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经济转型的合理缘由
(一)中国经济转型之必要性
经济转型符合中国国情与现实,是科学发展的必由道路。当前,中国已然进入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唯有转型经济,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
第一,为贯彻国家科学发展,经济转型是高战略、大举措。唯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有解决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之问题的可能,发展才有条件走上科学之轨道。第二,为深化国家发展实践,经济转型是中肯经验之总结。早在“九五”时期,国家即提出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党的十七大又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基本指向产业、要素、需求三结构。第三,为解决国家现实问题,经济转型是适应发展新阶段之迫切要求。全球发展模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倒逼机制”以及现实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各式矛盾化解的需要,无时不在压迫与内在推动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为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为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为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适应小康社会新要求、美好生活新期待,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二)中国经济转型之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其中,我们打下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制定了必要的体制保障。正因此,中国经济转型即成可能。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挑战,党团结领导各族人民,牢抓发展兴国之要务,积极应用政治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国家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五年艰苦奋斗,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快速,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显着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建设以及生态建设与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来的经验弥足珍贵,投射的精神财富意义不凡。
二、中国经济转型的客观环境
从外围上看,外国敌对势力明暗两化的战略图谋依旧。
或分化或西化,从未改变;保护主义抬头,花样杂多而伪善;国际与区域热点问题愈加突显,极端天候、短缺能源、公共卫生报警等此起彼伏,正是各种全球问题交互激荡,致国际经济增长速度趋减。诚然,国际性的金融危机不小地冲击了世界整体经济。然而总体上,国际环境仍不累中国和平发展。坚持科学的立场,中国在国际树立了良好的威信,明显提高了事务地位,各国主动对华开展进一步经济与技术之合作。不仅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及世界大国之间关系也发展得平稳持续。在全球化与多极化的演化中,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往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题。
从内部来看,有利条件的积极创造、广阔空间的适时提供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作了铺设。由上往下讲,尽管中国一些社会性矛盾特别是各种“两难”问题存在,可政治大局依然稳定;尽管中国民生改善及保障工作的压力繁重,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市场潜力依然巨大,劳动力就业渠道依然丰富,国民储蓄率呈较高水平;也尽管中国不可持续、不协调、不平衡之发展问题突显,但随着各方面体机制不断完善,落后的经济结构势必得到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势必应时转变,这些都是好的方面。
综合考察内外情势,可以非常坚定地说,纵然发生新变动,重要发展战略期的基本条件依旧存在,国家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亦未产生根本性改变。十六大作出关于中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之重大判断是客观的、正确的。
三、中国经济转型的现实践履
(一)中国经济转型之理念先导
践履之前,理念先行。马克思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根本上讲,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指导,以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率先描摹出中国经济转型建设的理论图纸。具体开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与全过程,提升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性、协调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中国经济转型之行动付诸
1.主攻方向:辩证式调整经济结构。结构不合理,是中国经济问题的主要症结。我们理应针对突出矛盾,实施强力措举,辩证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完成经济结构初步升级。
经济结构性的调整过程涉及两个基本方面:组成内容本身的加固与整体结构形式的协调。就需求结构来说,着力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是本身。针对近年来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带动的问题,应朝靠出口、消费、投资协调拉动转向。就产业结构来说,基本工作是稳定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针对产业间的孤立封闭,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作转变。就城乡区域结构来说,顺应规律稳妥推进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当务。针对城乡区域间的状况落差,协调发展坚持城恤农、工哺农与少取多予放活方针,促进区域良性互动。
2.唯物支撑:发展与创新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个观照时代精神的科学命题。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来看,科学技术已经、正在或将继续发挥其应有作用。要转型经济,科技进步创新是实实在在的支撑。
发展与创新科学技术,首先是科技健康氛围的营造。全社会坚守唯物科学观,鼓励自由创新观,发扬人道技术观。其次,应加大投入与创新自主。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集聚创新要素,实现科技理论向生产力现实的转化。政府要加大政策投入,客观调查分析,制定益于自主创新的金融财政政策;其三是科技创新进步的平台构建。加快建设有益于科技创新进步之市场环境、政策体系与激励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3.主旨:保障与改善民生之本。所谓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出发点,更是落脚点。从根本上讲,坚实的经济是民生之源流所在。民生改善与保障的物质基础在于经济发展。首先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实力及增加财富,是题中之义;然而,经济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其追求的终极意义在于国计民生。故而,我们应该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合理统筹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促就业重保障为民生之本贯穿于经济建设的始终。
4.着力之点: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现代工业经济的泛滥,让我们陷入了空前的生态危机之中。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日益成为现时经济发展的瓶颈,危及到中华民族的切身生存。建设生态文明被提上日程,已然成为经济转型的着力质点。
从技术层面讲,我们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新型能源;我们要深入贯彻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推广低碳技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社会层面讲,我们要形成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培养生态意识;完善政策法律,使其纳入法治范畴;加快体制与机制构造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强劲动力:改革攻坚与扩大开放。社会基本矛盾客观存在,改革以一种量变的姿态解放发展着生产力,各领域之全面改革务必推进。世界日益一体化“,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国家开放成了客观必然。改革应严谨且全面,坚定推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改革要高屋建瓴,实现总体设计和顶层规划。改革应明晰主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深化要素市场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开放应拓展格局,东西协同;开放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外贸颓势,开放应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创造新情势下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三)中国经济转型之法律保证
经济转型过程,自然呼唤法的强力保证。立法应敏锐及时,使政策转化为法律富于时效;立法应重点突出,准确锚定经济转型中的主要问题;立法应科学民主,在科学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客观规律的同时,民主集中有效平衡利益关系于方方面面,增强立法的质量;明确法规清理,及时修正与废除不符合经济转型要求的相关规定;深入备案审查之强化,坚决纠改违反法律规定、不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致力于国家政令通畅与法制统一之维护;至于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争议与社会矛盾,应运用法的手段加以解决。在行政纠纷化解中,行政复议的作用可充分发挥,切实于社会稳定的维护。
中国经济转型任重而道远。在纷繁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其愈发显出艰难。为此,我们理应树立坚实信心,从容以面对!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8.
[2]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2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