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的高危人群,据文献报道卒中患者尤其是缺血性卒中患者 DVT 发生率 22% ~ 75%。临床上 90% 的肺栓塞是由下肢 DVT 引起的。因此,预防卒中后 DVT,对降低卒中的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010 - 03—2013 - 05,我们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联合按摩对 79 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护理,预防下肢 DVT,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诊断标准
缺血性卒中诊断标准参照《心脑血管病防治与康复新理论新技术》。DVT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血管外科学及护理学》。①患侧肢体明显肿胀,周径比健侧大 3 cm,浅表静脉发生扩张; ②患侧肢体有疼痛感;③多普勒检查: 股总、股深、股浅、腘静脉内径变宽,血管中血流充盈不足。
1. 2 纳入标准
①确诊为急性缺血性卒中; ②除外心源性卒中、器质性心脏病、精神意识障碍; ③肌力≤3 级; ④无 DVT 临床症状及体征,B 超检查无 DVT; ⑤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能对本疾病有一定了解且依从性较好; ⑥下肢无伤口、破溃、感染等足浴禁忌证者。
1. 3 一般资料
本组 79 例均为我院脑病科住院患者,男53 例,女 26 例; 年龄 52 ~ 73 岁,平均( 68. 5 ± 2. 0) 岁; 病程 1 ~6 d,平均( 3. 2 ±0. 2) d; 入院肌力3 级 36 例,< 2级 43 例。
1. 4 治疗方法
治宜通阳活血通络。中药足浴药物组成: 丹参30 g,川芎20 g,鸡血藤30 g,桂枝20 g,桑枝20 g,红花 20 g,木瓜 20 g,炮附子 30 g,川乌头 10 g,赤芍药30 g,伸筋草 30 g,透骨草 20 g,甘草 10 g。上药加水适量,浸泡 60 min,文火煎煮 30 min,取汁 1 000 mL 保存备用。
足浴过程中按摩足底及小腿,足踝部进行被动活动,足浴时间为 20 ~30 min,至全身微汗为佳。足浴完毕用浴巾包裹双足及下肢,擦干皮肤进行按摩治疗。足浴治疗每日 2次,可将用后的药液妥善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药液可重复使用 1 ~2 次) 。
1. 5 护理干预
1. 5. 1 一般护理 ①做好心理护理。卒中患者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恐惧、抑郁或烦躁、易怒等情绪,要主动关心患者,给予安慰,消除不良情绪。②做好宣教及健康教育。讲解 DVT 形成的病因、危险因素、常见症状及不良后果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劝告患者戒烟酒,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方法,告知早期活动对预防DVT 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③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室温保持在 22 ~ 25 ℃,湿度50% ~ 60% ,做好基础护理。④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经常变换体位,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做好肢体保暖。避免从瘫痪下肢行静脉穿刺和输液,减少 DVT 的发生。除避免在下肢静脉进行穿刺等侵入性的治疗外,更不宜加压输液、挤压输液管或输入对血管壁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损伤静脉内膜而诱发 DVT 的发生。⑤给予患者低盐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禁食肥甘厚腻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预防泌尿系感染,避免因腹压增加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对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的患者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监测血凝及血常规等。
1. 5. 2 足浴护理
1. 5. 2. 1 足浴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宣教,使患者了解中药足浴的功效、方法,了解中药足浴安全、无毒副作用及操作简便的优点,以取得配合。测量生命体征,对患者病情及双下肢进行评估,协助患者排空大小便,备好浴巾或大毛巾等,做好准备工作。
1. 5. 2. 2 检查足浴盆是否完好,将备用的中药药液倒入罩有一次性浴膜的足浴器中,加水适量,深度以没小腿1/3为宜,然后通电开机,将温度控制在 38 ℃,当药液温度适宜后,根据患者情况,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将患者双足轻轻放于足浴器中,温度可逐渐上调,以患者无不适为宜,但不可超过 42 ℃,以防水温过高烫伤皮肤。足浴开始时可将药浴膜覆盖于双下肢,从而达到药液蒸气熏蒸效果,足浴时要做好水面以上腿部的保暖。
1. 5. 2. 3 严格消毒隔离,每位患者进行足浴时都要使用一次性浴膜。护理人员为患者足浴按摩时要修剪指甲并洗手戴手套。患者有出血倾向和月经期应停止足浴,有皮疹、破溃、感染者禁止足浴。
1. 5. 2. 4 有或怀疑 DVT 形成时禁止足浴及按摩。饭前、饭后 30 min 不宜足浴。为患者做足浴治疗时,护理人员不要离开,以保证患者安全。若患者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皮疹、水疱等变态反应症状和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止足浴,足浴过程中应加强病情观察,注意患者神志、面色、出汗等情况,如出现心悸不适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足浴,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做好相应的处理。
1. 5. 3 按摩护理 每日对患侧肢体进行肢体被动活动、按摩 2 次,分别在早晚足浴后。①沿回心方向按摩自下而上,以涌泉、太冲、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等穴位为主; ②按摩比目鱼肌及腓肠肌,对腓肠肌进行自下而上有节律的挤压,挤压与放开 1 ∶ 1交替进行,时间约为 1 s; ③被动伸屈踝关节,护士左手固定患者踝部,右手握住前足做踝关节屈伸运动,足内外翻运动和由屈、内翻、伸、外翻合成的“环转”运动,屈伸运动、足内外翻运动 30 ~35 次/min,“环转”运动 10 ~ 15 次/min; ④在强度及部位上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被动运动从远端开始,手法要轻柔,以患者耐受为度,尽量达到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禁用暴力,在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进行健侧肢体的主动活动,用健侧上肢进行患侧肢体的被动肢体活动,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⑤教会家属足浴、按摩,协助患者进行主动、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以备出院后的康复锻炼。
1. 6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肢体疼痛、腓肠肌压痛情况,下肢有无肿胀,皮肤是否淤血、青紫,皮温是否降低,尤其是每日定时对患肢大腿固定位置的周径进行测量并记录,一般在髌骨上 10 ~15 cm。患者出现双下肢肿胀,表浅静脉怒张,直腿伸踝试验( Homans 征) 阳性等 DVT 特有的症状和体征即诊断为症状性 DVT,立即报告医生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当上述情况是阴性,也不代表患者不存在 DVT风险,因此及时复查彩超具有重要意义。无症状者入院后1 周常规行彩超检查,可疑 DVT 患者应及时行超声检查。
高度可疑者,如阴性应每日复查。
2 结 果
对本组 79 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 4 周的随访,无 1例发生 DVT。
3 讨 论
19 世纪中期,Rudolf Virchow 提出 DVT 的三大因素: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卒中患者高血液黏滞度、偏瘫、卧床均可导致血流缓慢、血液淤滞,卧床造成的血液淤滞可导致凝血因子的堆积,一方面激活凝血系统,并在自身催化下进一步加重高凝状态; 另一方面血液淤滞导致静脉扩张,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而导致 DVT 的发生。中医学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卒中属气虚血瘀、血瘀气滞,因而易发生 DVT。中药足浴通过皮肤、腧穴等直接吸收药物发挥作用。
中药足浴方中丹参、川芎、鸡血藤、桂枝、桑枝、木瓜、炮附子、川乌头、赤芍药、透骨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补肝益肾; 伸筋草、红花活血祛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伸筋草、红花改善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足浴能够增加皮肤温度,扩张足部血管,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从而预防血栓的发生。穴位按摩及足踝的主动及被动运动均可增加股静脉血流的峰速度和平均速度,踝关节的被动“环转”运动可使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增加 31. 3%,能够改善下肢静脉回流,避免血流滞缓,降低血栓的发生率。中药足浴联合按摩预防缺血性卒中后下肢 DVT 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崔元孝. 心脑血管病防治与康复新理论新技术[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323 -325.
[2] 魏桂菊,曾妙弟,魏秋玲,等.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 中华全科医学,2013,11( 6) : 976 -977.
[3] 董国祥. 实用血管外科学及护理学[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200 -206.
[4] 朱青峰,王国芳.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 11) : 15 -17.
[5] 白瑞莉,海星,徐丽红. 脑卒中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 24) : 93 -94.
[6] 张燕华,罗玉容. 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208 例[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 3) :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