儿 CVA 的中医药治疗

  3.1 辨证论治

  3.1.1 传统的辨证论治:有关中医学者严格依照缓治本、急治标的治疗原则,将小儿 CVA 分为慢性缓解期及急性发作期两种类型。其中,慢性缓解期主要分为肺肾阴虚、肺脾气虚两种分型,前者以补益肺肾、养阴清热治疗为主,方剂使用麦味地黄丸进行加减;后者以补肺固表、健脾益气治疗为主,方剂选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进行加减。对于急性发作期,主要分为风热袭表、风寒束肺及风痰阻络三种分型。对于风热袭表,则以宣肺止咳、疏风清热治疗为主,方剂采取麻杏石甘汤进行加减;对于风寒束肺,以温肺化饮、祛风散寒治疗为主,方剂采用小青龙汤进行加减;对于风痰阻络,则以宣肺止咳、疏风化痰治疗为主,方剂采用二陈汤结合小青龙汤进行加减。

  此外,塔娜[7]等人也将小儿 CVA 分为缓解期与急性发作期展开中医辨证治疗。对于缓解期,应以预防复发、扶正固本、养阴温阳治疗为主。随证给予患儿六君子汤、生脉散、玉屏风散、养阴清肺汤等方剂。急性期主要由外风引动内风,治疗过程中应肝肺并调,宣肺肃降可对外风进行疏散,而疏肝平冲通络则可熄内风,常采用的方剂为苏葶丸、麻杏石甘汤等。如果为久咳津伤气耗血瘀,则需敛肺止咳、润肺养阴、活血化瘀;如果为痰饮内伏肺络,则应选用三拗汤、小青龙汤等,并辅以健脾杜痰、温肺化寒治疗。

  3.1.2 脏腑辨证论治:其一,从肝脏论治。有学者从肝论治角度出发,将小儿 CVA 分为木火刑金、肝经风热及肝肺阴虚三种分型,并分别采用泻白散结合黛蛤散、桑菊饮以及沙参麦冬汤合黛蛤散等方剂进行加减治疗。

  其二,从肾脏论治。孙利丽[8]学者认为反复长期咳嗽为小儿CVA 的临床主要表现。由于久咳对肾脏会造成损伤,若肾不纳气,最终便会导致哮喘的产生,在中医学理论中存在咳为喘的初期,喘为咳的严重阶段这一说法。因此,应以纳气平喘、温肾助阳治疗为主,方剂选用金匮肾气丸。经临床实验得知,此种治疗方法可起到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预后良好。

  其三,从肺脏论治。郭荣辉等学者认为 CVA 的标为浊痰,其根本为患者的肺脾气虚,且适应调节能力不高,通过使用扶脾理肺汤方剂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有学者建议可将补益肺脾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并辅以化痰止咳治疗,方剂则选用自拟的中药抗变治喘汤药,同样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3.1.3 时间辨证论治:张小梅[10]学者以患儿频发咳嗽的不同时间为依据,将小儿 CVA 分为以下三种分型。在清晨咳嗽时,即为肺脾气虚型,应当以化痰止咳、补脾益肺治疗为主,方剂选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在黄昏咳嗽时,则为肺脾肾阳虚分型,应以敛肺止咳、补肺健脾、益肾纳气治疗为主,方剂选用附桂理中丸合玉屏风散进行加减;当深夜咳嗽时,则为肺肾阴虚分型,应以益肺止咳治疗为主,方剂则选用沙参麦冬汤合玉屏风散进行加减。

  3.2 专方治疗:王异等人在对前人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小儿 CVA的专方治疗展开研究。通过采用黎氏哮喘方,对于气阴虚者加服生脉散进行治疗,实验结果显示,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 97.2%;而叶剑则采用宁肺愈咳汤对 CVA 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 96%,而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 68%,差异十分显着,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药治疗小儿 CVA 的效果显着高于西药治疗。伍利芬则展开实验操作,研究加味芎蝎散对小儿 CVA 的临床效果。对咳嗽较为严重的患儿,外加服用百部;对痰湿且重的患儿,则加用白芥子、厚朴及紫苏子进行化痰行气;对痰黄且多的患儿,则加用葶苈子、天竺黄及青檬石,起消痰平喘、清热化痰之效;对痰多且便秘的患儿,则加用大黄、全瓜蒌进行通腑降逆;对夜尿多的患儿,加用菟丝子与益智仁。

  在经过 20d 的中医药治疗后,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 96.5%.

  3.3 中药外治:陈照南等[12]中医学者就穴位贴敷这一重要外治 CVA的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其中,贴敷膏药的药物主要由延胡索、甘遂、白芥子、细辛组成,并用适量醋与鲜生姜汁制成重为 3g 的块状软膏,可贴敷在患儿膈俞、肺俞左右对称 4 个穴位,以及膻中、天突等穴位。一个疗程为连续治疗 4 次,每次间隔 10d 左右,贴敷时间最好为夏季的头伏、二伏以及三伏,进行为期 3 年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接受穴位贴敷治疗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常规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段钧[13]等人对CVA 进行中药天龙液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儿的病情发生显着好转,部分得到治愈。

  4 结语与展望

  近些年来,人们加大了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力度,使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药治疗取得显着的成效。众多中医学者从风痰、瘀、脏腑不调等方面提出了此病的发病机理,并采用宣肺化痰、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等中医疗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中医学重视治病求本及整体观念,在减少复发的基础上,有效防止此病发展成为典型哮喘[14].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当前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各中医学者尚未形成统一的病理观点,尤其是缺乏统一的中医诊断、证候及疗效评价等标准,从而给辨证论治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由于无法对其疗效进行准确判断,也就无法科学评估现有的治疗经验和水平,进而不能为治疗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因此,为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候分型进行规范,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冬梅,王有鹏。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治研究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0,18(3):225-227.
  [2]HU Junqi,LANG Yali,ZHANG Fuxing,et al.Evaluation of Zhisousanin the Treatment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J].CHINA JOURNAL OFCHINESE MEDICINE,2015,30(3):333-334.
  [3]孙亚平,陈雅民,安丽萍。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1,6(1):54-56.
  [4]李华,王孟清。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1,10(21):541-542.
  [5]吴文中。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48 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0,29(24):55-57.
  [6]秦巍。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27):154-155.
  [7]塔娜,张伟。加味六君子汤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缓解期(肺脾气虚型)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2,29(2):70-71.
  [8]孙利丽,韩江余。培土生金法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干预作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1):2595-259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