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马尔库塞技术哲学思想中的现象学维度论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22 共4883字
论文摘要

  马尔库塞认为:“一切都是理性思维的产物,而人类是理性的存在物。”[1](P21)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应该是自由的人。然而,理性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生了异化,理性中的“逻各斯精神”极度张扬,“努斯精神”逐步退化,技术理性全面战胜否定的批判的理性,本应给人带来自由的理性,在发达工业社会带来的却是普遍的奴役和控制。作为一位极具现实感和责任心的思想家,马尔库塞一生的哲学运思都围绕着现实中的人的自由解放问题。不论是对不自由的现实社会的批判,还是对未来美好的非压抑性的自由世界的构想都是建立在对人的自由生存的追问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尔库塞的哲学是一种‘人学’。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意义的追问只有置于现象学的视域下才是可能的。虽然马尔库塞在离开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圈子后很少提到现象学,但是在他对人的本质和现实中人的自由解放问题的思考中处处可见现象学的影子,而这一现象学维度普遍遭到人们的忽视。下面,笔者从“感性的人”、“本能的人”、“审美的人”三个方面,对马尔库塞技术哲学思想中的现象学维度进行论述。

  一、作为感性存在的人

  马尔库塞曾受业于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和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深受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影响。他对具体的人的存在问题的关注开始于对其师海德格尔的巨著《存在与时间》的创造性解读。在马尔库塞看来,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把哲学从抽象思辨的云端带回到具体的人的存在,使得“资产阶级哲学从内部消解了自己,并打开了一条通往‘具体’科学的新途径。”[2](P86)“海德格尔显示了历史及其作为共在的历史世界即人的相互作用的世界在本体论上的重要性”;“通过显示人对其在世界上真实处境的深刻关心”,“正确提出了建构‘本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以通过在世界中的决断行为来达到本真存在。”[2](P86)在对《存在与时间》的深入解读中,马尔库塞得出了他的“具体哲学”,把目光转向了具体的人。胡塞尔对马尔库塞也影响甚深,在他一生的哲学运思中,现象学的方法一直贯穿其中,成为他探索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解放问题的重要哲学方法之一。

  然而,不久之后马尔库塞就发现了,海德格尔的“具体”只是虚假的具体,他关注的“人的存在”也不是真正的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存在。他的“历史性概念太一般了”,“不能解释人的活动的真实历史条件。”[2](P86)同样,胡塞尔的纯主观的“意向性结构”关注的不是现实的人的自由生存,而是人的精神自由。因此,在马尔库塞看来,无论是海德格尔还是胡塞尔都把人的自由“内在化”了,主张在个人的内心世界中重建人的自由的本真存在。马尔库塞认为,“内在化”实际上包含了一种统治的逻辑,主张个人到超验的精神的彼岸世界去追寻人的自由,意味着对此岸世界的人自由的抛弃,是对现存社会的屈从和辩护。不满于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缺乏现实的批判精神的哲学,马尔库塞很快就把目光转向了更具现实感和批判精神的马克思。

  在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创造性解读中,马尔库塞得出了一个作为感性存在的人,即本真存在的人。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对象性存在物”,是一种“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的存在物。[3](P49)也就是说,人是通过对对象的感性占有、改造,把自己的本质力量投射到劳动对象上并通过劳动对象来确证自身,反观自己的本质的。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同时也是感性的存在物。“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3](P81)“人的感觉、情欲等不仅是(狭义)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对本质(自然界)的真正本体论的肯定。”[3](P103)与马克思强调人的感性存在观点不同,传统的理性主义人学论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超验实体———理性是人的本质规定。理性高于感性,人的感性是不真实的,也是不可靠的,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把握人的本真存在。

  对西方传统理性哲学来说,人的意志、情感、冲动、欲望等等感性因素是与理性相对立的,有害于理性的,是人的发展的“障碍”。马尔库塞反对传统理性主义对感性的拒斥和压制,指出:“就个人仅仅作为一个理性的存在者,而不是具有需要、要求和能力的经验综合体去分享普遍性而言,这个理性的观念无疑包含有个人的牺牲。

  理性王国不允许人的全面发展。(在理性看来),人的需要、能力和幸福,看来就是专横的和主观的,是与人类行为的普遍合法性这一最高原则相冲突的。”[4](P314—315)马尔库塞认为,这种对感性的拒斥,对理性的极度张扬实际上是理性精神的异化,即理性中的逻各斯精神对努斯精神的全面胜利,在发达工业社会理性异化的结果是技术理性的对人的全面控制和奴役,人的自由的沦丧。因此,要消除理性对感性的暴政,回归人的感性存在,因为人的本性就在于人的感性规定上,作为感性存在的人才是本真的人。

  二、爱欲本能是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在《手稿》中从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四个方面对异化劳动进行创造性论述,指出异化劳动是对人的本源性的“类本质”的一种偏离,一种变样,人的本质应该与异化劳动相对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P50)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这一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涉及人的心理活动,并不全面。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以政治、经济为基础的革命并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结果只是以一种统治代替另一种统治,从直接的暴力政治统治转为更为隐秘的技术理性统治。

  因此,要找到“基础之下的基础”,也就是人的(爱欲)本能,从更深的层面进行革命,释放人的感性的爱欲本能,这样才能恢复人的本性,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人的爱欲本能,在马尔库塞看来也就是人的本质,这一结论是马尔库塞通过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究得出的。

  “弗洛伊德理论包含了对某些主要存在方式的结构的假定,因而具有本体论的意义”。[5](P93)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其中,意识是人的理性活动层面,而无意识是由各种本能冲动和欲望组成的。与传统观点把意识或理性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相对,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只是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无意识才是构成人的本质的决定性部分。马尔库塞赞同弗洛伊德关于人的心理结构的分析,认为相对于人的意识,“由于受快乐原则支配的无意识是先天形成的,因而更能体现人的本质。”[5](P260)接着,马尔库塞又分析了弗洛伊德元心理学中的本能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本能划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生本能”(生命本能)主要是指人的饥、渴、睡、性等本能欲望。“死本能”(死亡本能)主要是“一种固存于有机生命中的迫切性,即要恢复一种早期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趋向最原初的死亡状态。这两种本能冲动中,马尔库塞认为体现人的本质的是生命本能。“由于人首先是一种存在,因而人的本质就是与存在原则相一致的生命本能。这种生命本能就是爱欲。”[5](P260)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质是爱欲而非性欲。因为,“性欲仅仅是关于两性关系的欲望,而爱欲作为生命本能,则蕴含更多的内容,既包括性欲,也包括食欲、休息、消遣等其他生物欲望。性欲对个人来说只能获得局部的、短暂的快乐,而且还常伴之以痛苦和给社会带来混乱。

  可是,爱欲则会使个人获得一种全面、持久的快乐,并使社会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这是因为爱欲的器官遍及人体的各个部位,爱欲活动囊括了人类的一切活动。”[5](P261)基于爱欲本能是人的本质这点,马尔库塞认为现存社会对人的压抑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爱欲本能的压抑,因此,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关键就是消除爱欲受压抑的状态,恢复人的本性。人正是在他的爱欲满足中成为了具有较高存在价值的高级存在物。

  三、审美的人是真正自由的人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对人的奴役和控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已经到达人的最深层的心理结构层面,技术理性成为现实中的人的唯一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人受到全面的控制丧失了自由。因此,要消除社会对人的压抑和奴役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就要重构一种不同于理性的审美的感性生存方式,实现人的审美化。因为“人们在经验中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必须借道美学问题,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6](P21)人的审美化就是要求人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和处理一切事物,也就是要使审美成为现实中的人的根本的存在方式,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世界的审美化和人的自由解放。马尔库塞的审美世界实质上就是他所追求的非压抑的自由世界。马尔库塞认为,“美的感性性质,可以提供人的感性幸福”,“人借助美的相助,才使自己置身于自由幸福之中”。[4](P147)审美的人是真正自由的人。通过摆脱任何有利害关系的东西的审美活动,人们才能感受到人的真正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之间的差距,感觉到自己的不自由,从而激发革命意识。发达工业社会的人受到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已经失去了革命意识,甚至产生了反革命的意识。因此,要进行审美革命,通过审美活动培育人的新感性,造就具有革命意识的新人。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马尔库塞的美学不同于传统美学,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以追求现实中的人的自由生存为目标的美学。传统美学在马尔库塞看来,实质上是一种理性主义美学,一种“肯定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根本特性就是认可普遍性的义务,认可必须无条件肯定的永恒美好和更有价值的世界。这个世界在根本上不同于日常为生存而斗争的实然世界,然而又可以在不改变任何实际情形的条件下,通过每个个体的‘内心’而得以实现”。[4](P120)这种美学将人对幸福自由的追求悬置于超验的彼岸世界,内在化到精神世界中,漠视对现实中人的自由的追求。用虚假的精神自由来掩饰现实社会中人的普遍不自由,传统美学执行着一种伪饰不合理现实的功能,起到一种巩固现存压抑秩序的作用。那么,在马尔库塞那里,审美又是如何成为一种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革命力量的呢?

  马尔库塞认为,审美艺术的革命性并不在于艺术作品的内容,而在于其审美形式本身。“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即审美形式本身”[7](P189);“艺术的批判功能,艺术为自由而奋争所作出的贡献,存留于审美形式中”。所谓“审美形式”,是指“把一种给定的内容(即现实的或历史的、个体的或社会的事实)变形为一个自足的整体(如诗歌、戏剧、小说等)所得到的结果。有了审美形式,艺术作品就摆脱了现实的无尽的过程,获得了它本身的意味和真理。”[7](P196)通过审美形式,艺术摆脱了现存的压抑,创造了一个完整的、自足的世界,向人们展现了一幅自由的美好图景,引导着现实中的人对自由的追求。正如马尔库塞所说:“审美艺术倾覆着知觉和知性方式,控诉着既存的社会现实,展现着自由解放的图景”。[7](P191)马尔库塞对审美革命性的强调旨在恢复审美的感性之维,摆脱理性生存方式的控制,把审美作为现实中的人的本真的存在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生存的世界。马尔库塞通过对理性主义的、因缺乏批判精神而沦为现存社会辩护工具的传统美学的批判及对审美艺术中“审美形式”的革命性的强调来“反观”真正的人及人的本真的存在方式,这种阐释方式充分地展现了他的哲学运思中所蕴含的现象学维度。

  马尔库塞不论是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还是对未来理想的自由社会的构想都是建立在对现实中的人的自由生存的追问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尔库塞的哲学就是“人学”,而“人学”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能的。马尔库塞把对“人”的追问置于现象学的视野之下,但他只是在某种程度上遵循了现象学的方法,他的现象学是不彻底的。他从“感性”、“本能”等方向出发追寻人的本质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他对人的本质的追问是建立在一种对象性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的,他始终把人的本质作为一种知识性对象加以考察,而没有把人置于具有真正意义的历史和实践活动中,因此,没能“回到事物本身”,找不到人的真正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人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物(感性存在物),是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展现和确证自身的类本质的。因此,实践才是人的真正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性的兴起[M].程志民,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
  [2]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M].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M].李小兵,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5]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M].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6]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