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西医结合论文

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的建设意义研究(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03 共4596字

  3.1 中西医融合健康体检。

  中医体检包括中医体质辨识、经络辨识、证候辨识等,西医体检包括健康风险筛查、物理化学检查和心理学检测。中西医融合健康体检既重视客观指标,又重视主观感受,更能全面反映健者的健康状态和潜在的健康风险隐患,以及发现早期疾病,有效地将中西医体检早期预防疾病和发现疾病的优势对接融合。

  3.2 中西医融合健康风险评估。

  西医根据性别、年龄、家族史、既往史、饮食运动习惯、烟酒史、婚育史、体质指数、理化检查等,确定心脑血管疾病中高危人群、糖尿病中高危人群、恶性肿瘤中高危人群等。中医则根据体质平和与偏颇、经络通畅与否,以及证候反映的病位、病性、归经等,从中医独有的识别体系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中西医融合健康风险评估对提早干预时机、丰富干预手段及早期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3.3 中西医融合健康教育。

  养生保健层面是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的最重要一环,进行中西医融合健康教育是发挥健者为主体的关键。首先要进行健康理念的教育,提高健者健康素养,如“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运动”“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等,这些理念将医学与个人融合在一起,贯穿始终。其次是养生保健方法,对健者必须引领指导,在健康体检和健康风险评估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西医健康四大基石是平衡饮食、心态平和、适度运动和戒烟限酒,中医健康四大基石是饮食、运动、情志及起居。在饮食方面,西医讲求食物营养成分,有“膳食宝塔”作指南;中医讲求食物寒热温凉及酸苦甘辛咸四气五味,有“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作指导。

  两者都主张丰富多样均衡,做到“食饮有节”.在情志方面,西医通过抑郁焦虑等检测量表评估,进行心理健康促进教育;中医有喜怒思悲恐五志隶属五脏,通过情志调节调和五脏,又通过调节五脏调节情志,力求形与神俱,精神内守。在运动方面,西医通过力量、耐力、柔韧、脑力等有氧和无氧综合运动提高体质;中医通过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调形调息调神并举。在起居方面,西医讲求生物钟,注意卫生,避免感染病菌病毒;中医讲求要符合四时昼夜阴阳变化规律,定时睡眠、大小便,适寒暑、不妄作劳,强调谨防外邪。

  3.4 中西医融合健康干预。

  西医早期筛查健康风险,针对健康风险进行综合干预,通过干预生活和行为方式预防疾病,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中医通过调理体质和疏通经络两大路径进行干预。中医药食同源,可选择毒性小的中药做成药茶、膏方、药膳等药物内服或做成膏药外敷调理体质,非药物疏通经络方法包括针法、灸法、推拿、火罐、放血、刮痧、砭石及熏蒸等。只要无明显不良反应,都可由健者体验选择。

  3.5 中西医融合效果评估。

  要正确进行效果评估,必须把健者自我感觉和客观指标结合起来。要把体质指数、吸烟指数、肺活量、力量、耐力及柔韧度等体能检测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评价,尤其要重视每个人自我的前后比较。把中医体质检测、心理检测等多种量表的减分率作为评价效果方法。把经络检测作为评价健康状况和干预效果的评价方法。

  3.6 中西医融合持续维护。

  将以上内容建立中西医融合健康档案,推荐每年至少做 1 次体检,定期接受健康教育,根据季节节气变化进行体质调理和经络疏通。要做到以“健者为主体、医者为辅助”的两者融合,以及四时序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3.7 制定中西医融合健康国策。

  人类健康离不开自然和社会环境,环境恶劣对人的健康损害不是健者个体或医者能预防的。因此,国家决策部门要把维护国民健康作为主导思想,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法制建设、健康保险、生态环保及人才培养等统筹规划设计。各级政府应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健康,从大健康、大医学的高度出发,推动科学决策,促进社会增长方式转变。同时促进中西医融合的健康服务业,也有利于进行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鲁法庭,张学娅,杨梅,等。试论现代自然科学背景下的中西医理论的结合与融合[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31(5):53-56.

  [2] 贾运滨,魏江磊。中西医结合之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2):479-481.

  [3] 梁志平。浅议时代需要中西医药融合的中华医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3):85.

  [4] 苏式兵。关于培育“创新医药学”的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4):3-6.

  [5] 吕爱平,刘孟宇,张弛,等。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 30 年回顾[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1):1445-145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