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满足未来信息化战争对军队人才的需求,提升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从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角度出发,分析我军特色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定位,提出着眼队伍构成、突出政治引领,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能,探索外部引进、激活鲶鱼模式,完善政策制度、破解矛盾问题,适应体制编制、优化管理环境等建设路径,并指出师资队伍建设应认清队伍建设的长期性、贯彻优先发展的主战略、提高教员岗位的吸引力等问题,为军队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 军队院校;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military talents in the future information wa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military academies,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positioning of high level teaching staff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our ar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high level teachers.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focusing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eam and highlighting the political guidance, integrating existing resources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maximum efficiency, exploring external introduction and activating catfish mode, improving the policy system and solving contradictions, and adapting to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ing management environment”. Finally,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building the teaching staff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long-term nature, implement the main strategy of giving priority to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attractiveness of teachers' posts, so a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military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personnel training; military academy;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1]。师资队伍是军队院校办学的核心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必须着眼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从各级各类军事人才的能力素质需求和岗位任职要求出发,坚持在找准定位、明晰路径、把握要点中打造我军特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 特色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定位
高水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应先行确立与之相比较的对象,弄清高水平的内涵和特点,才能更好地在把准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定位中确立起点和目标。
1) 有高度。
一方面要放眼全世界,紧盯外军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军事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评估其师资队伍水平,区分联合作战院校、军兵种专业院校、军民融合类院校等,弄清其在顶层设计、建设路径、保障制度机制等方面的主要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军事类学科、专业、课程教员和经历实战后教员的培养、使用和作用发挥情况,借鉴其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军院校实际加以创新运用,以实现师资队伍在世界军事院校范围内的高水平;另一方面要立足国内,以国家“双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专业师资为样板,鼓励教员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教学大赛和教学研讨活动,加强军地教师间教学经验和专业技术的深度交流,并通过引进、提升、整合、优化等方式,使我军院校师资队伍处在全国高校范围的高水平。
2) 有特色。
军队院校的使命是培养军事人才而非通用人才。因此,在打造我军特色高水平师资队伍时,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军队这个特殊领域来展开。首先要突出军事特色。教员必须顺应军事发展规律,注重自身军事特质的塑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军事职业的要求,在与地方高校交流中,遵守军队的纪律,展示出军人应有的好样子。其次要突出打赢特色。教员不仅是穿军装的老师,还是教打仗的老师。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必然是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部队的职能使命有着准确判断,对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战略战役战术、作战指挥有着深刻认识,对锤炼打赢本领、培养打仗型人才有着独特见解,对深化实战化训练有着特殊招数的群体。
3) 有引领。
由于师资队伍建设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在打造我军特色高水平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将必然形成一系列理论成果,包括人力资源的筹划、法规体系的构建、运行机制的确立等,而这势必会牵引和推动管理理论的创新。从科研推动教学的角度看,军队院校在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时,毫无疑问会把科研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积极适应未来战争形态的变化,加深对武器装备系统的研发,加快军事技术的发展,推进军事科技创新。即便是在同一军事教育方针指导下,我军不同类型的院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由于教员队伍学历、经历、结构和人才培养对象的差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亮点和侧重点,比如中级指挥院校的“教官制”、士官学校的“双师型”教员制等,院校间不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创新,能够为彼此之间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2、 特色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路径
新一轮军队院校调整改革后,院校培训任务进一步优化,异地办学较为普遍,专业技术干部现役编制大幅压减,现有现役教员数量较之前明显减少,教员队伍结构、思想和行为均发生较大变化[2]。为此,应以现有师资队伍为主体、以外部引进为补充,通过加强政治引领、师资培训、制度完善等方式,逐步打造出一支与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相适应的我军特色高水平师资队伍。
1) 着眼队伍构成变化,突出政治引领。
随着军队院校调整改革的深入,教员队伍已由以现役干部为主体逐步转变为现役干部、文职人员并重。习主席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教员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立德修身、潜心治学”[1]。教员处在传播知识技能、履行教书育人责任的第一线,是“思政课程”或“课程思政”的实际践行者,在政治信念、政治方向上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因此,院校各级党委应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决贯彻人才强军战略,充分发挥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做到各项决策要有利于稳定教员队伍的心神、激发教员队伍的活力。在定期的议教议训活动中,认真研究教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制定并落实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锤炼广大教员党性修养,使其更好地为学员做好表率。区分不同类型的教员,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针对社招类文职教员,着重开展使命责任、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牺牲奉献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夯实他们扎根国防教育事业的思想根基。注重随时掌握教员队伍的思想底数,做好一人一事的管理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开展“网红教员”“最美教员”等评选活动,大力培塑教员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宣扬其优秀事迹,号召大家学习,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把师德师风教育贯穿到教学工作中,使广大教员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革命军人,为人师表,知其所止,自觉培育高尚师德,展现良好师风。
2) 立足现有力量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在现役教员退役多、编制少的条件下,打造我军特色高水平师资队伍,具体到某一所院校,最现实、最紧迫的就是立足现有师资资源,通过更为科学合理的优化组合和在职培训,促进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跃升。一方面,加强学科带头人与教学团队建设。要进一步梳理军事学和涉军学科门类各一、二级学科,从教员队伍中精心遴选理论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过硬、知识储备宽广、德才兼备的专家作为学科带头人,把准学科方向、加强学科规划、引领学科发展、推动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头雁”“主心骨”的作用。必要时,学科带头人也可跨学科专业选拔或从离(退)休人员中返聘。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学部系、教研室、教学组为建设单位,将承担相同或相近教学任务的课程教员,组建年龄、职称、知识结构合理,规模适中的学科、专业或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教学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提升团队整体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员在职培训。对于现役教员主要采取学术讲座、外出集训、参与大项演训活动等方式进行,着重培训信息化战争前沿理论、作战指挥知识、新型装备和部队建设现状等内容,也可由教员个人提报培训需要,由军种或院校统筹协调,以远程订单式辅导的方式实施。对于社招类文职教员,岗前培训主要依托军地院校,着重培训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军政基础知识、教学科研能力等内容,在职培训逐步向现役教员靠拢,也可尝试走开社招类文职教员赴部队代职的路子。另外,应在各院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的基础上,选两三所军队院校设立全军级师资培训基地,常态化开展新教员集训、在职教员轮训等工作。
3) 探索外部引进模式,激活鲶鱼效应。
习主席强调“要走开高中级优秀指挥员到院校讲课的路子,用好用足外部优质教育力量和资源”[1]。 通过引进外部优质教育力量和资源,能够有效激活鲶鱼效应,激发教员队伍整体的生机与活力。打造我军特色高水平师资队伍,就要着力拓展外部引进的内容和范围,实施引进方法手段的创新。首先,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把地方高校作为师资引进的重要渠道,作为军事院校师资军民融合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引进的范围上逐步由引进基础学科专业、军民通用学科专业向引进涉军学科专业拓展,把引进民用领域高端人才,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师资作为重点突出出来,实现师资引进的全方位覆盖。把军以上单位领导机关、部队各级指挥员和士官骨干作为师资引进的重要力量[3],通过他们向广大教员讲述军队建设发展规划与部队建设现状,传授实践经验,间接提升院校师资水平。把地方高精尖企业人才和行业大师作为师资引进的补充,通过向他们学习、观摩,提升教员队伍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建立健全外部优质教育力量和资源引进的选拔、使用、考核与保障机制,全面走开引进的路子。在引进的方法手段上,既可以采取全引进(专职),也可以半引进(兼职);既可以线下引进(到课堂),也可以线上引进(远程教育),还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要破除以往单纯依靠到校讲课的方式,注重依托网络授课和视频点播等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优质教育力量和资源的利用率与灵活性。
4) 丰富完善政策制度,破解矛盾问题。
一是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制度。以《现役军官法》的修订推动专业技术军官职业化的步伐,为军事院校教员设置较为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全面梳理军队院校新一轮调整改革后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制定出台“打造新时代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意见”,研究院校的布局和师资力量分配,明确院校师资队伍的规模结构、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等事项。科学论证教学单位的设置和人员配备,制定适合师资队伍现状的教员培养、使用和流动措施。完善文职人员政策制度,从干部转业接口(比如为转改类文职人员再保留一次选择的权利)和文职人员退出机制(比如撤并降改后工作再分配问题)等条款入手,进一步修改完善文职人员政策制度,给予现役干部转改类文职教员真诚的关心和政策制度的托底,给予社招类文职教员真正的身份认同和融洽的工作氛围。二是完善专业技术干部考评制度。要把为战、教战、研战作为衡量院校专业技术干部履职尽责情况的核心要素,树立练兵备战的鲜明导向。把开展学科、专业、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指导或参加部队大项演训活动等作为评价专业技术成果业绩的主要指标[4],以强化广大教员研究战争和强敌的责任感与急迫感,使其逐步从实战化教学走向实战教学。三是完善教员代职制度。从打造我军特色高水平师资队伍的角度看,可将教员代职的类型扩展为代职部队主官制、院校间代职、校内代职3种。
5) 适应新的体制编制,优化管理环境。
新一轮军队改革后,与军委机关、军种职能部门相适应,院校机关由原来的“校(院)—部—处(科)制”调整为“校(院)—处(办)制”,管理更加扁平化。从目前运行的情况看,院校机关在指挥管理效率提高的同时,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五多”问题,导致教员队伍的忙乱和疲于应付。对此,要强化院校党委机关服务教学的职能。把服务保障教学当成院校党委和机关的根本职能,着力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在工作筹划、任务部署、大项活动安排时,紧紧围绕和聚焦教学任务的完成,充分考虑广大教职员工承受能力,坚决做好教学工作和广大教员的后盾,把教员、学员满不满意,当成是党委机关工作的一面镜子,切实提高服务保障质量和效益[5]。在制定各项规定、细则时,要提前拟制“立法”计划,起草人员要补齐法律知识和素养短板,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以确保“立法”数量适当,“以良法促进善治”。下功夫纠治“五多”问题,努力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性、事务性工作,让教员有时间、有精力抓教学、搞科研。在事关教员学历提升、专业技术军衔和等级晋升、职称评审、退役等热点敏感问题上,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用好、用活、用足现有政策制度,最大限度地维护好教员的权益。要在广大教员最关心的父母养老、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等方面,创新制度机制,形成良好示范。比如积极协调国防动员部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驻地行政事业、企业单位,为教员争取低利率的商品房贷款、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和父母养老医疗保险等。
3、 应注意的问题
1) 认清队伍建设的长期性。
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在改变作战样式和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同时,将会不断给军事院校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必须充分认清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和军事院校调整中,要时时关注师资队伍的动态,做好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心理疏导等工作,综合考虑法规制度的连续性和创新性,避免大起大落和师资力量的无序流失。应站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高度负责的角度,重视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不能因个人领导水平的高低和偏好,随意弱化教员的主体地位,进而影响师资队伍的基本稳定。
2) 贯彻优先发展的主战略。
习主席强调“全军要关心院校、支持院校,把院校建设摆在优先发展位置”[1]。当前,我军在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固然与院校本身有直接关系,比如师资队伍规模、结构不合理等,但与各级对院校重视程度不够、认识存在偏差、尊师重教浮于表面有关。有的习惯于用自己的标准而不是人才的标准来评价院校毕业的学员,有的无视学员基础,向院校提出过高期望等。贯彻院校优先发展主战略,就要从内心真正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把院校当成强军兴军的基石,在政策制度上优先保障院校,在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院校,在人才任用上将优秀人才调整到院校长岗位;大兴尊师重教之风,有效发挥院校专家的决策咨询作用,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完成个人份内工作的责任者;把部队最优秀的指挥员选调到院校教学岗位,把地方最优秀的青年送到院校,将院校发展成人人向往、人才济济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地方。
3) 提高教员岗位的吸引力。
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院校,专业技术干部因其工作的局限性和权利的有限性,岗位的吸引力很难与指挥管理类干部相比。院校许多指挥管理类干部之所以会改为教员,最主要的原因往往是发展受限、级别难解决。即便是在现有的教员中,许多人也更愿意到教学部系、教研室领导岗位上去,而不是甘于做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员。提高教员岗位的吸引力,要牢固确立教员是院校主体的思想观念,使“教员”这个称呼自带自豪感和成就感;以更稳定的工作环境、更好的发展前景、更有利的退出机制,鼓励和引导那些最优秀的人到一线教学岗位上,通过科学合理和人性化的专业技术考评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激发广大一线教员的内生动力,使其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发挥应有的聪明才智。
4 、结 语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是新时代赋予军队院校的使命课题,也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迫切需要。只有国家、军队、院校加强规划,合力统筹,共同发力,各级党委、机关、教员个体共同努力,坚持内部整合和外部引进并重,坚持政治引领、政策制度扶持和拴心留人环境营造并举,才能打造出一支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我军特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 王士彬,刘建伟,罗金沐.习近平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强调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深化军事院校改革创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N].解放军报,2019-11-28(1).
[2] 李爱玲,张永才.对新时代加强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军事学术,2018(7):68-70.
[3] 林晓.美军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及启示[J].后勤指挥学院学报,2010(2):110-111.
[4] 宋继忠,喻子敬,魏兴.军队综合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海军院校教育,2011(2):60-61.
[5] 李秀清,陈慧女.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助力一流军事院校建设[J].潜艇学术研究,2018(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