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北京十所小学学生体育活动伤害情况调查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 作者:周嘉瑶
发布于:2019-12-09 共7473字
  摘  要
  
  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小学生因身体各器官机能正处在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热爱运动,但其普遍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导致其出现运动伤害的机率要远高于其他人群。运动伤害的发生不仅给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目的:本文为减少小学生运动伤害事件的发生,保障学生安全,通过对北京市十所小学的小学生体育活动基本情况以及运动伤害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导致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防范对策。

北京十所小学学生体育活动伤害情况调查
  
  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十所小学的小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基本特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调研。通过中国知网及相关网站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了解近十年我国运动伤害的相关研究现状。使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编制的“学生体力活动调查表”、“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防护调查表”对北京市十所小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并使用EXCEL和SPSS23.0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结论:
  
  1.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的基本情况:北京市小学生总体运动伤害发生率高,且不同性别、年级伤害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伤害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男生伤害发生率为 67.4%,女生伤害发生率为 62.8%。小学高年级伤害发生率高于小学低年级。
  
  2.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基本特征:学生容易发生运动伤害的体育项目排名前三的是篮球 79.7%、田径 71.7%、足球 66%。损伤常发生在跌倒动作当中。小学生发生运动伤害以急性运动损伤为主。受伤程度以轻度为主。学生易受伤害部位排名前三的是膝部 41.2%、踝部 21.4%、头部 10.5%。损伤类别以皮肤损伤(擦伤、刺伤、切伤、挫裂伤)为主。损伤易发生在秋季下午,晴天,且温度适中时损伤发生率最高。损伤发生在室外的比例高于室内。
  
  3.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处理情况:伤害发生后主要处理人员是家长和学校老师,处理场所多为现场处理。
  
  4.学校对运动伤害的管理措施基本情况: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制度缺陷;体育器材设施存在不安全因素;学校老师及学生缺乏安全知识培训;没有完善的学生体质档案储存制度。
  
  关键词:   运动伤害;体育活动;小学生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port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involved in sport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active in sports because of their vigorou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y generally lack the ability to protect themselves. The awareness of safety and prevention is weak, and the chance of sports injuries is much higher than other people. The occurrence of sports injuries not only adversely affects the physical health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ut also hinders the normal developmentof school sports work to a certain extent.
  
  Objectiv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ports injuries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studen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primary school sports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sports injuries in ten elementary schools in Beijing,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sports injuries.
  
  Methods:  Uses  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o comprehensively sort out and investigat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ports injuries in Beijing's ten primary schools.Through a large amount of literature reading through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and related websites, we can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related sports injuries in China in the past decade. The students of the ten elementary schools in Beijing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Student Physical Activity Survey Form” and the “School Sports Injury Protection Survey” prepared by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 Team. Data processing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using EXCEL and SPSS 23.0.
  
  Conclusion:
  
  1.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incidence of sports injuries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Beijing: the incidence of total sports injuries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Beijing  is  high,  and  the  incidence  of  injury  at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  i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The  incidence  of  injury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incidence of male injuri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students. The incidence of male injuries was 67.4%, and the incidence of female injuries was 62.8%. The incidence of upper-class primary school injuri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rimary school.
  
  2.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injuries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Beijing: the top three sports students who are prone to sports injuries are basketball 79.7%, trackand field 71.7%, and football 66%. Damage often occurs during a fall. Primary school sports injuries are mainly caused by acute sports injuries. The degree of injury is mainlymild. The top three students' vulnerable parts are 41.2% of the knee, 21.4% of the ankle, and 10.5% of the head. The injury category is mainly skin damage (scratch, stab, cut,laceration). The damage is likely to occur in the autumn afternoon, sunny days, and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injury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moderate.  The  proportion  of damage occurring outdoors is higher than indoors.
  
  3.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school sports injuries in Beijing: the main processing personnel after the injury occurred are parents and school teachers, and the treatmentsites are mostly on-site.
  
  4. The basic situation of school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sports injuries: system defects in safety management; unsafe factors in sports equipment facilities; lack of safety  knowledge training  for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lack  of  perfect  student physical file storage system.
  
  Key Words:   Sports injury; Physical activity; Primary school student  。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

  
  在我国大力推行“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与此同时各级各类学校伤害事故也日益增多,给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者敲响了警钟[1]。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学生更多的重视。由于学校体育事故的频发性,经常给学生和家长造成各种负担以及损失,导致学校以及相关的教育部门产生各种困惑和不安,不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美国,运动伤害是威胁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由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美元以上[2]。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报告显示低龄儿童发生烧伤、溺水、中毒等意外伤害的机率较高;而青少年、大龄儿童发生运动伤害的机率较高[3]。运动伤害一旦发生,对于学校、学生、家长来说都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不良影响,不仅会给学生生理及心理上造成痛苦和负担,甚至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市非常有必要的。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减少小学生运动伤害事件的发生,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健康。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小学生进行开放式调查,了解北京市小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体育运动伤害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分析出现运动伤害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防范运动伤害。同时也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另外可作为学校开展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育运动、减少运动伤害的依据。
  
  1.2.2 选题意义 。
  
  本文通过定义了解伤害、运动伤害等概念,以北京市小学生为例深入分析预防小学生运动伤害的方法。根据伤害发生的原因,分析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北京市小学开设运动伤害防护及其相关的培训课程学习提供参考,丰富理论研究体系。为合理划分小学生运动伤害防护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防范运动伤害的能力、推广防护运动伤害的技能与方法。本研究立足北京市小学体育工作,深入分析了发生运动伤害的原因及其主要分类、特点等。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客观的看待体育运动伤害,从而针对问题的发生科学改革体育教学,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运动风险,减少体育运动伤害的发生。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教育部(2015)颁布的《办法》进一步就学校体育运动,明确了各方风险管理责任,号召广大教师积极响应要求,推进各项体育运动[4]。2017 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全民健身手册》规范全民健身运动,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进一步解决国家运动安全问题[5]。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是运动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运动伤害已经变成危害学生健康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不容忽视[6]。
  
  体育运动是增进健康,提高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的方法之一。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的年龄,运动是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们也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对危险的认识和应变能力较差,易造成运动伤害。运动伤害不仅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且伤害严重时还威胁健康和安全,是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 1~18 岁儿童的首要死因[7]。学生出现运动伤害后,首先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巨大的痛苦,影响其学业发展,另外也会给家庭、学校带来较大压力[8]。近年来频频发生由于学校未做好保护措施或者体育教师的过失等原因而造成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出现重大伤亡事故,甚至出现死亡的情况[9]。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运动伤害严重影响到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成为学校体育正常开展的绊脚石[10]。如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或者在出现运动伤害后妥善处理,都可有效降低运动危害[11]。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伤害的概念 。

  
  1980 年 Haddon 定义伤害:“由于身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超出本身身体的承受程度而造成的损伤或创伤。”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12]。伤害事故是指运动中出现的较大的、给人带来巨大精神和经济伤害。伤残或伤亡事故是指使人致残或死亡的重大伤害事故[13]。目前,我国对于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认识十分有限,涉及这一概念的文件数量非常之少[14]。
  
  为加强我国对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教育部于 2002 年出台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办法》中明确指出,学校范围内发生的任何对学生人身造成伤害的事故均属于学生伤害事故。它还指出了以下几点重要内容:首先,受到损害的主体必须是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其次,发生事故的地点必须处于学校的范围之内;第三、受害的对象,即在校学生;第四,对学生造成了擦伤、骨折、猝死等伤害[15]。《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中将学生在参与学校的体育运动时导致人身受到损害的事故定义为学生伤害事故[16]。
  
  此外,教育部(2015)出台的《办法》重新定义了体育运动伤害:学生在学校内参与运动项目时导致其人身受到损害的事故即为学生伤害事故[4]。此外,部分专家学者也就学生伤害事故的定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大多数学者认为,事故本身一般发生在生产、工作等活动中,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并会对当事人造成一定的损害[17]。
  
  王声溥将伤害界定为对人的正常行为造成阻碍的,需要进行及时医治的身体损伤。在他看来,伤害是因为运动方式和行为不当导致的,身体在进行运动时必须承担一定数量的物质转换,当行为过于激烈时,身体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事实上,国内外至今在伤害一词解释上达成一致的观点。以研究的目的为依据,从三个范畴对伤害进行定义,可分为:因伤害事故而致死、因伤害事故而导致在一定时期内无法进行正常活动、休工、休学等[18]。
  
  2.1.2 运动伤害的概念 。
  

  对于运动伤害的界定,教育部印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将学校运动伤害定义为:“依靠国家或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的中小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组织实施的校内外体育教学教育竞赛活动过程中,以及在学校对体育场馆和其他体育设施负有管理责任期间内因故意、过失或意外引发的在校学生人身损害的事故[19]。
  
  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是指体育运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身体损伤后果的事故。学校体育运动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或组织参与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体育比赛,以及学生在学校负有责任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自主开展的体育活动[20]。运动伤害是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造成的躯体损伤,它的损伤部位与其运动的项目特点密切相联[21]。依据王声涌提出的伤害诊断标准:(1)受害人所受的伤害由医院进行诊断和确认;(2)教师或者医生临时处理受害人的伤害部位;(3)因伤休学 0.5d以上者[22]。运动伤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运动伤害包括一切使人体生理和心理受到伤害的损伤;而从狭义角度来看,运动伤害更加强调人体受到的生理方面的损伤[23]。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将其发生范围界定在校内体育场等活动场所,其定义为学生在校内参与体育活动或者学生组织自发进行的户外体育竞赛时人身受到损害的事故[24]。毛振明等人认为:学生在学校的体育课、户外运动及体育竞赛中受到的人身损害即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25]。
  
  2.1.3 运动防护的概念 。
  
  运动防护在国内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运动防护尚未熟知,所以目前对于运动防护的研究相对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台湾地区对于运动防护较为重视,最早设立了运动伤害防护师资格考试,学校、职业运动队等组织均配有专门负责伤害防护的工作人员[26]。
  
  台湾地区以美国运动防护专业的发展为参考,将运动防护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定位为伤害的预防、认知与评估、紧急处理和康复[27]。目前,我国对于运动伤害防护的研究并不深入,尤其是对学校等教育组织的运动伤害防护方面。
  
  运动防护(Athletic Training / Therapy)是针对运动伤害所提出来的,其防护方法主要来源于运动防护师及医生等对受伤患者和伤害过程的研究和实践。这一概念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损伤、功能受限与失能、急性或慢性医疗问题的预防、诊断和干预。总的来说,运动防护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对运动、医学等多个方面都进行深入学习,才能真正实现对运动伤害的专业防护和处理[28]。
  
  运动防护的主要内容是辅助运动者参与体能训练,以便达到更好的运动表现[29]。运动防护师是在训练及比赛过程中为运动参与者提供损伤预防、协助诊断、干预治疗及伤后康复的运动医疗保健专业人士[30]。
  
  运动防护(Athletic Training/Athletic Therapy)的起源能够一直追溯到古罗马时期。这一时期的运动防护是为了让运动者拥有出更好的运动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运动防护在 20 世纪 30 年代正式出现,在历经 60 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然而,这一体系在我国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2014 年,我国相关部门正式将运动防护师设立为一种职业,自此,运动防护师也如同裁判员一般需要经过考核获取资格认证证书。运动防护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运动伤害防护体系的完善输送理论型人才;培养学生预防运动伤害、急救、康复训练指导、按摩等多项能力,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输入辅助型人才。该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遍布运动队、俱乐部、学校等需要专业运动防护和体能训练人才的单位[29]。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关于运动伤害致因的研究
  2.2.2 关于运动伤害的归责研究
  2.2.3 关于运动伤害的预防对策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2.4 文献综述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技术路线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3.3.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4.1 北京市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

  4.1.1 北京市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性别分布情况
  4.1.2 北京市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分布情况
  4.1.3 北京市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分布情况
  4.1.4 北京市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4.2 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基本情况
  4.2.1 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的基本情况
  4.2.2 不同性别学生伤害发生对比
  4.2.3 不同年级学生伤害发生对比
  4.2.4 不同地域学生伤害发生对比
  4.2.5 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项目特点
  4.2.6 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机制
  4.2.7 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性质、程度及受伤部位
  4.2.8 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的类别
  4.2.9 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时空特点
  4.2.10 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场地材质
  4.2.11 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
  4.2.12 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处理情况
  
  4.3 体育活动、体质成绩与受伤次数的相关分析
  
  4.4 学校部门相关管理措施政策
  
  4.5 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对策

  4.5.1 学校层面
  4.5.2 教师层面
  4.5.3 学生层面

  5 研究结论

  5.1.1 北京市小学生总体运动伤害发生率高,且不同性别、年级伤害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伤害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小学高年级伤害发生率高于小学低年级。

  5.1.2 学生容易发生运动伤害的体育项目排名前三的是篮球、田径、足球。运动伤害以急性运动损伤为主。受伤程度以轻度为主。学生易受伤害部位排名前三的是膝部、踝部、头部。损伤类别以皮肤损伤为主。秋季下午,晴天温度适中时损伤发生率最高。

  5.1.3  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后主要处理人员是家长和学校老师,处理方式以损伤现场立即处理为主。

  5.1.4 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制度缺陷;体育器材设施存在不安全因素;学校老师及学生缺乏安全知识培训;没有完善的学生体质档案储存制度。

  5.1.4 学校应重视运动安全措施管理,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规范体育安全规章制度;提高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运动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重视体育安全工作,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5.1.5 教师应提高组织教学能力,合理安排课堂密度及运动负荷;做好全面的安全排查工作;完善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合理安排体育准备活动。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原文出处:周嘉瑶. 2017年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伤害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 201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