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风又名 “慢性唇炎”,是唇病中常见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因较复杂,舌舔或咬唇等不良习惯均可引起本病,表现为干燥、反复脱屑及结痂、充血水肿,口周发痒发干,伸舌舔唇,日久环口皮肤发红变肿,甚则溃破流水,自觉灼痛而痒为特征。秋冬季节多见。是脾胃系统疾病之一,亦是儿科难治性病症。该病易迁延,治不彻底,易反复发作。
泻黄散出自宋代钱乙的 《小儿药证直诀》,由藿香、山栀仁、石膏、甘草、防风组成。方中用石膏清胃火、山栀仁泻三焦之火兼清气分血分之热,共为君药,防风和表疏散脾经伏火又引药上行,藿香芳香醒脾,甘草和中以入脾经,全方清泻与升发并用,从而调整中焦升降之功,使其中热得泻,伏火得消,故以此方临证加减治疗口腔类疾病疗效可靠。主治脾胃伏火,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 “脾热弄舌”等。
临证时,患儿唇干加麦冬、北沙参以益气养阴;患儿唇痒重,加苦参、蝉蜕以驱风止痒; 患儿唇痛甚,加桂枝、白芍以缓急止痛。实热证加黄芩、黄柏、制大黄; 虚热证加北沙参、麦冬、天花粉。病情迁延反复加黄芩、丹皮、青黛、儿茶; 伴舌溃疡者加青黛、儿茶、竹叶、通草、生地、甘草; 有牙龈红肿出血者加白茅根、丹皮、黄连。嘱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适当加强营养,摄入足量的水分,忌食辛辣、鱼腥发物。
如诊余某,女,7 岁。2012 年 11 月 29 日初诊。
患儿本次犯病就诊时病情已迁延 1 月。刻诊: 环口皮肤干裂红肿,自觉灼痛而痒,以口唇为中心呈弧形分布,伸舌舔唇,伴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偶咳。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综观舌、脉、症,乃为脾胃热盛,外受风邪。治以清胃泻火、疏散风邪为法。药选藿香、防风、杏仁、蝉蜕各 10g,石膏 30g,茯苓15g,栀子、陈皮、法半夏、桔梗、炒莱菔子各 6g,炙甘草 3g,焦山楂 15g。3 剂。嘱少食膏粱厚味,多食蔬菜。2012 年 12 月 3 日再诊,口唇红肿消失,环口皮肤有光泽,略有色素沉着,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予以健脾消食口服液口服调理而愈。
按: 唇风一证,中医文献记载不多,《外科正宗》对唇风略有描述,但尚未详列治法、方药。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了唇风的病因、症状、治则并指出用双解通圣散治疗,然经反复验证,收效甚微。鉴于如上原因,需要深入细致地探讨病机,求其治法,选出恰当的方剂。本证以痒、干、红肿为主症,遵循审证求因之原则,痒责之于风邪; 干与红提示有热有火之象; 肿为痕因湿而发。小儿发病, “有诸内必形诸外”,唇为脾之外候,胃经挟口环唇,故唇病本质在脾胃,乃为脾胃火盛; 痒者属风,外受风邪,内外合邪循经上泛于口唇。通过临床观察,本证患儿的脾胃之火,多是长期态食膏粱厚味转化而来,加之小儿复感风邪,内外相合而致病。立此方者,可谓深得《内经》“火郁发之”之微旨。服本方可使脾火清泻而正气无伤,诸证得愈。
由上可见,泻黄散清除脾经之火,针对小儿唇风的发病机理,治疗小儿唇风疗效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