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政治经济学论文

基于政治经济学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13 共5821字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呈现出了十多倍的增长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以科技含量低、能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为特点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忽略了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的统一,以及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使得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高额的代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政治经济学将建立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以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为研究方法,强调只有“遵循经济规律”和“遵循自然规律”[1],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其唯物史观将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统一于客观的自然界之中,将人类生活的现实环境,即社会统一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交错运动之中,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统一于以人为主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中,认为构成世界的各种要素都是相互作用的。政治经济学包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人为本、创新驱动、优化结构和制度转型等原理,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因此,应依据政治经济学的原理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学好政治经济学,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因此,必须依据政治经济学正确认识并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律。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政治经济学将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生产力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在整个自然界中,人是唯一有意识、具有创造性活动能力的主体,能够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但与此同时,自然界对人的活动也具有制约性,人与自然界是休戚相关的有机整体。想要实现经济的更好发展,必须要遵守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2],“不以伟大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遵循自然规律的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明确提出,要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因此,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正确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地位,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

  经济发展只有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才能呈现出持续发展的状态。在经济发展中只有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充分估计人的经济活动可能导致的自然生态后果,正确处理实践活动的“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近期结果和长远结果”的关系,才能维持并发展已创造的文明,才能既满足代内需求,又能实现代际公平。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目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个理论,就其实质性内涵而言,是关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尤其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一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劳动者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体力与智力、自然力与社会力、潜力与现实力等,并在实践中发挥全部的才能和力量;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政治经济学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们突破地域的界限,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人的全方位的发展,进而克服因分工带来的人的“片面性”,实现人的“普遍性交往”;三是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发展的最高形式是自由个性的形成,恩格斯曾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建立,“人终于成为自己和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4].个人的自由个性表现为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同时也表现为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与自我行为的能力,使人“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成为不可被别人取代的存在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需要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离开人的发展来谈经济发展毫无意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目标,才能深刻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与灵魂,保证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依靠创新驱动

  政治经济学将生产实践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直接反映了人的生产力水平。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生产实践活动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都是一样的,那些低层次、低水平的生产实践是不能促进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创新作为一项创造性活动,是对原有事物的扬弃,是生产实践的高级形式,能够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提高与飞跃。马克思指出了技术创新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促进作用:“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一目了然的。”[5]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当前,中国的 GDP 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发展已经进入重大的转型期,“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6]简单模仿的战略措施的路子正在逐渐变窄,资源的日益稀缺和匮乏使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依靠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面临困境。经济发展必须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充分发挥创新活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进而真正有效地实现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推进结构优化

  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和各环节是密切联系的,这就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有关内涵扩大再生产与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对农业发展的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方式,以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论述,可以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结构问题是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一个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为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社会主义的经济不仅要注重经济数量上的增长,同时更要重视经济的协调发展。尽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要将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需要我们主观上做很多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应建立一个合理的经济结构。合理的经济结构对于保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我们必须以经济结构为载体,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制度转型

  政治经济学深刻探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认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些关系便由促进生产力的形式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相应地也必须发生变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人们的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制度组织与行为准则下进行的,不同的制度结构与组织安排会以不同的方式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7]

  制度通过影响主体的行为选择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所以,政府部门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改革经济发展中现存的不适宜的制度安排,通过制度安排的转型,不断优化对各行为主体的激励机制,保证各主体的潜能都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促使各主体自觉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见,制度转型是经济发展发展转变的重要保证,必须以政治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为指导,加快相关制度的转型升级,保障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顺利进行。

  二、用好政治经济学,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以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坚持生态发展,以人为经济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增强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制度安排,培育出经济发展的内在持久动力,将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向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使经济发展方式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真正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生态发展

  以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积极地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对自然的改造限制在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人身心健康的范围内。在经济发展中,既要实现和维护个人经济利益,又要使得自我的逐利行为不会危害生态环境。首先,发展生态生产。丰富、扩大并深化生产的内容、范围与层次,变革生产方式,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在降低企业经济成本的同时提供有益于生态环境的产品和服务,从生产投入、生产过程到生产结果都必须符合生态标准,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其次,进行绿色消费。培育健康的消费方式,合理处理消费产生的垃圾,以环保节能为消费选择的重要标准,选择有利于自身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产品。按照“生态理性”的原则,最终创建出“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改善生态保护和经济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把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

  应把“以人为本”的目标贯穿并渗透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以每个人的利益福祉得以增加为本,以每个人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为本,以每个人的发展权得以扩大为本。首先,确保人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在社会财富增加的过程中,将不同群体的受益程度纳入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中,把共富的实现程度确立为评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完成的重要标准。其次,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运行的整个过程中,都应尊重人并且发展人,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和增加劳动报酬,实现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最后,使经济发展的决策和行动具有人道精神。建立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体系,将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和生活质量指数等关系人的发展的指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败的标准。

  (三)增强创新能力

  应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力量。首先,在企业方面,要完善创新的运行机制。建立技术中心或开发部门专门负责科研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紧紧围绕社会需要,制定并完善创新战略规划,促进创新活动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其次,在社会条件方面,要建构并完善以产学研相联合为主要形式的支撑体系。建构并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引导开发基地,联合相关行业,加强技术的集成能力;引导全社会积极投资企业的创新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信息、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再次,在政府方面,要构建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将行政管理转变到市场引导、优化服务和加强监督职能上来,完善知识创新体系,推动企业的创新行为逐渐向良性发展,从而将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中国创新的整体效能,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四)加快结构调整

  政治经济学有关经济结构的思想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在微观层面,企业应以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进行集约化生产,提高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从过去依靠高投入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转向更好地体现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内涵式经营模式,加快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宏观层面上,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投资的规模,改善投资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的状况。另一方面,要保证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农业应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型,实现农业发展由弱变强;保持工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并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实现工业发展由大变强;积极发展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服务业的由慢变快,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推进的方式转变。

  (五)优化制度安排

  有效的制度能够激励人们的行为,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加快制度转型,消除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的制度安排,形成完善的、有机并具有内在调整机制的制度体系,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供保障。一要改善宏观调控,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着力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二要推进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质量、品牌和专利等规定,防范并化解经济纠纷和案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三要优化财税制度,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税收关系,加快构建地方风险防控机制,完善消费税等税种;四要创新金融体制改革,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五要完善城乡融合制度,探索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流转新途径,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六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缩小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 贾华强。 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N]. 文汇报,2014 -07 - 1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5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76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
  [6] 陈叶军。 程恩富:政治经济学为创新驱动提供指引[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 10 - 08.
  [7] 何爱平。 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 经济学家,2012,(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