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开放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创新

来源:智库时代 作者:张宇佳
发布于:2020-05-23 共4099字

  摘    要: 开放经济理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不仅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深刻影响了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经济交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推进的,因而它与开放经济理论密不可分。

  关键词: 开放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改革开放; 现代化进程;

  一、开放经济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1)1979年-1991年,开放经济理论在我国初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经济结构、管理体制和增长方式尚不合理,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遇到瓶颈。在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优秀理论成果后,我国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中国开放经济理论开始出现萌芽。

  1984年10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了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经验,在诸如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等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实现了突破,就全面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阐述,为开展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此后,改革先在农村展开,逐步延伸到城市;同时,在体制改革方面,先从经济领域入手,再深入到其他领域。

  1987年后,我国初步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表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首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全面概括,在此基础上,我国制定了全面改革的基本方针。而后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经济运行模式,要求实现计划和市场相结合,不再把市场调节置于第二位,表明我们党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坚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加深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重视价值规律,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论断是我国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发展。
 

开放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创新
 

  尽管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出现。在总结了历史经验后,我们党反复强调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必须认真地真正地把改革开放搞下去,把中国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借鉴与引进国外经济建设经验,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成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西方经济学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国内外经济学家的沟通交流使中国更迅速地与国际接轨,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减少与发达国家经济学发展的差距,标志着开放经济理论在吸收、探究和运用上有了更大的进步。

  (2)1992年—1998年,开放经济理论在我国波折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第三世界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内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经济科学,应当在中国广泛应用等等,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指导地位产生了空前严重的挑战。

  面对如此严峻挑战,1992年的南方讲话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保证了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快速推进。此次讲话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一是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这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体现了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社会主义为应对资本主义严峻挑战所必须采取的战略决策,这一科学概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二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入研究。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概括,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为我们党决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3)1999年—至今,开放经济理论在我国深度发展。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加快与世界经济融合在一起,外资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不断缩短国内企业与国际优势企业的差距,推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思维方式的转变,大大拓宽和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活动空间与主动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向发展,各国经济活动相互依赖增强的同时,也面临各种不稳定因素。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深入扩大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拓展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广度,始终坚定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始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放宽市场准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不断吸引优质外资企业投资建厂,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和优质资源,鼓励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为国民经济发展拓展空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贸易强国建设,充分扩大出口,更好地实现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促进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深入推进“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这是中国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中国将自身的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不断加强沿线国家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深化政府合作、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实现贸易畅通、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通过旅游合作带动消费经济增长。这些举措使中国的开放经济理论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更深的程度。

  二、开放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创新发展

  开放经济就是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经济,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为开放经济。由于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一环,所以开放经济也可以说是参与国际贸易的一种经济。为了更好地实现开放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创新发展,使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深入,中国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

  (1)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外部因素进一步增多,风险进一步加大。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同时,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密切关注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为了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充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要全面提升竞争力,特别是增强作为经济血脉的金融业的整体实力,不断提高规避、化解风险的能力,以此打牢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基础;强化对各种金融风险的监测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提高金融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应充分利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市场广阔、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促进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为参与全球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新秩序对于各国政府和市场的定位和分工提出了新要求,各国经济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逐渐融入到全球市场中,应将自身放在全球经济竞争的整体框架中去考虑。我国应不断地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减少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过多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加快形成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转变的体系;加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投资者、经营者的生产活力和劳动者、消费者的消费活力,同时政府应当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积极维护我国海外企业的合法权益、合法保护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完善市场监管体制,防止企业或行业垄断,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加快国内产业变革。

  (3)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建设。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日益加深,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力、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拓展了新空间。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格局已初步形成,伴随着城际交通、高铁以及高速公路的发展,整个湾区地带已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地域间的融合加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应进一步提升市场互联互通水平,逐渐缩小大湾区内部发展差距,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港澳地区应充分利用优势加快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积极与世界国家的高端技术接轨,加强自主核心创造力;通过利用旅游资源使澳门建立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与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多元可持续发展;广州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加强同港澳的商贸合作,协同珠三角地区发展;深圳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引领作用,强化深圳与港澳的互动合作,着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4)扩大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我国要深刻认识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发展全方位开放经济新格局,不断扩大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加大我国沿边地区开放以及同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合作,扩大贸易往来,为周边国家薄弱环节发展提供资金援助和智力支持;深入推进“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动国内落后地区和沿线国家发展的潜在动力,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水平;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域范围,加强体制改革创新,充分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积极推动优秀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良性互动,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推进不断由价格优势向品牌、质量、创新等优势转变,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支持,更好地实现合作双赢。

  三、结论

  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实现了开放经济理论与自身经济发展二者的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开放经济理论,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欠缺。中国会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威胁与挑战,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开放经济的道路不动摇,促进我国改革事业不断发展,将开放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发展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相关链接】

  开放经济在经济学意义上指一国与国外有着经济往来,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的形态。开放经济有三个层次:(1)产品市场开放,即存在产品贸易的进出口;(2)资本市场开放,即允许资本可以自由流动;(3)要素市场开放,特别是劳动力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要素市场开放的国家比较少,特别是发达国家,这一市场是被禁止的,以保护本国国民的就业。

  参考文献

  [1]于海峰,王方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体系[J].东岳论丛,2018(5):38-47.
  [2]张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演变[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3-13.
  [3]王健,吴振球.新凯恩斯主义开放经济理论新进展[J].理论经济,2004(6):2-9.
  [4]张幼文.中国开放经济理论的形成及其特点[J].学术月刊,1999(7):98-103.
  [5]徐抒.开放经济理论在中国现代的发展[J].中国市场,2011(39):115+117.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张宇佳.改革开放后开放经济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创新发展研究[J].智库时代,2020(14):1-2.
相关标签:改革开放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