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低碳经济论文

雾霾天气背景下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22 共2612字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8%,这一现象被称为“中国奇迹”.然而,我国的高增长带有明显的高投资、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特征。当前,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成为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雾霾天气频频出现

  1.雾霾天气的状况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程度不等、持续时间不等的雾霾天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国发生了大范围的持续雾霾天气。从1月9日开始,京津冀、东北三省、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以及东部沿海部分城市,相继拉响雾霾警报。这轮雾霾天气呈现出3个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广,受影响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约6亿;二是持续时间长,1月份北京市只有5天达到二级标准;三是污染物浓度高,在开展监测的74个城市中,部分点位的小时最大值达到每立方米900微克。

  2.雾霾的成因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所谓雾霾天气是指空气中的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大,导致能见度较低的一种大气污染状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成分。雾霾天气急剧增多的根本原因是各级政府片面追求GDP的高增长,未能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出口带动增长的发展模式,高达50%的第二产业比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等,都使得我国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同时,也与大气污染防控能力薄弱、法律法规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雾霾治理与低碳经济

  1.雾霾治理

  由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主持编写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3》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消除雾霾显蓝天,可能还需要20-30年以上的时间。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例如:英国从1952年的“雾都事件”到重现蓝天用了50多年时间,特别是于1956年颁布的《清洁空气法》,明确了大气污染的防治法律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长期来看,雾霾天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剧了环境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人为活动导致的PM 增加是造成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雾霾治理,一方面需要深入推进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研发清洁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低碳工业设备等。这些都与低碳经济的理念不谋而合。

  2.低碳经济的内涵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大量使用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引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后果。在这样的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等一系列的新概念应运而生。

  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第一次提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7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APEC会议上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研发低碳能源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的主张。这表明,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其具体包括以下3个含义:

  (1)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导致,低碳经济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目的,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人类的生产活动都需要直接或间接地排放温室气体。当碳排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其危害就会超过其带来的经济效益,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减排虽然在短期内会减少产出、增加投入,但从长期来看,低碳经济是发展导向。

  (2)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发展模式是工业经济的产物,相对应的是工业文明,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开展的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变革。

  (3)低碳经济的实施,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都需要政府的介入、监管和推动。因而,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环境规制将发挥重要作用。

  3.雾霾治理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在资源环境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制约因素的时代,低碳经济是必然选择。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方式,它将需要更多技术以及制度创新。虽然发达国家比我国早一些起步,但是目前研究尚不完善,如果我们加大研发投入和力度,我国完全有可能在这一领域超越发达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

  推行低碳经济的制度困境

  制度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因为由它决定生产过程中的要素资源分配形式。低碳经济也需要特定的制度为其提供支持,制度是低碳经济得以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当前发展低碳经济还存在一些制度困境。

  1.制度供给不足

  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气候条件急剧恶化的重要原因是对环境缺乏保护,而制度供给不足是导致环境缺乏保护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导致各相关主体缺乏推行低碳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过度追求GDP的政绩考核没有改变,各级地方政府缺乏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有效支持的动力。

  2.法律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现行的环境制度大多数偏向于环境污染的治理,而在保护方面的制度不够健全,不具备足够的约束力,从而不能保证实施的有效性。二是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具体权责不明确,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最终导致政策的失效。三是现行法律没有界定人们的环境权益,群众缺乏维护自身权益的主动意识,加大了政府对企业生产污染的监管难度。

  3.非正式制度的缺失

  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的总和。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将短期的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使得环境问题更为严重,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1.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公众的减排意识发展低碳经济需要长期的规划,政府应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并保障政策的稳定性。加强对低碳经济的宣传,让各相关主体参与到节能减排中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

  2.注重研发创新,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加快研发新能源,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并且加强石油、天然气和煤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运用价格杠杆,引导节能减排调整消费税优惠政策,提高汽油、燃料等能源的差别税率;建立资源税,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低碳发展道路缩短能源、汽车等高碳产业链条,推动其上、下游产业低碳化;调整单一资源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一、第三产业,适当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等。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能源节约的政策导向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深化财税改革,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政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