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退役复学大学生作为一个新兴群体, 在国防教育中拥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调研发现, 当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国防观念存在偏差、国防精神缺乏、国防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组织、协助国防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军事训练、组织国防实践教育活动、引领大学生征兵工作等途径, 让退役复学大学生参与到国防教育中, 解决当前大学生国防教育中的问题。
关键词:退役复学大学生,高校,国防教育,作用
退役复学大学生是指参军入伍前未完成高等教育, 退役后回归所在高校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它是一个新兴的群体。随着参军入伍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 退役复学大学生人数也在稳步上升, 成为高校里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要充分挖掘这一群体的优势潜力, 利用各种途径让他们参与到国防教育中, 使之成为一股生力军, 这对于提高国防教育效果有着积极意义。
1 当前大学生国防教育现状
1.1 部分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存在偏差
国防观念是公民对参军入伍、保家卫国和国防建设等所持的态度, 是维护国家安危和关系到民族兴衰的重要精神因素。
在现实中, 大多数大学生都认识到国防建设对于国家、民族及个人的重要性。他们在撰写材料、公共场合或者公众面前都能说出国防建设的意义和自己对国防的热爱。但当要求他们参与国防建设时, 部分大学生却认为国防是国家的事情、是军人的事情甚至是别人的事情, 跟自己没有直接关系, 对国防建设表现出冷漠和抵制。具体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在高校征兵工作中表现不够积极, 参与度有待提高;在参军入伍的大学生当中, 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享受参军福利政策, 看中的是参军给自己所带来的实惠, 如学费补偿贷偿、退役复学补助金、继续升学加分及就业照顾等, 至于保家卫国、献身国防等意识比较淡薄。这些表面现象的深层根源是部分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出现了偏差, 没有从内心树立起正确的国防观念。
1.2 部分大学生的国防精神缺乏
国防精神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我奉献、英雄主义以及尚武等各类精神, 是国防建设的灵魂和重要内容。
在当前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部分大学生的国防精神缺乏, 表现为爱自己胜于爱国家、自私思想严重、自由散漫、怕苦怕累等。尤其是在当前各类媒体的过渡渲染和不正确的引导下, 很多男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问题, 他们追捧的是所谓的“小鲜肉”“娘炮”, 性格趋向中性化, 涂脂抹粉, 以此为美。众所周知, 军人所需要的是强健的体魄、强悍的性格、坚韧的意志和男性特有的阳刚之气, 要能够承受各类困难和严格的纪律约束, 这些都不是“小鲜肉”“娘炮”所具备的。上述现象说明了部分大学生缺乏国防精神。
1.3 部分大学生的国防知识贮备不足
国防知识主要包括国防理论、国防法律法规、国防制度、国防战略方针政策、武装力量等。
在当前高校中, 部分大学生对于国防知识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如:很多人只是从网络或其他非正规途径零星地了解国内外军事科技情况, 对国防理论、各类国防法律法规条例、国防常识不清楚;对当前世界各个国家国防发展情况、当今世界各类武器装备、世界国防发展趋势认知模糊;对战场上注意事项不知道等。国防知识贮备不足容易使大学生在参与国防建设中陷入迷雾之中, 不知所措。
2 退役复学大学生参与高校国防教育的优势
2.1 思想觉悟高, 国防知识丰富
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服役期间是以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为主。政治学习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以及会议精神、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国防现代化理论、军事理论和国内外时事政策等。学习形式有集体授课、集体学习、读书看报、定时收看新闻联播、举办主题座谈会、开展党日活动等。
“参军大学生在服役期间主要以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 不仅很好地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思想觉悟也有较大地提高”[1]。通过内容丰富的理论学习和形式多样的实践主题教育活动, 退役复学大学生贮备了丰富的国防知识, 提高了思想觉悟, 成为参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好帮手。
2.2 经历丰富, 自律性强
2年的部队生活使得退役复学大学生拥有了丰富的经历。与同龄人相比, 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坚韧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见识广, 视野开阔, 看待问题全面, 责任心强, 承受困难能力强, 独立自主能力强;他们自律性强, 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规范自己的言行, 集体荣誉感特别明显。退役复学大学生拥有的这些素质也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
2.3 身份优势强, 易与同学沟通
退役复学大学生参军前后都是学生身份。学生身份使得他们更容易与在校大学生沟通交流, 同时也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 能够对症下药。
他们通过分享亲身的军旅生活, 讲授部队习得的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和国防精神, 理论联系实际, 拉近与在校大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教育的实际效果, 促使国防教育方式的多元化、模式的立体化、效果的综合化, 更多地呈现直接性和示范性。
3 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高校国防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国防精神等方面的普及性教育活动, 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国防建设、踊跃报名参军、保家卫国的一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退役复学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 将在部队所习得的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国防精神等传授给在校大学生, 达到创新教育形式和提高教育实效性的效果。
3.1 成立专门组织
为更好地参与和协助大学生国防教育, 退役复学大学生应该成立专门的组织。这样一方面能够把散落在校园各个角落的退役复学大学生组织在一起, 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利用集体力量办大事, 扩大国防教育的影响力。
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组织可以命名为“军事发烧友”“军迷协会”“八一青年”等具有国防教育特色的名称, 由学校武装部统一发放服装和编制组织机构, 定期开展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活动, 协助学校保卫处的巡逻和安全工作, 增强组织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 退役复学大学生要利用组织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国防教育活动, 实现“战时能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目标。
3.2 协助国防教育教学
目前很多高校的国防教育教学都被并入到“两课”中, 多由兼职教师教学。教学形式比较落后, 基本是填鸭式的满堂灌, 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教学的效果有限。
利用退役复学大学生协助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他们与同学是同辈, 而且更加成熟, 他们的军旅经历更为他们增添了神秘色彩, 同学对他们会有一定的信任感和敬佩感。[2]”退役复学大学生拥有正确的国防观, 掌握丰富且前沿的国防知识, 有着高涨的授课热情。在国防教育理论课堂上, 退役复学大学生结合自己2年酸甜苦辣的军旅生涯讲述国防知识, 声情并茂, 打破以往千篇一律的、枯燥的教学形式, 能够极大地引起大学生对国防教育教学的兴趣, 比教师在讲台上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更有说服力, 也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3.3 帮助大学生军事训练
大学生军事训练是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也是磨砺大学生意志、提升国防观念、提高国防素养的主要途径。“和平时期, 高校的国防教育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军事训练来实施, 以此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人才”[3]。由于各种原因, 目前大学生军训存在一些问题, 如:训练模式陈旧, 参训大学生积极性不高, 承训教官数量不足且有时候与学生沟通不畅, 训练流于形式, 训练效果不佳等, 与国防教育目标尚有差距。
经过了2年的专业训练, 退役复学大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且与大学生有很多共同语言, 便于沟通交流, 让他们帮助大学生军训工作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高校可以让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军训中以身作则, 积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 为那些怕苦怕累的大学生加油鼓劲;现身说法, 讲述大学生军训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官的指导下单独训练部分学生, 与部队教官形成竞争促进关系;成为军训教官的助手, 分担部分军训任务, 如管理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与军训的后勤大学生;进行理论研究, 探索军训的新模式、新方式、新途径, 为大学生军训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这些措施, 能够有效地提升军事训练的教育效果。
3.4 组织国防实践教育活动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半边天。但因为考虑到安全、组织管理、费用等因素, 很多高校的国防实践教育活动几乎没有, 或者流于形式, 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经过2年部队生活的锻炼, 退役复学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管理素质, 并且拥有高涨的积极性。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围绕爱国主义主题, 开展学生喜爱的国防教育活动, 扩大和增强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4]”把国防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地搞起来。
退役复学大学生可以在清明节、党的生日、建军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营造积极氛围, 激起在校学生对革命前辈的敬仰;通过组织在校大学生到历史博物馆、革命圣地、红色景点等参观, 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正确的国防意识;通过开展诸如国防方面的征文、标语征集、演讲比赛、漫画比赛、辩论赛、微电影制作等活动吸引广大在校生积极参与到国防教育中, 增强国防意识;通过让退役复学大学生参与宿舍、教学、生活等公共空间的建设管理, 引导学生规范行为, 消除不良习惯, 为国防教育打下基础;通过让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开学典礼、运动会、毕业典礼、征兵宣传会等一些大型活动上“亮相”, 彰显他们身上存在的在校生所不具备的健壮体魄、阳刚之气、成熟稳重和组织管理能力, 让在校生对军人产生敬仰之情, 进而提升对国防教育的兴趣等。
3.5 引领大学生征兵工作
大学生征兵工作过程也是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过程。国防教育为征兵工作奠定了前提基础, 征兵工作是国防教育结果的展现。当前大学生征兵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 征兵难、参军冷等现象困扰着高校武装部, 这也反映出高校国防教育的不得力。
退役复学大学生是高校征兵工作的受益者和实践者, 对大学生征兵工作最有发言权和无可争辩的说服力, 他们所说的也容易被在校生认可和接受。“发挥退伍学生参与入伍征集宣传动员方面的作用, 如进行入伍咨询、宣讲, 对入伍学生进行入伍前教育等, 让有入伍意愿的学生理性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将要面对的情况, 让报效祖国的激情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 走一条无悔的从军路。[5]”高校通过让退役复学大学生引领征兵工作, 让他们谈谈自己参军的收获、军营的生活和国家征兵政策等, 鼓励大学生报名参军入伍, 积极参与国防建设, 这要比学校单纯的宣传效果好。退役复学大学生通过引领高校征兵工作, 对全体在校生做了一次国防教育的大普及, 能够提高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结语
大学生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高校通过积极发挥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作用, 利用不同途径向在校生传授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和国防精神,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中的现状, 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对促进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晏毅.莫素娟.发挥退伍学生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5) :147-148.
[2]张晓丹.加深对高校退伍复学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大学教育, 2017 (4) :122-123.
[3]李杰.退伍复学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16 (5)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