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辩证法的内在联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26 共2827字

  诚然,人类社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在方方面面取得了显着且可喜的历史性突破与发展。但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许多自然和社会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比如气温升高、环境污染、人口过剩、资源枯竭等等。这些日趋严重的现象,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抹上了一层重重的阴霾。因此,研究气候、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兴起并广为人们所接受,可持续发展学科也逐渐完善和壮大起来。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布伦特兰委员会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这个比较权威的的定义它包括两个意思:一是体现在需求层面,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应优先赋予和保障所有社会底层的穷人在基本需求方面发展的权利;二是体现在约束方面,突出当前已有的技术状况和目前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继续发展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经济”三者之间复杂系统的运行机制,着重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是正确辨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之间关系,要求人类不但要有改造大自然的高水准智慧,而且还要有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提倡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和规范自我的行为的前提下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和谐世界。该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健康的经济运行和发展应建立在生态良好、社会公正和人们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在社会前进中的各种合理需求得到最大满足、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文明,强调对环境保护、自然发展有利的经济活动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反之,则应摈弃!在发展的评价上也不再单纯使用GNP作为唯一衡量指标,而是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元化要素来综合衡量发展的质量。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面时代旗帜,是人类社会经过漫长发展且付出沉重代价后而得出的一个科学理论,是全人类当下的一个明智的战略性选择,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这种发展观较好地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难题,使经济发展既注重量的提高,更关心质的升华,保证了健康、持续和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

  自然辩证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出发点和中心线索。在这对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科学技术就成了位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因此,自然辩证法所考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方面就构成了其主要研究内容,即研究客体(构成了自然界一般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研究主体(构成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研究中介(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由自然观、方法论和科技观三大块构建起来的自然辩证法体系,具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但是,任何事情和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自然辩证法也应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三、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辩证法的内在联系

  我们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初衷是使“人与自然”及“人与人”和谐统一、协调发展,也就是我们十八大报告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而自然辩证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正是在科学地解决人和自然界的矛盾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为合理地处理人和自然界的矛盾服务的。两个学科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研究方向也惊人的相似,应该说是殊途同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下面试从两个方面来论析这二者之间的关联。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看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对象。可持续发展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人口、资源、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状态,以使经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对自然界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就是说自然界,尤其是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的客体和对象。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重视研究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牵涉到社会永续发展和后辈子孙生存大计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关注研究环境保护问题,尤其是涉及到低碳经济的污染控制和循环经济的治理等问题,这显然是承认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首先是唯物的,而不是任由人类意识而随心所欲。另外,可持续发展将它研究的客体---人口、资源、环境、经济、自然和社会等要素视为相互和普遍联系的生态系统,用客观、联和发展的观点全面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地使用了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以及数学知识中包括函数、曲线分析等多种方法,体现了辩证法的精髓。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在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客观规律基础之上,同时也尊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在人的因素的参与下,更好地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最大程度合理控制其不良影响,以谋求更好地解决为人类服务等现实问题。比如由于人类的不尊重自然客观规律、过度活动致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人为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气候异常、温度过高、生态失衡等现象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和制约社会文明进步。

  自然界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客体之一,这恰恰与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客体是一致的。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绝不仅限于此,它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还包括许多与自然界相关的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其实这一点也正是自然辩证法所关注的内容,因为人类研究自然界本来就非其初衷和终极目的,我们总是希求通过研究自然界来更好地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为自身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我们还需要来看看可持续发展的产生过程。毋庸置疑,任何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和发展都不是简单的,科学理论更是如此!可持续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过程,这个过程时间漫长、代价沉重。发展观作为人类根本性的观念之一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循环增长观、无限增长观、增长极限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同时经历了从维持型、赶超型到模式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战略。如发达国家的维持型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的赶超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模式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所以,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演变是在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与人工自然的发展过程相对应的,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符合辩证法的。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而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下,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人类必须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发展。人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也离不开物质性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根本基础。所以,只有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