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政治经济学论文

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发展我国经济(本科论文)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21 共4188字

  目 录

  
  摘要
    
  一、 引言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中国经济发展
  
  三、证明结论:在我国改革开放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取得了卓越成效 
  
  四、结论及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科学地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借鉴引导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其中商品的二因素,剩余价值论都与中国经济发展有相符之处。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也说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在我国的应用颇有成效。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中国经济发展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 改革
  
  一、 引言: 
  
  我在此篇论文中主要研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某些原理在中国经济发展 中的应用。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一直对中国建设的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产生着重要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研究国家制度机制之前必须先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解决好经济发展问题才有能力去研究上层建筑,才能使一个国家更好地发展。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几个原理所研究的资本主义经济问题和中国经济问题的区别与联系上来浅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中国经济发展

  1.  我国经济发展为何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原理为参考? 
  
  研究中国近代史,我们会疑惑为什么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可能性,而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来拯救中国。历史的选择应是一种自发性选择,它不是几个伟人、几起事件所能左右的,从根本上说他都是遵循着经济原则,寻求最优结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中国作为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发展避免不了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产生关联,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的制定也避免不了从这种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中吸取精华。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资产阶级的确有发展甚至成功的机会,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最终没能把握住。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却能在相同的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这就能说明中共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而在政治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相适应,则在经济上对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同样产生的重要的影响。 
  
  2.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首先阐述一下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解释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的分配规律,以解释和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济规律为研究任务。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 点,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 
  
  3.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论题的论述 
  
  下面,我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几个理论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的应用来论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被实践检验和历史证明了的科学理论,至今依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指导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应成为指导我国现阶段改革的理论基础。我国现行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现在不少人对私有制经济发展心存疑虑,认为私有制经济发展会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并由此认为私有制经济就是剥削经济,也存在私营企业主对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现阶段,对待私有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私有成分,首先要承认私有经济的合理性、合法性。发展私有经济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充分利用过剩劳动和闲置资本;有利于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公有制经济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使公有制经济集中力量发展重要行业;有利于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以竞争为主要特征,就必须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因此,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既要坚持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精髓和真谛,又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进行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二因素就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有用性,即能满足人民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首要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能成为商品。不拿来进行交换,也不是商品,也就是说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的时候才是商品。在中国社会,出现的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的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完全一致,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品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它的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在我国社会中也得到了具体体现。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劳动时间的多少来决定的,也就是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这就对商品生产者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意义。他关系到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成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一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在生产上所耗费的劳动有一部分得不到补偿,就会亏损,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商品呢生产者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它生产改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不仅可以得到全部补偿,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这表明该省品生产者的少量个别劳动得到了较多的社会承认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就决定了不同商品生产者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率不同,他们之间必然存在收入差距,收入多的资本家把一部分资本作为追加资本投入到下一轮生产中,扩大生产资本规模,改善技术,就产生了良性循环致使收入不断增加,而相反的资本家则进入恶性循环,导致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甚至产生一些企业的兼并与破产。所以不仅在全球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悬殊,在中国内部,贫富差距也不断加大,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有限,这也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之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研究的剩余价值规律,中国的资本家也是通过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致富的,资本主义的资本分为两部分:一为不变资本,一为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资本主义 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为达到这一目的,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和剥削。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实质就是生产的剩余价值,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亦如此。在中国的私有企业中,资本家也是通过购买劳动力对劳动力进行剥削和压迫来获得剩余价值,不断进行资本积累,进而进行扩大再生产不再一次对已购买的劳动力进行剥削。而在工资形式上,中国与资本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其基本方式都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而马克思在对工资形式的分析上说明,因为有的工资随着劳动时间变化而变化,有的工资随着产品数量的多少为变化,而且在同种劳动的不同工人之间由于劳动技术高低和熟练程度的不同,工资水平就有高低之别。这些方面,掩盖了剥削的性质,因此工资就像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在中国同样有适用性,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没有剥削现象,究其本质,无论是外国资本家还是中国资本家组织生产活动都是对工人的剥削,而这种剥削,在未实现共产主义之前,会一直在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并存。 
  
  以上写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在中国经济中的体现,从而揭示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所以,下面我再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应用以及产生的改革成就来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三、证明结论:在我国改革开放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取得了卓越成效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与思想解放和经济理论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是我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中国政治经济学的转型,是在科学扬弃和超越苏联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转向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包括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中国在探索改革开放之路中我国始终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引,遵循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在内容上,必须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体系中的基本范畴、科学原理为主体,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拓展和创新;在处理中外多元经济思想的关系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在我国领导人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进行借鉴与改良后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建立起全面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着成就。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一美元兑换人民币1.53元的汇率来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升上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人民生活水平也显着改善,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改革开放的成就有很多很多,在这些成就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而在这智慧的结晶的背后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四、结论及解决对策 
  
  综上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在我国经济发展领域有了很多的应用,其中的一些理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未来的探索与实践道路中,我国应该继续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不断根据自己的国情与社会发展水平对其进行改造,使其能更好地引导中国经济的发展。 
  
  五、参考文献: 
  
  1、张彤玉、张桂文等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2009年版 陕西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 《资本论》 2010年2月出版 武汉出版社
  3、马克思 《剩余价值理论》2010年10月出版 人民日报出版社
  4、张迎新《中国改革开放30年--10位经济学家的思考》2008-年6月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5、魏礼群《改革开放30年见证与回顾》 2008年11月出版  中国言实出版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