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从自然辩证法理论系统观重审窑洞景观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6-07 共3521字
论文摘要

  人类自入穴而居、圈地耕作开始,便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经过不断认识和实践,人类利用自然、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形成有利的条件来促使自身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都是在对自然影响较小的前提下进行的,遵循自然辩证法。“自然辨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自然辩证法主要包含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及辨证观。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理论系统中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及辩证观角度重新审视窑洞景观,使其在人与自然对话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为生土建筑类型之一的窑洞,是建筑生根于大地的典型代表,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对话的经典案例,其景观规划也遵循了自然辩证法原理。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这就是陕西省永寿县和三原县下沉式窑洞给笔者的第一景观印象。通过对当地的考察,行走下来,才明白这其中的地域之谜。在这片黄土地上主要是由许多下沉式的窑洞组成了相关联的地下居住物理空间。窑洞作为该地域历史上人们居住环境的基本元素,它们的串联产生了人们的聚集生活和交流,使黄土文化能在这岁月的变化中沉淀下来。这样的下沉式窑洞是黄土文化的一方面,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也记载着它们繁衍生息、奋发自强的生活印迹。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需求和窑洞受采光、排水、抗震等条件的制约,使得人们开始对这些原始的居住空间和黄土文化慢慢淡忘,一行的考察使我见证了它的沧桑。

  一、渭北窑洞与自然观

  “自然观的研究要求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人们关于自然界辨证发展的总图景。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人工自然是人按照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自然界。窑洞景观的组成内容是人工自然辩证发展的结果,交汇着科学和技术,交汇着人、自然和社会,展现着丰富复杂的多重内容”。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性并且具备能动性。陕西永寿县和三原县窑洞村落位于渭北高原传统民居区域,这一带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深厚,气候凉爽而干燥,由于水土流失导致木材资源匮乏。人们在此挖掘了掩于地下的下沉式窑洞,利用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而不是强加于自然,对其地域形成绝对控制。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挖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在四壁挖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在充分利用自然系统的能动作用基础上,将挖掘深度定为 6-8 米,土层具备保温隔热的作用,窑洞内部空间便形成了冬暖夏凉的效应。在这里,生土窑洞的院子、土坯都是用生土夯打或土坯砌筑的,当地居民利用灰砖对窑脸及披水挑檐精心设计,整个村庄坐落在地下,并且融于大地色彩之中,充分体现了敦厚朴实的景观特色。在空间组合上也保持了北方传统四合院格局,有厨房和贮存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人类通过了解自然环境的自我组织性和能动性,在极大节约自然资本的前提下,造就了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
  人居环境的形成也就产生了对自然的影响,而在影响之余使得人居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形成了边缘带。窑居村落也存在这样模糊的空间地带,人们对两者之间的处理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应,也遵循边缘效应的生态性。下沉式窑洞的窑顶一般都碾平压光,形成窑口向四周降低的地势,以利于排水,并做打谷和晒谷场,形成了一个公共空间。而在这个公共空间的周边便是与自然植被形成的边缘地带,为保留边缘地带生态的多样性,人们没有圈地为界,而是自然过渡,形成了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无界共存自然化的特殊景观。下沉式窑洞入口布置方式各有不同,从平面布置上分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三种。这是由于当地居民对自然辩证法的遵循,在有植被影响入口设计的情况下,为避让植物而形成不同类型。由地面下到院落,步入坡道曲折变化,视野受到约束,再进到院落便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空间充满了明暗、节奏的对比变化。这样的边缘地带处理也造就下沉式窑洞独特的景观。下沉式院落的空间感也十分强烈,院落内不仅种植果木花卉,加之还用砖石等材料装饰窑洞洞口,从而使小环境变得幽静宜人。整个地上与地下景观形成了自然的呼应,窑院景观也在对自然辩证法的遵循基础上形成了生态的多样性。

  二、科学技术观之于渭北窑洞景观

  景观是人类情感思想在大地上的物理化呈现。而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景观设计实现的途径。渭北高原下沉式窑洞的形成,体现着当地居民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界较小影响的改造。土炕、灶台及烟囱形成了窑院中独特的排烟系统,出水井与渗水井组成了上下水系统。这些都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对窑院中生活功能的解决,也创造了黄土地上特有的人文景观。在窑洞里,人们用夯土做土炕和灶台,将排烟管道埋设于窑壁中,使窑壁看来更为统一,而排烟口则不像中原地区的房屋置于屋顶之上,而是含蓄地隐藏于窑壁中。在空气动力学的验证下,窑院的气流是向上的,这样无论是炕还是灶台所产生的烟就很容易被排出,以至于形成了人在平地、袅袅炊烟缓缓直上、却不见房屋的人文景观。由于地处渭北高原地区,雨水不丰富,窑院居民的饮水变成这一地区的重要问题。人们挖地建房,使得更为接近地下水资源,开凿水井也更为方便。
  在上水系统解决的情况下,人们掌握了地下水循环原理,就地开凿出另外一个井,其功能主要用于渗水。出水与渗水的解决造就了可持续性的上下水系统,也凸显了科学技术在自然改造中的作用,而这一切人类智慧的物化结晶都是其人文景观的一部分。随着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科学技术也随之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对于眼前苍老的窑院景观环境,怎样合理规划,对原有景观要素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合理的景观格局,使景观整体功能最优,达到人的改造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协同进化则是当务之急。

  三、自然而辨证的渭北窑洞景观诉求

  辨证思维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既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事物不利的一面。渭北高原的窑洞民居相信也是当地居民认真考证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许会问自身的生存所产生的对自然的影响是否具有较大的破坏性?这样的改造方法是否适合人类本身的居住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方面我们得到生存,一方面我们破坏了自然,而怎样的方法可以弥补自然资本的损耗?这些问题都遵循着自然辩证法中核心思想,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
  窑洞建造和景观环境的布置不是简单的处理,而是一种与自然作用和谐共存的方式,它包含了环境处理与自然作用的方方面面。在对渭北高原地区窑洞的重新审视中,我们看到了民间的能工巧匠对窑院景观的处理进行了全面的衡量。无论是整体窑洞所采用的黄土,还是窑院的各种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布置,都体现着当地匠人对黄土地的情感。窑洞的窑脸是窑院中主要装饰部分,反映出拱形结构的特征和门窗的装饰艺术。简朴的耙纹装饰、草泥抹面、砖石砌筑窑脸,木构架的檐廊装饰都是其装饰的主要手法。护崖墙、女儿墙也是装饰的重要部位。窑洞的女儿墙是防止窑顶人畜跌落的维护结构,大多用土坯或砖砌成花墙。
  辩证观的要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看待窑洞景观的同时,为合理改造窑洞景观环境,和谐处理改造活动与自然环境提供了必要的方法。现在的窑洞已是苍老不堪,它的问题出现在于不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占地面积大、采光不足、上下水处理难题、抗震性不够都成为其结合自然发展的弊端,眼前我们不要过多地批评,而是需要设计者站出来,利用窑洞自身的优点,改善不足,造就一个新的适合时代需求的窑院。

  四、结论

  渭北地区的窑洞民居是生土建筑的典型代表。是这一地区人们生存生活的物质基础,在很长的时间里,正是因为窑洞民居的存在,使得人类文化能够在这片黄土地上沉积下来。尽管“弃窑建房”成为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标志”,但用现代建筑景观角度重新审视窑洞民居时,其生土利用、低碳化建造、生态景观环境、节约自然资本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窑洞文化是黄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作好窑洞内外环境的具体设计,做好旧窑洞的改造和保护,探索新型窑洞民居的创造,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加强政府监管则是现今最该实现的作为。无论是以前窑居的建造,还是如今对窑洞环境的改造,其过程都应遵循自然辩证法,而真正的目的在于保护那些古老而原生的家园形态,让窑洞文化得到人们更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瑞琨.自然辩证法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侯继尧.中国窑洞[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李迪华.徒步阅读世界景观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张泊.沉睡在窑洞里的文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