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病因病机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MG)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产生抗 Ach R抗体,其可与 Ach R受体结合,从而阻碍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阻碍信息的传递,使运动终板膜得不到刺激,随意肌运动障碍,可表现眼睑下垂,四肢无力,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本病属于中医“痿症”范畴,脾主肌肉,眼睑亦属脾,故起病者多因脾虚所致,而气虚日久亦可致气滞、血瘀及血虚。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记载,“因于湿,首如裹,湿热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以“痿躄”、“脉痿”、“筋痿”、“肉痿”命名和分类。而《症因脉治》中将痿症分为外感与内伤,外感包括风湿、湿热与燥热,内伤则由肺热、心热、肝热、脾热及肾热所致。
邓铁涛教授主张本病多由脾胃亏虚所致 ; 孟如教授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痿弱不用,认为本病与肝肾不足有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 2002 年 7 月至 2014 年 3 月从重症肌无力患者资料中,抽样选取 96 例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者两组。其中治疗组 48 例患者,男女各 24 例,年龄 21~76 岁 ( 平均45.8±3.5 岁 ),进行针灸结合中药方式治疗对照组 48 例患者,男女各 24 例,年龄 20~74 岁 ( 平均 46.8±5.7 岁 ),进行单纯针灸方式治疗,以 2 个疗程为观察标准。
1.2 针刺取穴
突出部位相应的华佗夹脊穴、肾俞、阳关、环跳、秩边、风市、承扶、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合阳、悬钟、飞扬、昆仑。操作 : 华佗夹脊穴使针尖与皮肤呈 60°夹角向脊柱方向刺入2~2.5 寸,环跳穴、秩边穴直刺 2~3 寸,其余穴位均常规针刺,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手法,中强度刺激,华佗夹脊穴、环跳穴、秩边穴针刺时,以针感向下肢放射为佳,留针 30min,每日 1次,可配合 TDP 神灯照射和局部拔火罐,10 次为 1 疗程,一般 2 个疗程。中药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组成:黄芪 30g、当归10g、川芎 15g、赤芍 15g、地龙 20g、桃仁 20g、红花 20g、狗脊15g,伸筋草 20g 等。
1.3 治疗结果
以治疗 20 天为疗程,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医药管理局2004 年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对照组施以单纯常规针灸治疗。
结果表示,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可比性,经过 2 个疗程治疗之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并且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具有见效快、疗效佳的特点。
2 讨论
补阳还五汤首载于清代王清任所着《医林改错》由生黄芪、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 7 味中药组成,具有行气活血、祛瘀通络、通痹止痛功能。《黄帝内经》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与“针灸补其荥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的针刺治痿治疗相合。目前导致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遗传是其发病的内在因素,病毒感染可能是其发病的外在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骨骼肌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数量不足或功能障碍均能导致重症肌无力。针刺治疗 MG 在改善症状、延缓病程、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减少西药用量及其副作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疗效,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总之,古方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更能有效改善和治疗重症肌无力。
参考文献
[1] 黄志 ,徐秀娟 .小儿重症肌无力诊断与治疗的新认识 [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21(12):725-727.
[2] 杨蕾 .华佗夹脊穴治疗轻型重症肌无力 15 例疗效观察 [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28(2):93.
[3] 王曙辉 ,崔星 ,冯军 .温电针合西药治厅重症肌无力及其对思者血清IL-4 的影响 [J].中国针灸 ,2007,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