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态及发展周期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5-30 共5043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当前,产学研联盟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学研联盟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相互配合,在政府、中介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基于各方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意图,整合各方资源,以迎接市场挑战、抓住市场机遇、提高综合优势而组建的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正式但非合并的合作关系[1].其实质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各创新主体间通过以技术合作或人员流动为载体进行的跨场域的显隐性知识的双向流动。
  
  知识同流体一样,也可以流动,并且二者都存在流动的各种促进和阻碍因素[2],所不同的是知识为无形流体。Szulanski(1996)[3]提出知识粘性的概念,它是指组织中转移知识的难度。本文基于流体力学视角,将显隐性知识的流态类比成层紊流,并对联盟中知识流态的发展周期进行了阐述,目的是为实现联盟中知识流动的高效运转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动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综观现有文献,国内外学者对于产学研合作及知识流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Bramwell(2012)[4]等认为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研究人员流动是知识转移最常见的机制之一;Purwaningrum(2012)[5]等认为企业和学术界之间的横向联系能在集群层面上有效促进两者间的知识流动;Hewitt-Dundas(2012)[6]通过研究发现高校进行知识转移的方法由机构和组织资源决定,而不是进行知识转移的能力。国内学者张睿(2010)[7]等认为组织中知识流动是知识从处于高位势的知识源流向低位势的知识接收者的过程,并形成动态循环;梁轲(2008)[8]认为产学研合作中技术合作和专利技术转让以及人员流动是直接的知识流动,而员工的非正式交流是间接的知识流动;林莉(2009)[9]等认为知识势差和利益互补分别构成了产学研联盟中知识转移的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
  
  国内一些学者借鉴流体力学分析思想,对知识流动进行了类比分析研究。龚艳萍(2010)[10]等提出知识流体的概念,并认为知识流体具有流场效应、位势和势差效应、粘滞性、平流与湍流流态及情境制约性等属性。李顺才(2003)[11]等基于流体力学视角,从知识区位、动机水平、环境因素等三个维度提出知识流动机理的分析基本框架。本文将这种流体力学分析思想应用于产学研联盟中,以比较系统地揭示联盟中显隐性知识的流态规律,对于联盟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2.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动
  
  产学研联盟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它们之间流动的知识包括基于技术合作如专利、出版物等的显性知识和基于人员流动的隐性知识,二者构成了联盟创新的主要动力。如研究密集型高校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隐性知识和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流动具有节省创新成本、缩短创新周期、降低创新风险等优势,会增加联盟整体的知识存量,优化联盟知识结构和知识分布,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
  
  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流动就是知识从学术界的开始研发到最终在产业界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过程。高校和科研院所将研发的新知识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技术合作和人员流动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传递,并最终被企业吸收。同时,企业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将吸收到的知识反馈给高校和科研院所,以指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知识的“二次创新”.总之,高校和科研院所流向企业的知识主要是项目合作、出版物、新产品、新仪器等科技成果,而企业反馈给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以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具有高效生产力的技术知识为主。依此过程进行知识传递和知识反馈的持续循环,不断提升联盟整体知识流动的效率,并最终在产业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流动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图 1 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动基本过程
  
  三、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态分析
  
  1.流体的层流与紊流
  
  流体在流场中流动时,根据粘性的大小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流态:层流和紊流。流体粘性是指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相邻流层间产生粘滞力时流体所表现出的抵抗相对运动的性质。在层流中,流体粘性较小,流体在流场中分层流动,各流动质点互不掺混,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平滑直线运动,流体粘性对流态的影响大于扰动的惯性作用,流速的扰动会受到粘滞力的阻滞而衰减,流体流动趋向稳定有规律;在紊流中,流体粘性较大,各流层间会因相对运动产生粘滞力,各流动质点互相掺混,呈现无序的流动方式,扰动的惯性作用对流态的影响大于粘性的稳定作用,会出现波浪状的流动,易形成紊乱、不规则的涡旋流动。
  
  2.显性知识的层流流态
  
  产学研联盟中显性知识的流动主要是指产学研等各创新主体之间通过出版物、新专利、新产品、新仪器等技术合作的形式,以物为载体为彼此提供理论形态的技术或知识支持。在这种知识流动形式中,知识粘性较小,知识容易在各创新主体之间实现稳定有序流动,且流动过程中各知识流体质点互不掺混。同时,显性知识的流动易受知识粘性的影响,如对某些简易的显性知识加以复杂化专业化,其流动过程便会受阻,流动效率大大降低,即粘滞力的影响大于继续流动的惯性力,故显性知识的流动符合层流流态。
  
  3.隐性知识的紊流流态
  
  产学研联盟中隐性知识的流动主要是指产学研等各创新主体之间通过技术交流、经验分享、非正式渠道等以人员流动的形式,以此进行的为彼此提供技术或知识支持。人员流动能有效促进知识实现商品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在这种知识流动形式中,产学研等各知识流体质点互相掺混,彼此不断发生碰撞,质点流动方向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扩散性,瞬时流动速率不断变化,发生脉动现象,流动表现出无序性。同时,由于隐性知识高度个性化,粘滞的知识形成知识损耗,但隐性知识的流动不因粘性的存在而停滞,即继续流动的惯性力的影响大于粘滞力,隐性知识的流动符合紊流流态。
  
图 2 产学研联盟中显隐性知识流态关系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两种类型的知识流态在产学研联盟中互惠共存,并在联盟各创新主体中进行双向流动。层流流态的显性知识通过内化模式转化成紊流流态的隐性知识,即对显性知识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联盟成员通过学习、吸收、消化、理解,转化成自身的隐性知识。紊流流态的隐性知识通过外化模式实现显性化,即联盟成员将自身的经验、直觉和想法等转化成文字、概念和模型等容易识别理解的形式,实现层流流动。总之,产学研联盟中层流流态的显性知识和紊流流态的隐性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互惠共存,相互促进,对于联盟进行技术创新具有决定作用。
  
  四、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态的发展周期分析
  
  假设显隐性知识在产学研联盟中均匀分布,以和分别表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时刻的知识存量。产学研联盟中,显性知识存在于实物中,隐性知识主要存在于人脑中,我们可认为二者可独立存在,且二者相互促进,故我们可借鉴生物学中两个种群的相互依存模型:
  
公式0
  
  μ1、μ2表征两个种群的相互影响。由于显性知识容易实现隐性化,隐性知识显性化则较困难,我们可认为0<μ1<1,μ2=1,故构造显隐性知识的存量增长模型:
  
公式1
  
  其中r1、r2分别表示显隐性知识存量的增长率,N1、N2则分别代表的是联盟创新资源容许的单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最大存量,μ表征隐性知识对显性知识的促进作用。根据(1)式可得到四个平衡点:
  
四个平衡点公式
  
  其中P1、P2、P3为不稳定点,P4为稳定点。在P4点时,由于联盟创新资源的限制,显隐性知识存量的增长会趋向于非零的有限值,并达到平衡.
  
  令:
  
公式求解
  
  其相轨线如图所示:
  
图 3 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态生命周期相轨线图
  
  如图3所示L1=0,L2=0,将相平面(x,y≥0)划分成:
  
  四区域1四区域2
  
  四个区域。如图3所示,对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态来说,四个区域分别意味着:
  
  (1)S1:层流期。一般出现在产学研联盟的技术转让与协作模式中,此种合作模式处于联盟的初始建立阶段,其中显性知识的流动占主导地位。联盟成员将大脑中有价值的隐性知识通过外化模式,转化成容易识别理解的显性知识,导致显性知识逐渐增多,有可用价值的隐性知识逐渐减少。
  
  (2)S2:过渡期。一般出现于产学研联盟的联合开发模式中,此种合作模式处于半成熟阶段,一般以契约合作为纽带。联盟中显性知识存量继续增多,同时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合作程度逐渐加深,显隐性知识之间相互促进与转化的内化与外化作用均越来越大,导致显隐性知识存量同时增多。
  
  (3)S3:紊流期。一般出现于产学研联盟的协同一体化模式中,此种模式中人际网络最为复杂,人员流动最为频繁紧密,信任关系最为成熟,显性知识实现隐性化的内化作用最为强烈,使得隐性知识逐渐占主导地位,其专有化程度达到最高,紊流期的时间也较长。
  
  (4)S4:衰退期。此时产学研联盟显隐性知识的价值已被充分挖掘与应用,知识创造的价值低于维持该知识所投入的成本,该知识已不能满足联盟创新发展需要,导致该知识迅速被联盟遗忘或淘汰。
  
  在原有知识被联盟遗忘或淘汰后,会推动联盟从外部或内部寻求更有效率的新知识取而代之,从而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知识存量也会进入全新的增长时期,见图4和图5所示。
  
  (5)S3-S4:有限循环的紊流-衰退期。由于联盟已进入协同一体化阶段,引入的新知识会在联盟中直接进入紊流期,之后再进入衰退期,直至更新知识的引入,便会进入下一个紊流-衰退期,如此循环往复。但受到联盟创新资源和学习能力的限制,只能进行有限循环,直至最终达到稳定状态。
  
  (6)S5:稳定期。由于联盟知识存量受制于自身创新资源和学习能力有限,联盟中显隐性知识存量会达到稳定期,不再随着时间而增长。此时联盟必须拓展自身创新资源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方可不断提高联盟知识存量,促进联盟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图 4 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态发展周期示意图
图 5 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态发展周期与知识存量 关系示意图
  五、启 示
  
  (1)显隐性知识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在平衡点 P4时,[N1(1+μ)]/(1-μ)>N1,2·N2/(1-μ)>N2,表明显隐性知识的各自稳定存量会超过在没有相互作用时的各自知识存量最大值,这显示出显隐性知识的互惠共存对产学研联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由于知识粘性的存在, 隐性知识不能完全实现显性化,而显性知识则容易转化成隐性知识, 故 N2>N1, 则2·N2/(1-μ)>[N1(1+μ)]/(1-μ)。即在达到平衡点 P4时,隐性知识的存量大于显性知识,表明充分挖掘应用隐性知识作为竞争优势源泉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要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将知识粘性降至最小程度。
  
  (2)产学研联盟中知识高效流动的途径。 由上可知,应使联盟保持在协同一体化合作模式,促进联盟知识存量的不断上升,此时处于紊流期的产学研联盟最为有效和成熟, 其知识流动最为紧密和高效,基于人员流动的技术交流、经验分享、非正式渠道网络最为复杂和紧密。 此时隐性知识在产学研等知识流体质点之间进行高速碰撞,可快速激发各知识流体创造新知识[10],促进联盟创新。
  
  总之,显性知识的层流流态和隐性知识的紊流流态在产学研联盟中互惠共存,相互促进,使整体知识存量不断得到提高,联盟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加强,“1+1>2”的整体协同效应也得以体现。
  
  我们在重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同时,也要尽量延长联盟协同一体化的紊流期,促进知识流动的高效运转。

  参考文献:

  〔1〕 王雪原。我国产学研联盟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
  〔2〕 Melissa M. Appleyard,Gretchen A. Kalsow.Knowledge diffusion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J]. Journal of KnowledgeManagement,1999,3(4):288-295.
  〔3〕Gabriel Szulanski.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J].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1996,17:27–43.
  〔4〕 Allison Bramwell,Nicola Hepburn,David A. Wolfe.GrowingInnovation Ecosystems:University-Industry Knowledge Transfer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anada[R].Universityof Toronto,2012.
  〔5〕Farah Purwaningrum,Hans -Dieter Evers,Yaniasih.Knowledgeflow in the academia-industry collaboration or supply chainlinkage? Case study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 theJababeka Cluster[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52:62-71.
  〔6〕 Nola Hewitt -Dundas,Research intensity and knowledgetransfer activity in UK universities [J]. Research Policy,2012,41(2):262-275.
  〔7〕 张睿,于渤,赖胜才。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动因与类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0,29(1):143-146.
  〔8〕 梁轲,产业集群知识流动的模型构建及其过程分析[D].中南大学,2008.
  〔9〕林莉,郑旭,葛继平。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5):39-43.
  〔10〕龚艳萍,彭希,彭盾。基于流体力学的创新系统流动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118-121.
  〔11〕李 顺才 ,邹珊刚。知识流动机理的三维分析模式[J].研 究与发展管理,2003,15(2):39-43.7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