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是国家出于防备和抵抗外来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需要,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
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等方式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大量的实践证明,它在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国防教育自身的发展,新时期的高校国防教育已不仅仅具有“国防功能”,而且还有很强的“育人功能”,特别是“德育功能”.因此,作为一名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国防教育,要更为深刻地挖掘其德育价值,探索其实现途径,并将其作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一、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在一切教育活动中处于首要地位,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高校国防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存在着显着的德育功能,对于全方位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国防教育,军事理论教学的内容大量地涉及了体现国家政治意志的内容,如学习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的军事思想,学习我国国防与战争历史,着重了解中华民族为国家统一、独立、富强而浴血奋战的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军队在各个历史阶段建立的功勋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认识到祖国发展到今天是来之不易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奋战、不断探索与实践的结果,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的情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和志向。
(二)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当代中国革命史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等,培养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另一方面,在军训中普遍开展的解放军优良传统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习到解放军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助于大学生们自觉地将自己的前途、命运、梦想与祖国、民族和人民的前途、命运和梦想联系起来,在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出现不一致甚至发生冲突时,能够顾全大局,主动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勇于奉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 高校国防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渠道,能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军事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党史国史军史的学习,了解到革命先烈、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英勇顽强、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光辉事迹,能够激发起大学生从思想上继承革命前辈优良传统的情感,培养其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服从大局、大公无私、严于律己、言行一致的高尚品德。另一方面,通过 2~3 周集体性的军事训练,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军训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得到大大增强。同时,在训练过程中鼓励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得到大大提高。另外,通过与教官们的接触,能够耳濡目染地感受到当代军人身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谦虚谨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可贵品质,这些组成了当代大学生参加国防教育无尽的德育资源宝藏。
(四)高校国防教育有助于优化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当代的大学生都是 90 后,他们大多是从小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父母的百般呵护,使得他们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导致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比较低,普遍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主要表现在:适应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有待提高;学习较为懒散,缺乏主动性,临时抱佛脚现象突出;自控能力较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不在少数;遇到挫折或困难常常不知所措,埋怨气馁,自暴自弃。这些现象都说明了高校德育急需强化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律自强等优良心理品质。高校国防教育具有强制性,要求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接受严格的军训,采用军事化的管理,严格按照承训部队的标准进行动作的训练、生活的管理等,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有助于形成自律自强、顽强拼搏的心理品质。
二、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国防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促进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国防教育,并把它与德育工作整合起来。不仅要深入挖掘国防教育深刻的德育内涵,而且还要积极探索其实现途径,从而实现国防教育德育功能的根本目标。
(一)创新军事理论教学,提高国防教育的新颖性
军事理论教学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成效并不显着。很多学生在课上聊天、睡觉、玩手机、看别的书籍等。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加以创新。首先,军事理论课程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除了讲授一些应知应会的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政策与法规等外,还可以介绍一些前沿军事理论、军事科学技术最新进展、国内外政治军事时评、突发应急事件的安全防护等,重点了解国防与军队建设,落实***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有关理论等。另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积极开设一些与国防和军事知识相关的选修课,如军事地理、武器装备、中外名将名战等课程。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主张理论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综合运用启发法、探究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借助多媒体、挂图、模型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这一章节时,可以播放关于《淮海战役》的资料片;在讲述现代军事科学技术这一内容时,可组织观看《海湾战争》等影片。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到驻地部队或军事院校实地观摩或模拟训练,或者邀请部队的军官或军事院校的老师进行授课,提高课程的专业水平。
(二)更新军事训练内容,增强国防教育的实用性
军事技能训练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但各高校实际开展的军事技能训练形式还比较简单,内容还比较单一,大多只是停留在条令条例的教育、队形队列的训练以及内务的整理上,实用性并不强,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以及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新时期的军训应注意改进和更新军事训练的内容,增强国防教育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可以安排一些体现当代特点和实用性较强的项目,如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知识、野外生存技能、重大突发事件防护和自我防卫技能等。广州大学提出的“新军训模式”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这一模式在保留原有大学生军训内容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技能,包括反恐、防爆、防空、消防和抵御自然灾害等内容;二是自我防卫技能,包括擒拿格斗、女子防身术、医疗包扎、自救互救等内容;三是综合教育技能,包括反邪教、反传销、保密、禁毒等内容。这些内容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将在全省 70 多所高校推广。
(三)依托校园文化平台,倡导自发性国防教育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高校国防教育可以充分依托校园文化这一平台,积极开展与之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国防教育的目的。一是可以围绕重大纪念日(如建军节、建党节、国庆节、国防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举办主题演讲、国防知识竞赛,播放宣传教育片,参观革命旧址、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到革命老区开展社会调查等。二是积极开展一些军民共建活动,如在重大纪念日慰问革命老同志,邀请英雄模范到校开讲座,举办军营军民联欢晚会等。三是引导和扶持一些与国防和军事有关的学生社团,鼓励和指导他们开展形式多样和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刊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开展国防知识展览、国防政策法规宣传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占领网络新阵地,开拓网络国防教育新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越来越密切地与教育联系起来,网络空间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拓展了新的领域。
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灵活性高、互动性强等优点,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新的教育平台,不断拓宽国防教育的空间,把网络变成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如可以建立国防教育专题学习网站,将一些优秀军事理论课件、名师授课视频及以军事为题材的影片等进行共享;开通国防教育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些军事着作导读、革命先烈的典型事迹介绍、国内外军事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国际性时事事件的评论等内容。此外,还可建立网络虚拟社区或论坛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网上国防思想专题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监管,规范网络行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防止出现一些有害或不良信息。
参考文献:
[1]谭书敏,张春和等。大学生军事学概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25.
[2]张冬胜。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创新新视角的选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4):99-100.
[3]李卫衡。高校国防教育途径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9.
[4]程涛。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