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诱发因素较多,发病机制也比较复杂,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气短、咳嗽以及慢性咳嗽等,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1].现阶段并没有很好的方法能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进行根治,常规治疗方法虽然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然而长期效果并不好,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也不理想。我院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57.2±2.3)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1.6±2.7)年;实验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5.4±1.6)岁,病程2-19年,平均病程(10.9±2.4)年。全部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平喘、消炎、吸氧、解痉以及激素治疗等。实验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基本药方组成为:百合、金银花各15g,葶苈子、桑白皮、枇杷叶、前胡、款冬花、陈皮、制半夏、黄芪、炙紫菀各12g,川贝母6g,瓜蒌20g,桔梗8g,杏仁10g,黄连3g.痰浊壅肺患者则应加白芥子10g,石菖蒲、旋覆花、白术、苍术以及茯苓各12g;痰热郁肺患者则应加生石膏30g,苏子12g,炙麻黄5g,金银花和黄连增加用量;肺脾肾皆虚患者加人参5g,桂枝、附子各10g,茯苓12g,干姜6g,山萸肉和白术各15g,黄芪20g.用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各服1次。全部患者均以12天为1个疗程,均给予2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电解质、血常规、痰液细菌学等检查恢复正常、血气分析和X线检查显着改善,肺部罗音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咳嗽显着减轻,痰液容易咳出而且咳痰量显着减少,电解质、血常规、痰液细菌学等有2项检查恢复正常,血气分析和X线检查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血气分析、X线检查和肺部罗音均没有好转。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c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属于咳喘、肺胀等范畴,是因为久喘、久咳、久劳以及生活起居饮食失常,加上感染外邪,引起肺体肺气受损,久之累积脾肾,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呼吸出入不利,痰瘀对气道造成阻遏,肺气壅滞,气还肺间,肺体胀满,张缩无力不能敛将,最终导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施治,中药方中的枇杷叶、紫菀、桔梗、杏仁以及半夏等具有除湿化痰的作用;百合、川贝母、瓜蒌和前胡等具有补肺固肾、宽胸降气的作用;陈皮、黄芪、白术等具有健脾助运的作用;苏子、白芥子、旋覆花、石菖蒲和前胡等具有化痰除浊降气的作用;人参、白术、干姜等具有温化水饮、益肾固本和补肺养阴的作用[3].诸药合用具有健脾除湿、益肾纳气、化痰降浊、补益肺气、降气止咳平喘和活血化瘀的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着优于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在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治疗时,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比较显着的疗效,能对患者肺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参考文献。
[1]周思琼。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0,04:38-39.
[2]代国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5:2205-2206.
[3]邱小东。刍议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S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