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 Drury) 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被林业、农业、检验检疫共同列为国际检疫性的有害生物。2010 年起美国白蛾在江苏省连云港、徐州、盐城和宿迁市的部分县区暴发[1]。目前,该虫向周边地区扩散蔓延的势头仍在加剧,严重威胁着江苏省的城市绿化、林木、果树和蚕桑等产业。因此,在充分了解美国白蛾的生长、繁殖和采食习性的前提下,综合全国各地和苏北地区的防控经验,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方案势在必行。
1 美国白蛾的危害特性
1.1 食性杂
美国白蛾食性极杂,危害我国的林木、果树和农作物的种类达 200 余种[2]。自从美国白蛾在江苏省大肆猖獗以后,杨树、白蜡、悬铃木、刺槐、桑树等绿化常用树种遭到严重的破坏,给江苏省的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1.2繁殖量大
据观察,1 头美国白蛾雌蛾 1 次可产卵 600~800粒,最多可达 1900 粒,按每雌蛾产卵 600 粒,卵孵化率60%,1 年繁殖 3 代计算,1 头雌蛾 1 年能繁殖 3000 万头以上,最多能繁殖近 2 亿头。在江苏 1 年发生 3 代。
1.3 适应性强[3]
美国白蛾可以在地理位置 20~50°N、温度-16~40℃范围内生存。老熟幼虫 15 天不取食也不会死亡。蛹在砖瓦、石块下,墙缝、树皮裂缝或浅土内均可安全越冬。
1.4传播途径广
美国白蛾的成虫、卵、幼虫和蛹均可随各种苗木、果品、农作物、蔬菜及其包装材料借助于运输工具等远距离传播,其中以1龄以上的幼虫和蛹传播的机会最多,成虫还可靠飞翔作近距离传播,增加了检疫难度。
1.5严重扰民
美国白蛾对所有的绿色植物都有强烈的食欲和胃口。它不仅会吃掉街道的绿化树木和农田里的庄稼,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而且成群的美国白蛾还会进村入户,飞入居民和农户家里,严重扰乱人类生活。
2 制定美国白蛾防控方案
美国白蛾的汹汹气势使江苏省林业部门如临大敌,已经引起各部门的密切关注。2013 年 6 月 13~14日由江苏省林业局组织举办的全省美国白蛾防控现场会在盐城市滨海县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了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美国白蛾入侵江苏省 3 年来的防控工作成效,分析防控形势,并部署了林业部门的防控工作。目前,美国白蛾的防控措施主要有植物检疫防控、林业技术措施防控、物理机械防控、生物防控以及化学防控 5 类方法。
2.1 切断传播途径,把好植物检疫关
美国白蛾远距离传播的途径广、时间长、虫态多,而且一年四季都能传播,其中以 7、8、9 月传播最快。因此,应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力度,在江苏省与外省毗邻的重要交通干道沿线的乡镇设置固定疫情监测点,同时利用各市现有的木材检查站,实行 24 小时检疫值班制度,对来自疫区的苗木、接穗、花卉、鲜果及包装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等必须严格检疫,并采用先进仪器和技术手段,做好虫情监测。一旦发现检疫害虫,必须依法扣留,同时尽快查清发生范围,并进行封锁和除害处理。虽然目前江苏北部多数城市已经出现美国白蛾,但我们仍要采取一切措施,最大程度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各城市疫情相互感染的机会。
2.2 改善林业技术措施,提高防控工作质量
2.2.1 调整树种结构,栽植厌食树种。在江苏省各市区的四旁造林和城市绿化中,多栽植美国白蛾厌食的树种,如银杏、常绿针叶树等。可间隔性栽植部分美国白蛾嗜食树种作为引诱树,防治时重点放在这部分树木上,从植物群落上抑制美国白蛾的繁衍。
2.2.2 分清工作主次,实行分区防控。将防控区域划分为除治区、监控区、保护区 3 种类型,实施分区防控。除治区为工程区内重要防治区域,特点是发生集中连片,局部地区疫点密集,虽经连年防治仍不断发生;监控区虽尚未发现疫情,但与发生区相连或相近;保护区是监控区中的重点保护区域。除治区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美国白蛾疫情扩散蔓延;未发生区特别是与疫区毗邻的高危区要严密监控,加强检疫,做好应急防控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
2.2.3 了解生活习性,选择防控地点。美国白蛾有趋臭味、腥味、异味的习性,在普查、挖蛹和药剂防治时,应特别注意有喜食植物地方周围的臭水坑、牲口圈、猪圈、养殖场、垃圾桶、厕所等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
2.3 把握防治时期,进行物理和化学防治
找到美国白蛾最脆弱的时期,是进行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关键。从世代上讲,要普防第 1 代,围歼第2 代,控制第 3 代(越冬代)。从生活史上看,要瞄准美国白蛾的各个为害期和生活薄弱环节,具体的说,要在3 个时期(各代幼虫期),4 个环节(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下树化蛹期)下功夫[4]。
2.3.1 卵期防治。美国白蛾卵一般产在树冠外围。越冬代多在树冠的中下层,第 1、2 代多在树冠的中上层产卵(气温过高时产在里侧)。防控措施:5 月中旬 ~5 月下旬、7 月中旬 ~8 月上旬,在美国白蛾产卵盛期,组织人员采摘卵块并集中销毁。
2.3.2 幼虫期防治。(1)人工机械防治。由于低龄幼虫有吐丝结网、群居为害的习性,可在 6 月上旬 ~ 下旬、8月上旬 ~9 月中旬,利用美国白蛾 1~4 龄幼虫群集于网幕内取食的习性,组织人员每隔 2~3 天仔细查找树冠中下部外缘,发现网幕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喷药杀死。(2)化学防治。树干基部打孔注内吸剂防控。对于高大的孤立树木和城区的行道树,在初孵幼虫期,用打孔机在树干基部以 45°角打孔,平均每 1cm 粗树干注药 0.5~1mL,常用药剂有氧化乐果、吡虫啉、氯胺磷等。?喷雾防控。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始见期至高峰期,即在幼虫 3 龄以前,应用 25%灭幼脲 Ⅲ 号 胶悬剂 2000 倍液或 1.2% 烟参碱乳油1000~1500 倍液等植物性杀虫剂;对各龄幼虫也可以使用 5%氯氰菊酯乳油 1500 倍液对发生树木及其周围范围内所有植物地面进行立体式周到、细致喷洒。
2.3.3 蛹期采用人工和生物防治。广泛发动群众到屋檐下、墙缝内、墙角处、碎砖瓦砾下和树干老皮裂缝内搜寻、挖蛹,消灭越冬蛹,可大大压低美国白蛾的越冬基数。同时人工繁殖释放美国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
2.3.4 成虫采用物理和机械防治。采用性诱剂、性信息素诱杀成虫,也可利用其趋光性诱杀。
3 结语
对于任何一个地区,防控美国白蛾都是一场攻坚战,必须掌握其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在江苏省范围内结成联动统一战线,实行联防联治,群防群治,各市区乡镇统一行动,不留死角,才能打好歼灭战。
参考文献:
[1]刘缠民,徐福元,蒋继宏.苏北主栽树种对美国白蛾发生及幼虫生长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13,40(6):6-7.
[2]徐桂平,王文梅,王炳太.美国白蛾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1,6:111-117.
[3]高政平,强承魁,李桂香.徐州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与防治[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145-146.
[4]徐明,唐登东,张利华.美国白蛾在江苏北部的发生规律及防治适期初步研究[J],2013,4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