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国防教育论文

高校社会学教学引入国防教育的有益探索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6-05 共2619字
论文摘要

  1 当代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必要性

  在当今中国说道最流行的一个词语,那非“中国梦”莫属,中国梦,简言之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愿望。作为高校大学生,很容易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到“中国梦”之必要性与现实性,但是却未必对“中国梦”顺利实施的客观环境及保障条件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我们国家的国防建设,因此切实有效的大学国防军事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目前,中国的周边环境日趋不稳,与邻国的领土争端愈演愈烈,而我们的国防建设,无论是从军队组织建设,还是从军事科技角度来讲,都有很多缺陷亟待改革,可是广大大学生由于并未经历过任何战争,依然认为中国所处的环境是安全和平的,中国不会发生战争,大多沉醉于和平年代的歌舞升平中,更有甚者,不仅失去了应有的集体主义感,甚至跌入自私自利的深渊,对身上的责任一无所知,只顾自我感受,不能控制自身言行。这种安逸现状的个人主义作风比国防建设本身要可怕和残酷的多。
  因此,让当代大学生接受或强化国防教育势在必行,它不仅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全面的成长,更能够唤起学生群体的忧患意识,充分了解我们国家所处的国际竞争环境,为实现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而有所作为。

  2 大学阶段国防教育的现状

  国防教育对实现“中国梦”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大学课程中,基本所有高校都开设了《高等学校军事教程》来灌输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以及处理国际军事问题的方法,这是十分及时的,也是十分可贵。但是这门课程在开设过程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由于很多因素的制约名没有达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国防教育的观念淡薄

  国防教育的实施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过程,首先影响其效果和实施的是一个认识过程。在国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和领导并未真正意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存在认识偏差,认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国防教育可有可无。在教师这种“教”的观念的影响下,最终导致了学生“学”的不重视与无意义。国防教育在大学教学中贯彻不到位、不彻底,首要因素就是观念问题。

  2.2 在高校没有形成专业性的国防教育机制

  国防教育作为一门课程,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机构相支撑,然而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开展多依托武装部或军事理论教研室开展,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多为行政人员或相关专业的人员兼职,难以保证国防教育的正常开展及国防教育机构的职能发挥。

  2.3 国防教育教学活动不规范

  学科教研活动的规范是提高国防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实践中不少高校普遍存在着教学不规范的问题,如教材不统一、教学形式单一、课时无法保障等。在军训中,很多高校训练时间受场地、经费等的影响而低于教学要求,训练科目少,缺乏创新,致使学生从一开始便对国防教育滋生反感与厌烦情绪。

  3 在大学社会学专业学习中融入国防教育的探索

  要有效地增加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更加深刻的普及国防知识,仅仅靠每周一节的军事理论课是不够的,将国防教育渗透到专业学科学习中是一种良好的解决途径。下面是我个人站在学社会学专业的角度,对在社会学专业中融入国防教育这一问题的几点的思考:

  3.1 在社会学专业学习中引入国防相关话题

  在专业学习中,将国防教育融入社会学学习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将其转化为专业话题或专业问题,也就是说,从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来研究我国国防教育的相关问题。从国防教育的现状我们看到,国防教育在高等学校的教学效果之所以收效甚微,除了现实环境的种种制约之外,不乏相关的体制机制问题。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针对高校国防教育尝试了若干措施,但其多为指导性法规且对细节规范不够具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机制的保障,所以效果并不明显。面对如此问题,急需从社会学的视角给予相应的回应和面对。通过在社会学专业的学习中引入国防教育的相关话题,不仅能够为社会学专业的学习提供新的领域和研究对象,反过来更能够对社会学理论加以丰富和诠释。如在社会学专业课中讲解“关系性”视角、冲突论、系统论等知识时,都可以引入国防问题加以说明和讲解。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可以实现跨学科研究,更可以在社会学专业的视角下寻求出提高国防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在社会学专业学习中融入国防教育,实现对在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目的。

  3.2 从社会学学习中加深对国防教育的理解

  现在社会中,众多不同的学科趋于交叉和融合,高校里许多学科课程教育中不少知识也涉及国际关系、国际战争的国防知识。因此利用高校现有社会学教育的师资教材等资源进行教学,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教学指导,完全可以达到国防教育的目的。在高校社会学教育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突出以下内容:(1)描述国际关系形成发展的社会学机制及后果,让学生了解国际关系结成前因后果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以此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中华民族近代国弱无防的屈辱史,血泪斑斑的近代屈辱录,亦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3)总结介绍国防意识、军事科学理论等知识点以及近代国家领土海洋纠纷、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情况、国防科技的发展等,引入时事热点问题。

  3.3 结合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

  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实际意义在于培养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精神,激发集体荣誉感和强化集体主义精神,以符合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需要。当前,开展学生军事训练是我国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军训,学生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军事技能、生活作风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在许多高校,军训之后既没有后续的军事训练,又没有开设军事理论课,这样使军训成果在之后的大学生活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巩固,甚至导致军训成果前功尽弃。因此,在社会学专业的学习中,应该讲国防教育贯穿并融入其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

  4 结语

  在社会学课程教育中融入国防教育的内容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在社会学课程中引入国防话题,将社会学知识运用在军事领域,结合教学内容分析联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国防等知识融会贯通、充分理解,强化大学生的国家和民族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将来为民族的强盛和祖国的富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海东.高校国防教育现状与对策[J].高教研究,2007(4):16-17.
  [2]莫华民,陈继承.国防教育要深植于历史教学之中[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S2):8-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