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政治经济学论文

《资本论》经济学解读范式的理论症结及其破解(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8 共11770字

  最后,20 世纪末,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内矛盾重重和国际和平演变的裹挟下,纷纷改旗易帜,社会主义制度土崩瓦解。弗朗西斯·福山认为,苏东剧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已经彻底消亡,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取得了彻底胜利,并成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个统治形式。在福山看来,历史都终结了,资本主义成为了人类最后一个社会形态,成为了永恒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当然已经灭亡。意言之,《资本论》已经灭亡,《资本论》彻底过时了。

  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 《资本论》过时论,如 《资本论》“没有预见到社会主义也要搞市场经济,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局限性的又一突出表现”[9]( p. 371); 《资本论》阐述了资本家的剥削十分残酷,工人阶级极端贫困,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这些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工人阶级已经能过上比较舒适的日子,因此, 《资本论》过时了。

  二、《资本论》解读范式的理论转向

  破解 《资本论》双重断裂论和多重过时论的论调,要求放弃主要从经济学角度解读 《资本论》的传统范式。对于 《资本论》,既要从经济学角度解读转向经济学与哲学双重理论维度的解读,弥补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与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之间的断裂; 又要从马克思思想发展完整理论逻辑来解读,弥补早期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之间的断裂。 《资本论》既揭示了各种纷繁复杂的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及其规律,又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把经济规律翻转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着作,也是一部哲学着作。

  1. 从经济学向经济学与哲学双重理论维度转向

  《资本论》首先是一部经济学着作。1867 年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马克思在 1864 年 10 月 4 日在给卡尔·克林格斯的信中说,要不是他受到痈和疖子的折磨,“我的政治经济学着作 《资本论》就已经出版了。”[10]( p. 425)从马克思的信可以看出,马克思把即将出版的 《资本论》看作一部政治经济学着作。列宁也说: 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马克思的主要着作 《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1[11]( p. 69)但是,不能仅从经济学角度来解读 《资本论》。《资本论》解读范式要有新的理论转向,要回归经济学与哲学双重解读范式,回归马克思的本意。程恩富认为: “过去,我国 《资本论》的研究是一维性的,仅限于经济学的研究 ( 当然有极少数哲学方法的研究) ,这是不够的。

  例如,马克思创作 《资本论》所运用的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批判性改造的结果。

  不懂得黑格尔,就根本不能透彻地理解 《资本论》的整体构造,但我国至今还缺乏这方面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的论着”[12].马克思是将哲学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的典范。马克思正是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探寻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其代表作 《资本论》是马克思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双向建构的必然理论旨向。具体来说, 《莱茵报》末期,马克思首次遇到对物质利益发表看法的困惑,这是促使马克思从哲学研究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原因。从那时起一直到逝世,马克思花了近 40 年时间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正是通过经济学研究与哲学研究的结合,马克思不但在 《德意志形态》中草创了唯物史观,而且用唯物史观来指导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创作了 《资本论》。

  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程表明,其哲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相互勾连,相互支撑。哲学研究的推进,有赖于经济学提供的现实要素,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有赖于哲学提供的深邃理论视野。从哲学层面看, 《资本论》是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研究中的应用,这一具体应用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验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正如列宁所说: “自从 《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13]( p. 163)从经济学层面看, 《资本论》继承和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创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一系列经济学基础理论问题上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总之,只有放弃主要从经济学角度解读 《资本论》的传统范式,转向经济学与哲学相结合的双重维度解读,1学着作; 马克思既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从而消除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和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之间的断裂。

  2. 从早后期马克思的断裂向完整思想逻辑转向

  将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对立起来,割裂其内在联系,曲解了马克思思想发展和形成的实际。呈现 《手稿》与 《资本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的内在关联,即 《资本论》根源并从属于以 《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 《共产党宣言》等文献群为代表的唯物史观建构的早期理论历程,不仅能弥合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之间的对立,而且能消除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与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之间的对立。

  首先,《手稿》是马克思创作 《资本论》的最初理论表白。《手稿》是马克思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在科学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之后,马克思明确指出,以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为前提,可以推导出国民经济学一切范畴的来历。马克思因此指出: “正如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而且我们将重新发现,每一个范畴,例如买卖、竞争、资本、货币,不过是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14]( p. 167)这个论断表达了马克思创作 《资本论》的初步理论自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马克思从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为出发,初步创建了由买卖、竞争、资本、货币等概念组成的国民经济学的理论轮廓,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这就是后来马克思 《资本论》创作的逻辑展开。

  其次,《德意志意识形态》为马克思 《资本论》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重构国民经济学的 理 论 体 系, 需 要 解 决 前 提 性 的 “两 个 任务”[14]( p. 167): 其一,私有财产的本质来历是什么? 异化劳动创造了异化的私有财产关系,然而这种私有财产关系是如何一步步演进,并最后产生出作为私有财产关系之当代存在形式的工业资本的? 其二,劳动异化的根据何在? 如果说异化劳动导致了私有财产关系,那么劳动异化是何以发生的? 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借助于自发分工这一理论环节,解决了 《手稿》的两个遗留问题。首先,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是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钥匙。马克思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宣布: “全部人类历 史 的 第 一 个 前 提 无 疑 是 有 生 命 的 个 人 的 存在”[14]( p. 167),第一次真正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在于现实个人的劳动。其次,自发分工是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产生的根据。马克思指出: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14]( p. 537)。“自然形成的”分工即自发分工,不是劳动者自愿的分工。由于这一分工,人的劳动变成异化劳动,劳动所创造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性对象性关系演变为异化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私有财产关系。自发分工的结果必然是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成果,形成私有财产关系。最后,工业资本是自发分工和所有制关系不断演进的理论旨归。马克思指出: “分工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14]( p. 521)与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分工、农业和行会手工业的分工、商业和行会手工业的分离、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协作、机器大工业的全面分工,与之分别对应的是不断演进的所有制表现形式---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活动资本、商业资本、工业资本。

  对 《手稿》遗留的两个前提性理论任务的破解,是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宏大叙事,是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草创,也是马克思的思想从 《手稿》到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内在进展和不间断的逻辑演进。但是, 《德意志意识形态》依然为马克思留下了思想继续推进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 《手稿》中,他给自己提出的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所以,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马克思开始转入对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的研究。

  最后,《哲学的贫困》和 《共产党宣言》公开声明了马克思创作 《资本论》的哲学性质与理论旨趣。 《德意志意识形态》没有公开发表,马克思草创的唯物史观不为人所知。同时,蒲鲁东主义在欧洲工人运动中广泛传播,影响恶劣。马克思既要肃清蒲鲁东主义的消极影响,又要使新创建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公之于众,就成为 《哲学的贫困》和 《共产党宣言》所要完成的理论工作,而且是马克思正确引导工人运动的发展方向,全心投入 《资本论》创作之前,不得不完成的理论任务。马克思在 《哲学的贫困》中运用草创的唯物史观,对蒲鲁东唯心主义立场进行了彻底批判,再度确认并公开声明了 《资本论》创作的哲学性质, 《哲学的贫困》因此成为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和 《资本论》创作过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环节。 《哲学的贫困》与 《手稿》和 《形态》的特殊之处在于, 《手稿》和 《形态》围绕国民经济学理论前提进行批判,草创了作为 《资本论》理论前提的唯物史观, 《哲学的贫困》则第一次将唯物史观公开发表,并做了比 《形态》更为精确的表述,而且马克思还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批判蒲鲁东的经济理论,初步阐述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同样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

  基于对资产阶级二重性的分析, 《共产党宣言》公开声明了 《资本论》创作的理论旨趣。全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伟大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作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纲领性文献,其理论旨归必然指向全人类彻底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理论原则,猛烈抨击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也高度赞扬了资产阶级,他们认为,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等方面作用巨大。资产阶级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而且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开辟了世界历史。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然而,《共产党宣言》只是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推导出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结论,但是依然没有回答 《德意志意识形态》遗留的理论问题,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怎样具体发生且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这个问题只有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才能确切回答。这就是马克思创作 《资本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以达到 “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的 “最终目的”[15]( pp.8 -10)。在这之后,马克思真正转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写出了一系列手稿,最后凝结成了 《资本论》。 《资本论》是唯物史观的一个理论试验场,马克思依托先行草创的唯物史观原则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及其经济运行的规律,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可能性与必然性,共产主义学说因此变成了一种非空想的科学理论。

  总之,把 《手稿》作为马克思创作 《资本论》的最初理论表白,经过 《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等经典文献群的发展,打通 《资本论》创作与唯物史观理论建构之间的空间理论界限,实现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作为经济学家的与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之间的融合贯通与协同演进,才能彻底证伪双重断裂论和多重过时论。进而从思想史维度确证 《资本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建构历程的必然理论环节,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并彻底验证了其科学性,呈现 《资本论》既是一部经济学着作,又一部哲学着作的双重理论品格,才能真正彰显 《资本论》的当代意义。

  [参 考 文 献]

  [1][英]乔安·罗宾逊。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 纪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美]E. K. 亨特。 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性的视角: 第 2 版[M]. 颜鹏飞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范家骧。 一部世界性的经济学教科书: 解读萨缪尔森《经济学》[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法]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 读《资本论》[M].李其庆,等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6][法]路易·阿尔都塞。 保卫马克思[M]. 顾良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3.
  [7]卜祥记。《资本论》的理论空间与哲学性质[J]. 中国社会科学,2013( 10) .
  [8]韦建桦。《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编者引言[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 5) .
  [9]晏智杰。 古典经济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11]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12]程恩富。 论《资本论》研究的发展态势[J]. 世界经济文汇,1987( 2) .
  [13]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5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相关标签:资本论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