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国防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与军训的论文(前沿范文8篇)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作者:赵玉婷;仝红发
发布于:2020-04-10 共7682字

  军训是学生在校期间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方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国防建设的后备力量, 接受国防教育与军训是保障国家国防安全的一项战略工作。本文整理了8篇“国防教育与军训的论文范文”,供该专业的学者参考。

国防教育与军训的论文

  国防教育与军训的论文(前沿范文8篇)之第一篇:国防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军训研究

  摘要:高校军训工作由来已久,是国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高校学子爱国之心,提高国防意识、忧患意识,学习军事技能,加强祖国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方法。本文将对国防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军训工作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国防教育与高校军训育人的统一。

  关键词:国防教育,军训工作,现状,大学生,问题

  我国高校开始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大学生军训工作是在1985年开始的,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的共同领导下,高校军训工作已经开展了30余年,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当然,这三十余年的实践也使我国高校军训体制更加完善与成熟,不断完善中的军训工作也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的培养不懈努力。下面本文将就国防教育的视角浅析我国高校军训工作。

  一、高校军训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军训工作是法律的要求,是我国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基本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高校军训工作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的有效保障,是提高国防建设、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学校方面以及军事机关方面所共同秉承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教育方面的决策方针表明应积极有效的进行高校军训工作,结合学校与我军的正确教育模式与政治思想,以及军事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继承我军的优良传统,建立高质量的国防后备力量。不仅如此,军训工作的开展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大意义,大学入学阶段的军训对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在强度大、纪律严、整齐划一的军训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以及政治上对我们国家、民族的忠诚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都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学生在高强度的军训过程中也在逐渐摆脱“温室”条件,提升自己抗挫折、抗压力的精神,对学生步入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国梦,以及面对自己的生活压力进行克服都有重要意义。

  二、现阶段国防教育背景下高校军训工作的不足

  首先,当前军训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缺乏对军训的重视,对军训工作重要性的认知严重不足。军训工作的开展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培育爱国情怀以及报效国家的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为我国国防建设、我国军事现代化建设培养后备力量的战略部署,军方以及地方各级都有重大责任。然而一部分高校对军训的工作开展并不重视,甚至认为军训工作在高校教育中可有可无,甚至没必要存在。而认为军训或者国防教育工作是国防院校、军事院校的事情,普通高校并不需要严格要求的也大有人在。

  在具体的军训工作开展中达不到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我国《兵役法》、《国防法》、《国防教育法》以及相关的文件对高校军训都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国家层面所下达的指令也好、政策也好,大多只是宏观上的指导与规范,而对于具体的军训工作的落实却一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国防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而军训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现实中高校军训却往往做不到军训的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由于缺乏专业的训练设备、训练场地以及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军训教材,甚至有的学校还欠缺相对应的军训组织部门。总之,缺少太多条件使高校军训真正达到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

  现行的军训工作还存在一点问题,即方式和内容的陈旧与呆板,不仅内容肤浅,对国防教育的知识传授不足,还极容易使学生厌烦。我国高校军训一般只在新生入学后开展,大多为15天左右,部分地区由于天气等原因或许做出相应调整。实际上这样的训练时间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国防知识与部分军事知识十分困难,但是为了完成最后的阅兵检验,队形训练与内务整理训练往往成为训练的重点,甚至成为训练的唯一内容,与军训的目的相违背。但这样的方式或许已经在我国的高校校园中流传已久。由于时间短、任务重,高强度的队形及内务训练往往使学生彻底丧失对军训的热情和主动性。而与此同时,这样枯燥无味的训练也占据着大量的时间,迫使国防教育知识、军事知识以及爱国情怀的培养缺少了相应的时间。除此之外,军训局限于传统模式,只有队形训练、军体拳、内务整理等方式,过于传统且多年不变,缺乏多媒体化的高科技教育手段,难以使军训与当代社会现代国际形式和战争特点接轨,严重影响了军训的现实意义。

  而就监督模式而言,军训工作的监督机制是不完善的,一直以来的军训模式大多以最后的阅兵检验作为军训工作成绩好坏的标准。但是这种监督模式具有“表演性”,缺乏实际意义。军训是国防教育的重要手段,军事技能、军事理论等军事知识、国防思想教育是军训工作开展的目标所在。而一直以来这种汇报式的监督验收模式往往可能仅获取军事技能方面的成果,绝难触及其理论或者思想的受教育成果。而且这样的监督模式不具备对学生在军训过程中的监督,军训的本质是过程上的教育,注重军训工作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如集合令、实战射击、内务整理、队形训练等,每个细节构成学生的军训,让学生一次次付出辛勤的汗水,克服各种困难。这是无法以量化的标准进行衡量的,而所谓的阅兵更是触及不到军训的灵魂所在。

  三、国防教育视角下对军训工作的思考

  就目前来讲,国际形式十分复杂,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在威胁世界和平,而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更是直接对我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做出威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加强主权意识、提高国防意识对我们十分重要,因此军训工作的开展是不容忽视的。而对于我国军训工作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军训工作务必要进行改善。

  首先必须提高对军训工作的重视程度,深化思想认识,认识到军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军训思想。对高校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关系重大,军训作为对大学生实施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进行重视。对此,相关机构及领导人必须加强学习,避免对军训可有可无的态度,造成无法达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军委所制定的军训的目的和效果,使军训这个本该让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成为合格的国防后备力量兵员的战略部署沦为形式主义的牺牲品。

  古语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要想使我国军训的实际成果与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军委的初衷相对应,必须有与高校军训相对应的“硬件”设施。所以,各相关高校应及时对军训训练的场地进行改造,使其既符合平时学生的生活学习需要,又能在军训时期为军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不止如此,相近地方的军事部门也应该为高校提供帮助,对其进行场地及部分设施的帮助改造,甚至可以让学生军训期间使用部队的训练设施,从而更好地达到军训的效果。除此之外,对军训教官的培养也是必要的。当前开展军训工作的过程中,存在教官不符合相关标准却被学校聘请,以在形式上过的去的现象。为使学生军训的过程中受到比较专业的军事知识的指导以及国防知识的教育,军训教官一定要符合相关标准,切不可滥竽充数以做形式之需。如必要可对教官进行专业的培养,或者聘请现役军人作为教官指导学生军训,借以保障军训的质量。

  军训要与实际和时代相贴合,高校军训一定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满足当代大学生内在要求,达到知识、能力以及思想觉悟的立体的全面的发展。同时,要完善学生军训机制,扩展内容、改善形式。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新的时期军训工作的开展也应该更加符合新的时代,同时进行相应的扩展。对于军训,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将现代科技手段贯穿于军训工作中,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采用数字媒体、实践应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将军训内容与具体的专业方向相结合,将高等教育专业引申至军事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结合时事热点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展思维,培养军事意识,合理的进行战术演练、战术分析等内容,保障军训质量与安全,尽量完善军训的机制,扩充内容,为我国培育相应的后备国防力量做出有效保障。

  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正是中华民族走向富强、完成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长达100余年被侵略的历史历历在目,警示我们务必要加强国防建设,护我中华民族和平安定。所以,为了在中华民族解放路上牺牲的前辈,为了当代人富强民主的中国梦,为了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文明延续,我们没有理由对国防意识的培养、国防力量建设有一丝一毫的松懈。高校军训正是培育后备国防力量的重要措施,我国高校以及相关部门一定要加以重视,为我国和平安宁培育守护力量。

  参考文献
  [1]阳意峰.基于军训下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2]杨乐,张晓亮.国防教育视角下的军训工作浅析[J].学理论,2013.

国防教育与军训的论文

  国防教育与军训的论文(前沿范文8篇)之第二篇:定向越野融入高校学生军训的价值研究

  摘要:高校开展国防教育, 实施军训是《兵役法》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地形学的军事技能可通过持续开展的定向越野项目来提高学生的掌握水平。在军训中适时引入定向越野, 使军事地形学的理论付诸实践, 对改进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军训,定向越野,价值,军事地形学,国防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国防非常关注的群体。大学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还要培养其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志向。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大局。1984年国家重新颁布的《兵役法》第43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 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2001年6月, 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 并转发给教育部, 要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普遍开展军事训练。高等院校学生的军事训练, 采用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2002年6月19日, 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规定, 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 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 训练科目包括综合训练、单兵战术、轻武器射击和军事地形学等, 军事理论课教学时数为36学时, 教学内容包括军事思想、中国国防、军事技术、信息化战争等课程[1]。所以大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军训对巩固和加强国防建设, 保护国家安全和繁荣稳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定向越野是一项借助指北针和地图的运动, 要求会看图的同时要选择最佳行进路线。学生将地形地貌学的理论知识直接付诸实践, 对提高学生军事地形学的技能有很大帮助, 而且此项运动开展时所需器材较少, 花费较小, 场地灵活, 便于大规模人群的开展。

  目前, 国内高校在国防教育实践内容中, 军事技能训练部分基本为队列动作练习、轻武器射击、单兵战术、军事地形学和综合训练等科目涉及很少, 参加军训的大部分学生其实际军事技能未有实质的掌握和提高。军训期间适时参加定向运动, 可以促进学生军事地形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对提高军训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一、军训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

  1. 在高校开展军训是当前我国安全形势的需要

  国防就是国家防务。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 制止武装颠覆, 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 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2]。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时事热点、国防事件的关注和教育, 能再次强化其爱国主义思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以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如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南海和中印边界问题为契机, 在传统国防安全教育基础上, 加强海洋安全、能源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教育, 使学生能做到关注生活中的国家安全问题, 可加强大学生对国防安全因素的认识, 增强大学生现代国防意识[2]。

  2. 在高校开展军训是国防建设的需要

  现代国防是一个大系统, 现代大学生要有大国防观念。大国防是将国防建立在依靠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工业、农业、科技、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来实现国家安全的国防, 是建立在国家综合实力基础上的国防[3]。爱国主义则是国防教育的核心精神要素, 在军训期间通过军事理论和技能的集中学习,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节和民族精神。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信息显示, 截至2016年5月30日, 国家高等学校总计2879所, 普通高等学校占2595所, 成人高等学校占284所, 另据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700万, 位居世界第一, 高校已成为培养强大国防预备役力量的重要阵地。现代战争需要高素质、高质量的兵员, 仅靠军校的培养远不能满足战争需求, 普通高校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国防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军事专家们普遍认为战争是国力和军力的竞争, 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抗衡。大学生文化水平较高, 接受能力强, 易于掌握高技术武器知识, 平时加强相关国防教育理论和军训的教育, 战时则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进而保证胜利。

  二、定向越野的运动特点和军事价值

  1. 定向越野的运动特点

  首先定向越野具有较强的技术性, 参赛者不仅要了解基本的定向规则, 还要了解指北针使用知识、地图知识, 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 主要考验参赛者对地图的识别和使用技术、野外奔跑的能力、路线选择技术和独立分析决策能力。其二, 定向越野有很强的竞争性和趣味性;竞争不仅体现在体能上, 还着重体现在智力和技巧上。定向越野作为一种户外活动, 其活动场地灵活自然, 活动场地可设在校园、公园、郊外或植被较好的山地进行, 参赛者奔走在大自然环境中, 享受着旅游和寻宝乐趣。其三, 定向越野参与人群的普适性, 此项运动可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进行分组, 赛程可近可远, 难度可大可小, 适合不同的年龄和群体。

  2. 定向越野的主要军事价值

  (1) 可提高身体素质, 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定向越野短距离项目全程一般在3公里左右, 中距离和长距离项目则在5-10公里左右, 属有氧耐力为主的中等强度运动。长期坚持训练可使心肺功能得到改善, 提高机体的耐力素质, 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4]。定向规则要求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每个检查点必须按顺序独立打卡, 需要参与者独立完成任务。部分检查点会根据地形设置在土丘上或灌木丛中, 需要攀爬或穿越密林, 不仅要克服恐惧和无助, 还要克服机体的疲劳和酸痛, 直到完成任务, 对参与者的心理和意志是较大考验。

  (2) 可提高学生对军事地形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定向越野地图是一种专门为定向运动绘制的详细、精确的地图。尽可能全面地表示出活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貌特征, 用不同颜色和符号来表示图中的内容, 特别是不同植被特征的情况下, 使用了较多的鲜艳色彩, 为运动员判定通视通行程度、确立方位、寻找目标、选择路线提供帮助[5]。定向越野的开展离不开定向地图的支撑, 准确快速读懂地图的方向、地形、地物、比例尺等信息, 对提高运动成绩至关重要。军训科目中也含有军事地形学, 定向越野和军训中的军事地形学科目都有对地图相关知识学习的共同需求。军训期间适时参加定向运动, 则可以促进学生军事地形学中地图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三、军训中开展定向越野的价值与益处

  1. 丰富军训内容, 提高学生兴趣

  定向越野作为国际军体理事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每次举办比赛都能吸引较多国家的军队代表队参赛, 部分省市已将定向越野列入军事教育实际授课课程。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统编教材2008年出版的军事教程中已将定向越野列入军事技能篇中, 但在实际训练操作中的贯彻和落实并不理想。在军训中加入定向越野课程或竞赛符合当前军事训练发展形势需要, 丰富新同学的军训生活, 可增强他们的独立意识或团队意识, 提高军训兴趣, 而且识图用图能力的掌握对学生今后在生活中的运用也有较大帮助。

  2. 拓宽训练空间, 减轻军训场地压力

  每年的军训都是针对大一新生统一进行, 同时参与训练的人员较多。参训人员的训练场地基本选在操场或操场附近的马路, 而高年级的体育课还要在操场正常进行。所以就出现场地参训人员多, 使用面积少的矛盾。合理安排部分参训人员适时进行校园其他区域的定向越野训练可以拓宽军训空间, 极大缓解军训场地压力。

  定向越野户外实践规模可依学生数量合理统筹安排。将参加练习的班级按时间合理编排, 并提前告之各班辅导员, 可在练习前10分钟到达起点位置, 避免长时间排队等待。以校园短距离为例, 全程距离3公里左右, 检查点可设计20个, 每个学生持续跑步时间则约为30分钟。同一块场地可设计8条路线, 每批次出发8人, 每批次间隔1分钟, 1小时内可出发参与练习的人数就达480人。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军训场地压力, 还可以切实改善其训练强度,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3. 促进学生尽快熟悉校园或周边公园环境

  高校校园面积一般占地较大, 植被覆盖率较高, 园林化、花园式校园也较多。公园中丛林、河流、小溪、道路、桥梁、植被等地形地物更为丰富。在校园或公园中进行定向越野, 学生沐浴在阳光下, 奔跑在花丛中, 栖息在荷塘边, 可充分感受新环境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感。而且新环境也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满足不断探索和“寻宝”的心理。不同地形条件的实践对学生地形学知识的掌握也有着巩固和促进的效果。可根据学习目的和任务将校园或周边公园合理划分成多个定向练习场地, 循序渐进。对于大一新生是熟悉校园和周边公园的绝佳机会。

  四、结论和建议

  1. 结论

  军训中军事地形学科目与定向越野运动有较多交叉和互通的教学内容。在军训过程中引入定向越野运动, 可以促进学生对军事地形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可提高学生机体的耐力素质, 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促进意志力的培养;可减轻军训场地压力, 拓宽训练空间。

  2. 建议

  领导重视。领导者肩负着促进组织发展和事业进步的历史使命, 领导者的重视、指挥、协调、监督等影响力对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加大定向运动项目价值和意义的宣传力度, 并将目前军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建议汇总报告, 力求提高军训的实效性。

  注重军训中现代国防意识的培养。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银行领域等可能在未来信息化战争时成为敌方攻击的对象, 应在日常使用交流时谨防泄密, 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此外军事设施的管理, 城市建设规划, 战地开放等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都应纳入大学生现代国防教育体系, 并形成稳定影响。

  创新军训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在传统科目基础上, 增加野外自救互救、火灾逃生、防空演习、军事科技展览等科目, 与生活实用性紧密结合, 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学以致用, 提高军训兴趣。

  参考文献
  [1]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省军区司令部.军事教程[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恽安平.大学生现代国防意识及培养对策思考[J].江苏高教, 2013 (6) .
  [3]苏世忠.国防最根本的是构建大国防观[J].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4]司世明.论定向越野训练的军事价值[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7 (4) .

国防教育与军训的论文(前沿范文8篇)
第一篇:国防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军训研究 第二篇:定向越野融入高校学生军训的价值研究
第三篇:新生军训中的国防教育优化研究 第四篇:浅析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军训的困境
第五篇:国防教育在大学生军训中的弱化现象分析 第六篇:高职院校国防教育与军训问题分析
第七篇:论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新常态”观 第八篇:生存视阈下高校国防教育与军训研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