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中生态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8-28 共5985字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生态文明被严重破坏了,大量能源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耕地缩减、土壤沙漠化、气候异常等,如今环境问题的解决被提上日益重要的日程.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成为大家共同关注与探讨的问题.恩格斯所着《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及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我们应当从《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理论中得到启示来促进我国现如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处理环境问题,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于世界中的,要知道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因为在自然界中没有孤立发生的东西.每个东西都作用于别的东西,反过来也这样,并且在大多数情形下,正是忘记了这种多方面的运动和交替作用,阻碍我们的自然科学家去看清最简单的事物."[1]303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做事情要善于分析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要想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学会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出现的同时也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举例来说,在德莱柏和其他一些自然科学家那里或多或少具有的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在他们那里,似乎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2]99由此可见,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生命的源泉,而且也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说脱离了自然界就根本谈不上人的存在,更别谈人的发展了."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3]295.恩格斯的这句话已经明确指出自然界是人类物质财富的源泉,这就充分验证了自然界对于人类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人作为高级动物所具有的思维和精神也是来源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即客观存在,"旧的目的论已经完蛋了,但是有一种信念牢固地确立了:物质按照规律在其永恒的循环中运动,它在一定的阶段上---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必然地在有机物中产生出思维着的精神."[4]26同时自然界也离不开人类,虽然没有人类自然界也会存在,但是没有人类的自然界是没有意义的,它就变成一堆纯粹的抽象物而已."日耳曼民族移入时期的德意志'自然界',现在只剩下很少了.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且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可是在这个时期中没有人的干预而发生的德意志自然界的变化,实在是微乎其微的."[5]99人类的活动对于自然界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只有人才做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1]18在恩格斯看来,生命体是整个自然界的一种物质的运动形式,而且在整个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体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它们在一定的生物圈内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构成自然界的循环运动,如果某一生命体在循环过程中过于强势或过于弱势都会引起整个生态的失衡."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 那 样,决 不 同 于 站 在 自 然 界 以 外 的 某 一 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305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其能力必然高于其他生命体,因此在生态循环过程中过于强势,占有自然物质过多,必然会导致生物圈的严重失衡,最终危及人类自身.人类应尊重其他的生命体,因为它们和人一样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权利.人与整个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做自然的主人"等错误思想,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

  世界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遵循着自己的客观规律,而且客观规律是永恒的、没有办法规避的,"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和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了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1]303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发展就会紊乱,甚至最终走向消亡,自然界也不例外.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特定规律,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界为自己服务的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受自然界规律制约的.

  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认知水平和生产水平的低下,人类是屈服于自然界的.那时候的人们认为是自然界给予了他们生存的物质资料,因此,对自然界抱着一种敬畏和崇拜的态度.而后,随着知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转化为物质财富并为自己服务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慢慢地人们开始满足、享受改造自然所带来的福利,便开始肆无忌惮地对自然界进行索取,于是出现完全无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乃至树立起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为了促进生产,以便获取更多的财富,人们毫无畏惧地破坏着自然,从没有想过,也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种种行为会在日后引发的生态危机,甚至社会危机."当阿拉伯人学会蒸馏酒精的时候,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却因此制造出用来灭绝当时还没有被发现的美洲这个地方的原始居民的主要用具之一.而后来,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的早被抛弃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1]306不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直接结果就是自然界开始对我们进行报复,正如恩格斯论述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为此他举例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别的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在这些地方剥夺了森林,也就剥夺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存器."[1]305从自然辩证法中我们知道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人类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的自然观.所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纠正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确立尊重自然和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意识.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全方位、多角度

  为了巩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应该主动地发挥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人类要将自身的行为活动方式与自然的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人的活动才会有效地实现,自然才会更加健康安全.

  1.促进经济腾飞,实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物质文明为生态文明提供基础性的物质保障,没有物质文明的支撑,生态方面的难题和障碍根本无法克服,更谈不上重建生态文明了.而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原材料,生态文明就是物质文明发展的"仓库",离开生态文明谈物质文明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当然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生态文明的稳定与美好就放弃经济发展,否则会导致经济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前瞻性的.恩格斯认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多的具有事先考虑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行为的特征."[1]303我们可以利用人在行为时所具有的目的性、计划性与前瞻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考虑生态的效益状况,注意不要超越生态系统的更新能力,以及追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使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相协调发展.我们一定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早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后治理,资本家生产经营唯利是图,很少甚至完全不考虑自然后果."当个别的资本家为着直接的利润去进行生产和交换时,他首先只能注意到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个别的工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制造的商品或买进商品时,只要获得了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不再去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是怎么样.这些行为的自然方面的影响也同样如此."[1]307为此,恩格斯举例论证道:"西班牙的种植厂主在古巴烧掉山坡上的森林,发现在木灰中有能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足够用一个时代的肥料,---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得不到任何保护的腐植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那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相干呢?"[1]307-308西方发达国家正是饱尝了自然对人类报复的恶果之后,才会在当今如此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但是经过长期的常常是痛苦的经验,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我们在这一领域中,也渐渐学会了寻清楚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方面的影响,并且因之我们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1]306我国一定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发展经济要具有计划性、前瞻性,及时、准确考虑每一项经济政策背后的生态效益,防患于未然,实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统一.

  2 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强调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重大作用."事实上,我们一天一天地学会了更加正确地去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学会了去认识在自然界的惯常行程中我们的干涉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特别是从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有能力去认识,因而也学会去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的较远的自然后果"[1]305.恩格斯认为,人类只有科学地认识自然,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够用新技术防止和消除旧技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以防对自然的重复破坏.

  对此,马克思也认为"要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属性;普遍地交换各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产品和各种不同国家的产品;采用新的方式(人工的)加工自然物,以便赋予它们以新的使用价值……要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因此,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顶点."[2]392-393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相关叙述告诉我们,生态文明的建设关键还在于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早期,囿于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经济发展主要实行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资源的大量投入来实现经济的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而且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迄今存在的一切生产方式,都是只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出发的.那些只是在比较晚的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变成有效的进一步的结果,是一直全被忽视的."[1]306-307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严重,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而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实行"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旨在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主要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3.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管理体制."[5]这一论述强调了制度建设在构建生态文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制度建设强调一种约束性的、强制性的规范,它是对人的主体自觉意识的必不可少的补充.国家应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使之更好地契合现存的环境状况,同时也要根据新出现的环境状况及时地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对于人们不恰当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政府及相关权力机关须制定必要的法律规范予以一定的调节,并利用适当的、有效的经济手段以及合理的、规范的激励机制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借助于各种制度决定人对自然界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包括政府制定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制度、法规,保护环境指标和评价体系,使环境问题进入政府结构领域,纳入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强化环境立法和执法等."[3]

  针对许多企业不恰当的经济政策造成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完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同时国家应鼓励企业"以环境保护为其经营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作为中心点和出发点,通过和实施绿色营销组和策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实现绿色消费,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4]

  4.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宣传教育.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拥有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环境的恶化源于人类不恰当的行为方式,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脑和为它服务的感官、愈来愈清楚地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二者的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愈来愈新的推动力."[1]299缺乏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人们是难以取得成功的,"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了;如果人的脑不伴随着手、不和手一起、不部分地借助于手相应地发展起来的话,单靠手是永远造不出蒸汽机来的."[1]18正确的意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充分地认识自然界,从而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现在,整个自然界是作为一个至少在大的主要之点上已经解释清楚和了解了的种种联系和种种过程的体系而展现在我们面前."[1]31既然如此,在群众中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组织和保护在群众中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制定必要的道德标准对人们进行长期的教育和引导.明确公民在法律法规中享有的环境权,包括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控告权、检举权、监督权,参与环境的决策权和管理权.正如党的十八大对环境建设的要求一样: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性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全民、全社会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响应党的号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为建设人类共同的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科学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应加强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索人类与环境的内在自然规律.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地坚持、探索,不断用实际行动去增加"量的积累",终有一天我们的努力会完成"质的飞跃",重现一个美好的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许桂灵,司徒尚纪.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指南及其在岭南实证: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管见[J].大连大学学报,2009(5).

  [4]朱爱荣,姚正峰.自然辩证法在农产品绿色营销中的体现[J].商情(财经研究),2008(4).

  [5]三中全会公报: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DB/OL].[2013-11-1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