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护理论文

中医情志调欲法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作用效果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18 共4562字
论文摘要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senile prirutus,SP)是老年人皮肤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是老年人皮肤方面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

  搔抓引起的疼痛、抓痕、感染、血痂等继发性皮损,致患者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使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社会角色及自我形象的改变,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极易产生烦躁、焦虑、抑郁、自卑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久治不愈的瘙痒最严重的是引起患者习惯性搔抓行为的产生,搔抓行为和负性情绪又可诱发和加重瘙痒,形成“瘙痒-搔抓”恶性循环。因此,对搔抓行为和负性情绪的控制尤为重要。目前现代医学报道,心理干预是对行为和情绪控制有效的方式。中医心理学中也有对此的研究,但现有文献未见对SP的报道。因此,本研究采取中医心理学经典的情志调欲法,将其应用于SP患者研究中,通过对SP患者搔抓行为和负性情绪的控制,从而探讨其改善SP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为临床将中医情志调欲法纳入SP患者护理常规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3-10—2014-03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确诊的60例SP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SP诊断标准,年龄≥60岁。②符合中医血虚风燥型SP诊断标准。③符合习惯性搔抓行为表现。④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因糖尿病、肝胆疾病、恶性肿瘤、肾脏疾病、血液病等原发性疾病引起的症状性皮肤瘙痒。②药源性皮肤瘙痒。③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肺和造血系统疾病。④认知功能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随访12周,中途因各种原因脱落5例,最终确定为试验组27例,对照组28例。试验组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71.63±5.43)岁;学历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及以上10例;病程(4.27±1.66) 个月。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69.43±5.53)岁;学历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及以上11例;病程(4.33±1.58)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案 基础治疗:①内服中药。所有患者由皮肤科医生给予中药治疗,处方为当归饮子汤。当归15 g,川芎15 g,防风15 g,生地15 g,白芍15 g,黄芪20 g,首乌藤15 g,刺蒺藜15 g,地肤子15 g,荆芥10 g,甘草6 g,薄荷6 g。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温服。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②外用药。采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自制止痒洗剂,瘙痒时涂擦患处。

  1.2.1.1 试验组 采用中医情志调欲方案,以集中讲座和一对一指导的形式进行4周,1次/周,60~90 min/次。具体内容如下:①第1周认知调欲。向患者集中讲解SP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以及习惯性搔抓行为在“瘙痒-搔抓”循环中所起作用,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一对一了解患者的病情,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求患者每日填写自我监控卡,内容包括瘙痒发作时间、程度、部位等。②第2周欲求评估。根据上一周自我监控结果,研究者总结每位患者瘙痒最常发作的时间,程度、部位等;研究者评估患者瘙痒发作有无诱因及其应对方式,并尽量避免诱因;教会患者识别习惯性搔抓行为的前兆,如手指蜷缩、手臂移向患处。③第3周调和情志。鼓励患者建立情绪管理日记,增强患者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和管理能力;指导患者每日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放松全身肌肉,缓解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多种不适;鼓励患者根据个人爱好进行适当活动,如钓鱼、种花、运动等,转移注意力,从而减轻心理压力。④第4周正反兼治。针对患者欲求的不同情况,辨证施治。

  正治法:逆患者欲求,设计一种与搔抓行为相反的对抗行为进行竞争抑制,如手在腰间攥拳、握笔;反治法:顺从患者欲求,采用手拍打或揉按的方式替代搔抓行为,以减少对皮肤的搔抓。

  1.2.1.2 对照组 采用常规心理干预方式,以集中讲座的形式进行4周,1次/周,45~60 min/次。具体内容如下:①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如SP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及情绪变化,给予开导劝解,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心态。③鼓励患者参加娱乐活动,如下棋、听音乐、看书等,转移注意力,以减少对瘙痒的关注。

  1.2.2 评价指标和工具 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4、8、12周采用老年人负性情绪量表评价SP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采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

  1.2.2.1 老年人负性情绪量表 由刘萃侠、肖健于2013年编制,用于测量中国老年人的负性情绪。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按Liket 5级评分制,根据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从未有、很少有、有时有、经常有、总是有,分别以1、2、3、4、5分表示。总分为2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负性情绪越多。

  文献报道,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7,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2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由Zung于1971年编制,用于量化分析受试者焦虑状态的严重程度。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按Liket 4级评分制,根据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很少有、有时有、经常有、总是有,分别以1、2、3、4分表示。将20个条目分数相加得出总分,再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据文献报道,SAS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2.3 抑 郁 自 评 量 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由Zung于1965年编制,用于量化分析受试者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按Liket 4级评分制,根据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很少有、有时有、经常有、总是有,分别以1、2、3、4分表示。将20个条目分数相加得出总分,再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据文献报道,SDS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描述采用(x±s);统计推断采用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SAS、SDS得分比较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1)。【表1】

论文摘要

  
  3 讨论

  3.1 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负性情绪的认识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快速发展,S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瘙痒是SP最常见的症状,瘙痒发作时,人体的本能反应是进行搔抓,通过搔抓可暂时缓解瘙痒症状。但诸多研究表明,频繁重复的搔抓逐渐演变成无意识的习惯性搔抓行为,可刺激炎症细胞释放瘙痒介质及皮损所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这些因素反过来又可诱发和加重瘙痒,形成“瘙痒-搔抓”循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SP病程长,反复发作,瘙痒症状长期伴随,易产生一系列情绪变化,其中最常见的负性情绪是焦虑和抑郁。

  国外有研究报道,这些负性情绪能够增加患者对瘙痒的感知,是导致“瘙痒-搔抓”恶性循环的一个主要诱因。

  负性情绪是一种心情低落而后陷于不愉快激活境况的基本主观体验,包括焦虑、抑郁、愤怒和紧张等。若个体长期存在负性情绪,无法对其作出调整,这些负性情绪就会反作用于机体,阻碍个体的认知活动,并引发一系列身心问题乃至极端行为。因此,研究和探讨改善SP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SP属于中医“痒风”的范畴,以血虚风燥型多见。中医学十分重视心理治疗在心身疾病中的作用,自古就有“治病先治心”、“善医者先治其心,而后医其身”之垂训,通过心理干预减少负性情绪的刺激量,改变情志的刺激方向,促进刺激内容的重新组合。中医情志调欲法就是在情志理论指导下,以调控欲求为目的,以患者欲求为心理操作对象,利用欲求对情志的作用规律,通过认知和行为调欲,从而促进疾病康复的心理干预方法。“情志”概括了情绪和认知治疗的形式和内容,“欲求”即是人的带有明显意向性的行为反应。因此,本研究从搔抓行为和负性情绪的角度入手,以中医情志调欲法为干预手段,通过情志调欲控制搔抓行为和负性情绪,打破“瘙痒-搔抓”循环,以期达到改善SP患者负性情绪的目的。

  3.2 中医情志调欲法可有效改善SP患者的负性情绪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SAS得分分别为(71.42±6.18)分、(71.31±6.29)分,70分及以上为重度,表明SP患者焦虑程度较重;干预后试验组不同时期负性情绪、SAS、SDS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情志调欲法能有效改善SP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其焦虑、抑郁程度,且效果优于常规心理护理干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后一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P<0.05),说明随时间的推移,效果更佳。

  由于SP治疗时间长且缠绵难愈,患者常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均会加重瘙痒的感受。患者的焦虑感来自多方面,如对疾病久治不愈的担心,治疗的恐惧、焦虑等,而长期的心理痛苦、疾病带来的痛苦、焦虑等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发展为抑郁,并可导致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降低免疫力,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较多,且程度较为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采用中医情志调欲法,改变SP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使患者更多地采用积极行为,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与放松训练方法,减轻负性情绪反应,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目前文献报道:李永锐等证明采用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可逐步减轻SP患者的焦虑心理,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改变错误的生活习惯,加强对皮肤的防护,提高了患者的生活乐趣,使其进入躯体与心理康复的良性循环。Koo JY等研究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对皮肤病患者进行心理因素分析,并在防治工作中采用相应的措施,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亦印证了这点。但运用中医情志调欲干预SP患者负性情绪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结果可推广于临床SP患者护理常规。

  4 小结

  本研究表明,中医情志调欲法能有效改善SP患者的焦虑、抑郁、烦躁等负性情绪,患者配合治疗行为得到体现,患者依从性增加,促进患者康复及医患关系协调,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中医情志调欲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本研究结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只选择了一家医院的患者、样本量相对较小而且干预时间较短、未进行远 期 随 访 等 因 条 件 限 制 未 能 进 一 步 深 入 研 究 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 法 琦 ,司 良 毅 . 老 年 医 学 [M]. 北 京 :科 学 出 版 社 ,2008:402-405.
  [2] 吕 雅 琳 ,吴 侃 ,曾 学 思 . 搔 抓 诱 发 或 加 重 特 应 性 皮 炎 的机制[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38(3):166-168.
  [3] Chida Y1,Steptoe A,Hirakawa N,et al.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atopic dermatitis [J].Int Arch Aller-gy Immunol,2007,144(1):1-9.
  [4]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 社 ,2008:135.
  [5] 郑 筱 萸 . 中 药 新 药 临 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试 行 ) [M]. 北 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0-299.
  [6] Teng EJ1,Woods DW,Twohig MP.Habit reversal as a treat-ment for chronic skin picking:a pilot investigation [J].Behav-ior Modification,2006,30(4):411-422.
  [7] 张 慧 ,周 郁 秋 ,谢 潇 冰 ,等 . 癌 症 患 者 康 复 期 心 理 行 为干 预 模 式 及 效 果 研 究 [J]. 中 华 护 理 杂 志 ,2009,44 (8):68l-68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