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论文参考阅读10篇之第七篇:组织栽培在花卉领域中的优势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生物实验技术, 主要应用在育种研究、脱毒、药物生产、花卉生产以及快速繁殖等不同的领域。近几年, 花卉的观赏性价值越来越高, 通过花卉产业显著提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效益, 而通过组培技术对花卉品种进行改良与生产是近年生物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基于此, 主要对我国的花卉产业发展、组织培养技术在花卉生产中的运用以及培养花卉期间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组织培养; 花卉生产; 应用前景;
植物组织培养指在无活菌条件下培养原生质体, 对分体植物细胞、器官组织进行人工培养的一种方法, 在适宜的条件下促使其生长、分化、增殖为小植株是该方法的最终目的。该方法是当前迅速繁殖植物最新品种的有效办法。
1 花卉组培育苗概况
传统花卉生产一般采用分株、播种以及扦插等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的花卉繁殖周期长、苗木质量差、繁殖系数低、种类推广慢, 非常容易受到自然发育与季节的影响, 并且还会严重阻碍花卉产业快速发展。除此之外, 我国在花卉新品种的培育及种质保存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研究, 并且对影响培养基质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索, 对变异、畸形、黄化以及玻璃化等形成的机理与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1].
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成为种苗生产最主要的技术之一, 经过组织培养繁殖系数明显增加, 繁殖速度明显加快, 产出的花量较高, 质量较好。有很多花卉是多倍体或者是3倍体, 难以产出种子, 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持续繁殖。想让苗木迅速繁殖可以使用组织培养技术, 从而可以满足生产需求。使用组织培养的技术还有很多优点:第一, 可以降低费用;第二, 可以迅速大量繁殖;第三, 占据空间小;第四, 可以预防病虫;第五, 有利于交流等。组织培养还有很多优势:比如, 不受季节限制, 产生出单倍体植株, 更利于工厂化生产以及缩短育种周期、改良品种等。
2 组织栽培在花卉领域中的优势
2.1 快繁与脱毒
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植物, 非常容易遭到病毒感染。被病毒感染后的植物, 虽然没有死亡, 但是会引起产量、花卉品质和观赏价值大幅下降。对植物进行无性繁殖后, 在繁殖期间病毒会经过营养体进行不断传递, 随着时间积累, 病毒危害会非常严重。
2.2 维持植物体自身原有的经济价值及优良品质
组织栽培可以维持植物体自身原有的经济价值及优良品质, 使其没有病菌感染, 使无病、无菌的植物体获得再生能力等。要想获得该品质的花卉, 可以进行组织栽培, 该方法效果较好, 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法中的茎尖生长点培养法疗效显著, 该培养技术最先应用的领域为花卉。
2.3 让无病及无菌的植物体有再生能
(1) 培育出茎尖生长点, 让植物体可以拥有一顶一芽一株。 (2) 从茎尖长成可以自我愈伤的组织里再分化出很多植物体。因为后者可能会出现植物体变异的情况, 所以暂时不考虑克隆问题。茎尖生长点顶端的直径是0.6~0.1 mm的半球形组织, 在这部分中病菌及病毒所含的浓度要比其他部位都低。无病毒的植物体与无病、无菌的植物体重生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由于病害造成的品质及产量损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让花卉的色泽更加鲜艳; (2) 能让每一珠花茎的花数增多, 提高花卉产量; (3) 可以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等。以上这些优势在受到病害、细菌感染的植物中很少存在, 因此, 该方法的利用价值是较高的。
3 组培在我国花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花卉产量一般是无法进行准确估算的, 在很多花卉市场中, 大部分稀缺花卉价格偏高, 这是由于稀缺花卉从培养、产出到供应, 整个过程都较为困难, 且需要较高的成本, 因此, 稀缺花卉与常有的花卉相比, 价格偏高。如果在稀缺花卉培养中应用组培技术, 就可以显著降低成本, 从而可以使花卉价格有所下降,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这是较为有利的。因此, 选择正确的花卉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选择价格较高而且在市场上相对来说需求量较大的花卉。
4 在育种上的应用
细胞融合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来实现的, 一方面要克服有性杂交的不亲和性来获取体细胞杂种, 从而才能培育出优良的品种及创造新种, 现在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在探究栽培稻体细胞跟野生稻的杂交创新品种;另一方面, 要克服其他困难, 使组培方法在我国获得较好的发展。基因工程的目标是将基因转录、复制且通过载体让外来的基因融合进植物基因中, 以便减少作物在育种期间的盲目性, 减少按照人类的需求将作物遗传完成变异的概率, 以便育出优良品种、使作物质量得到改善, 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提高产量。
5 结语
在花卉中, 有很多种类, 比如兰花是全球花卉生产中的重要品种, 但是因为兰花种粒小、种胚发育不完全、发芽概率较低等因素, 给繁殖兰花种子带来很大的困难, 而对其进行组培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姜瑞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花卉生产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 2017 (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