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苹果棉蚜作为新疆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一旦大面积发生,会严重制约新疆苹果属、梨属等果树产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苹果棉蚜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提出有效防治方法,为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 苹果棉蚜;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苹果棉蚜又被称为血色蚜虫、赤蚜,属同翅目蚜科刺吸式害虫,该虫原产于北美洲,随着苗木、果品等繁殖材料的运输传到世界各地。上世纪30年代苹果棉蚜传入我国,主要危害苹果属、梨属果树,目前苹果棉蚜已被列为新疆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一、危害特点
苹果棉蚜以胎生蚜或若蚜群集刺吸危害,主要危害苹果属、梨属果树的2~3年生枝干,危害部位以各类伤口、树皮裂缝、新梢叶腋、短果枝端的叶群为主,同时还可危害果柄、果实的梗洼、萼洼以及浅土中或露于地面的根部等处。树干和枝条被害后,被害部位会产生白色絮状物,用手拨开白色絮状物,可见红色蚜虫虫体。同时,被害部位形成瘤状突起,严重时肿瘤较多,肿瘤破裂会形成大小不等的伤口,易引起其他害虫危害。因此,苹果棉蚜的危害较容易识别,可概括为“一白、二红、三疙瘩”。果树根部受害后产生的虫瘿会阻碍根系产生须根,不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同时,由于苹果棉蚜的危害,会使树体损失大量营养,引起树势衰弱、抗逆性下降,严重时导致植株枯死。
二、发生规律
1.传播途径
苹果棉蚜传播途径可以按不同分类方式进行分类,根据有无人为干预可分为自然蔓延和人为传播2种方式;根据传播距离远近可分为近距离传播和远距离传播;根据传播意愿不同可分为被动传播和主动传播。被动传播主要包括风雨传播、人畜携带、农事工具携带、随苗木或接穗等繁殖材料传播。其中,随接穗或苗木等繁殖材料以及果品运输等被动传播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主动传播一般只造成近距离传播,是靠苹果棉蚜有翅蚜飞翔或自身爬行进行传播,近距离传播范围一般在5千米以内。
2.生活史
新疆范围内苹果棉蚜的生活史为孤雌生殖。在不同地区,苹果棉蚜发生代数略有不同,世代重叠现象比较明显。春季树体萌动、组织液开始流动时,越冬苹果棉蚜若虫开始活动。当气温达到10℃以上,若虫迁移到嫩梢叶腋、基部、根蘖等处固定下来,吸食树液,生长发育繁殖。在没有外界干扰或食物短缺的不利条件下,一般不会迁移。5月—7月上旬为苹果棉蚜的繁殖盛期。一般7月上旬以后,受天敌和温度影响,虫体数量减少较明显。9月中旬—10月,由于天敌数量逐渐减少和气温比较适宜,此虫数量又逐渐回升,形成第2次繁殖高峰,11月开始越冬。
苹果棉蚜主要以低龄若虫越冬,在果树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均可越冬,越冬场所主要为较隐蔽的伤疤裂缝、树皮下以及根部分蘖处等;入冬苹果棉蚜由树体地上部分向地表转移越冬,春季又从地表向地上部转移。
三、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
加强检疫,严格执法。严禁从苹果棉蚜发生区调运寄主的接穗或苗木,加强对瓜果市场的检疫检查。对从疫区调入的苗木、接穗、果实等,除检查调运植物检疫证书外,还要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调入,复检不合格的要进行除害处理。对非法调运苗木、接穗、果实,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2.农业防治
加强果园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冬、春季及时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同时注意果树合理负载,修剪时及时刮除老翘皮、剪去病虫枝,将刮下的老翘皮及剪下的病虫枝及时带出果园深埋或烧毁,以降低苹果棉蚜虫口基数。严格进行农事操作,防止苹果棉蚜人为传播。
3.生物防治
目前已报道的苹果棉蚜天敌种类较多,主要有瓢虫、草蛉、日光蜂、食虫虻等。4月—5月,果园中的天敌以瓢虫和草蛉为主。7月以后,蚜小蜂以其较强的寄生性,且发生期长、繁殖速度快等优点,常在生产上用于防治苹果棉蚜,防效明显。为有效利用和保护天敌,提倡在果树行间种植苜蓿,以利于天敌躲避各类农药,并为天敌提供空间繁殖后代。
4.化学防治
(1)苗木嫁接或栽植前,将接穗或苗木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浸泡2~3分钟,或用5%吡虫啉乳油2 000倍液浸泡5~6分钟,或将接穗、苗木放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用溴甲烷进行熏蒸处理,操作时注意做好防护。
(2)冬季刮除树皮裂缝、剪掉受害枝条后,用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涂抹树皮裂缝、根部分蘖处等棉蚜越冬处,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3)根部用药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灌根处理,或每株施用5%涕灭威颗粒剂200克左右,使用前刨开树根周围泥土,用药后再覆一层薄土,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春季树体萌芽前和秋季果树叶片脱落后,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或乐斯本乳油喷洒树干、树枝,对苹果棉蚜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在苹果落花后、果实套袋(不同品种套袋时间有差异,时间一般在落花后15~40天)前后各喷施1次40%蚜多威乳油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防治苹果棉蚜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