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及开发保护(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23 共949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昆都仑森林公园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
【第2部分】昆都仑森林景观资源评价与合理利用分析概述
【第3部分】 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及开发保护
【第4部分】昆都仑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
【第5部分】昆都仑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
【第6部分】昆都仑森林公园资源开发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4.2.1 因子描述法(Descriptive Inventories)

  因子描述法,又称调查分析法,应用比较广泛。是通过对景观的各种特征或成分的评价获得景观整体的美景度值。其前提是:景观的优美程度与各景观要素相关联,即通过评价景观区域内所有与景观有关的要素,来确定景观价值。一般先将风景区划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等,在其下再行分级,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最后汇总获得风景区整体的景观质量。1itton 等人将构景要素分为线形(1ine)、质地(Texture)、对比(Contrast)和色彩(Co1or)4 种,从而使因子描述法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和可操作性[27].因子描述法的主要优点是:(1)可以对很大尺度的景观做出评价;(2)可在不同景观间进行比较;(3)综合风景区整体的质量评价,可以了解该地区资源状况及开发前景,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但这种方法缺乏量化标准,受人的主观影响大。该法的难点在于难于直接将各种景观特征与美景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也即很难建立起一种特征与美景度之间的关系模型[28].

  2.4.2.2 调查问卷法(Surveys and Questionnaires)

  调查问卷法,又称民意测验法。它实际上是一种试验心理学方法,即通过向游人提问统计汇总结果以评价某一景观区域的风景。问卷调查可以在景观现场,也可以在室内进行,提问的方式可以是现场口头上的或者表格式的,也可以采取信件传递。这种方法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即人们对景观的欣赏程度与景观的优美程度相关系。调查者需要事先设计好调查问卷,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对问卷调查表的统计、分析,完成某一区域内的景观质量评价[29].例如威斯特在考察游人对景观的感受时,他对游客的提问是:“您对这个风景区的感受如何?您最喜欢这个景区的哪个景点?”在考察风景区的质量与游人密度之间的关系时,他对游人这样提问:“看到其他人在风景区中,您是否觉得有些扫兴?”游人可以在“完全没有影响”、“有点”、“非常有影响”和“不知道”四个备选答案中进行选择[30].

  该法的主要优点:操作简便,只需要制作一套调查问卷,而不需要进行艰苦复杂地野外调查和图片处理。该法的明显缺陷:①同一内容不同问法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回答,所以如何措词很关键,既要符合公认的标准,又要尽可能通俗易懂,而有时二者很难协调。②人们在回答问题时所做出的选择与面对实体或图片时所做出的选择有时相互矛盾。如在回答时人们普遍偏爱自然景观,但当同一批人对没有标识过的实际风景进行评价时却又常常偏爱强度经营过的区域。③不能保证所有被调查者始终专心、准确、完整地回答问题或填写问卷,而且问卷的回收有一定困难[31].

  2.4.2.3 审美态度测定法(Perceptua1 preference assessment)

  审美态度测定法是由心理物理学方法衍生出来的,是将景观与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映的关系,通过用具有审美特征的环境刺激物与观赏者产生反映,然后测量公众对景观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景观质量的量化表,依此建立数学模型。这种方法建立森林景观评价模型包括 3 部分内容:(1)测定公众的审美态度,即获得美景度(Scenicbeauty)量值;(2)将森林景观进行要素分解并测定各要素量值;(3)建立美景度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例如 Arthur(1997)从自然因子、设计因子和测树指标三个方面对林分的景观价值进行研究,其中选用了观察者的相对位置、视距、光线强度、光线方向、云层情况、林冠大小、林冠面变化等 20 个指标来反映林外景观质量(这些指标的分级工作由专家完成)。经回归分析,筛选出了对美景度影响较大的 7 个指标,即:林冠大小、景观元素之间的对比、云层情况、林冠面变化、琐碎景观存在情况、光线方向和视觉清晰程度,其中大的树冠、对比强烈的景观元素构成、丰富的云彩和多变的林冠面有利于提高美景度,而琐碎景观的存在,高的视觉清晰度和逆光使美景度降低[32].

  审美态度测定法是各种景观评价方法中最严格,可靠性最好的一种方法。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众参与评判,不再仅仅依靠少数专家,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出被评价的森林景观的美学价值,从而更直接地指导风景林的建设实践。第二,森林景观的物理特征能够客观或比较客观地加以测定,这样就避免了大量运用诸如多样性、奇特性、统一性等形式美原则或其它生态学原则所带来的不便[33].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缺点(1)采用的方法技术本身的不足和不成熟影响到森林风景研究的深入;(2)由于自然风景的研究比较复杂,限于研究条件和水平,在建模过程中附加了一些限制条件,从而导致研究及液压用的局限性;(3)由于对森林风美联社构成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预测因子选择不当,从而产生了不合逻辑,与实情相悖,因子抵消等问题。

  由于对公共审美态度的测量手段不同,审美态度测定法先后出现了不同的应用版本,主要包括:

  (1)Shafer 等人将各景观得分值直接相加求得美景度值(Shaferet a1.,1969),后来的重复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可靠性(Shafe and Tooby,1973)[34].但这种方法有明显缺点,如它所建立模型的因变量(Yi)只是一个序数值,另外,由于其中采用的一些自变量显得不合逻辑(如各种水体面积×中间植被面积),致使其模型缺乏直观的解释性。尽管如此,Shafer 等人的工作是开创性的,它为以后研究各种景观元素对美景度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2)Brush 和 Briggs 等人简单地用某森林景观各得分值的平均数作为美景度量值(Brush,1979; Briggs,1980)。这时的因变量实际还是一个序数值,另外,正如 Brush 得出的结论那样,不同森林经营者在评判中有明显的区别,有的标准很高,他们觉得所有供试景观都达不到“很有吸引力”的水平;而有些人的标准很低,在他们看来所有供试景观都达到了“有吸引力”和“很有吸引力”的水平,而简单的平均数法无法消除由这种标准差异带来的影响[35].

  (3)Danie1 和 Boster 提出了美景度评判法(Danie1 and Boster, 1976)(Scenic BeautyEstimation Method, 简称 SBE)。他们认为评判结果是观察者对景观的知觉和判断标准两者综合作用的产物,所以需要对评判值进行标准化。他们又指出,采用传统的标准化方法( )存在缺陷,主要是使个体间的真正的评判差异变得模糊,且又不能区别景观内和景观间的得分差异。经过一系列数据处理,他们将各景观得分值转换成SBE 值,通过分析后认为 SBE 值是不受评判标准和得分制影响的理想的美景度代表值[36].

  (4)Buhyoff 等人提出了比较评判法(Buhyoff and 1euschner,1978; Buhyoffeta1.,1980)(1aw of Comparative Judgement,简称 1CJ)。该方法在 Thurstone(1959)比较评判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与 SBE 最基本的区别是:SBE 不经过风景之间的比较,而 1CJ以风景之间比较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比较方法,1CJ 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所有景观作两两比较,即对于 n 个景观要作[n(n-1)]/2 次比较,称为成对比较法(Fu11 PairComparison)(Buhyoff and 1euschner,1978)[37].另一种是将所有景观经比较后按美景度高低排成序列,称为等级法(Rank Order Method)(Buhyoffet a1.,1980)。

  其中有两种是公认比较成熟的景观评价方法,一类是 SBE 法,它以归类评判法为依据,评判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每个景观(照片)进行评分,评判过程中,各个景观之间不需要进行比较;另一类是 1CJ 法,它以比较评判法为依据,评判者通过对比一组景观(照片),得到美景度量表。众多资料分析显示,1CJ 法受到供试景观数量的限制,最多不应该超过 15 种,否则观察者容易产生疲劳,并因而影响判别值的可靠性;而 SBE法则可以接受更大的景观样本,而且 SBE 值不会受到评判标准和得分制的影响,所以目前国内外对后者的应用较多[3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