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代表作范文8篇)之第六篇
摘要:提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面对日益增多的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 广大高校工作者在不断探索各种培养方式, 利用国防教育功能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新的探索。本文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对比的方式, 分析了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提升功能, 并尝试探索在国防教育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国防教育,理想信念,大学生
***在2017年青年节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强调:“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 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 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勇做时代的弄潮儿。”[2]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培养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指引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奋斗, 这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和国家的未来发展。青年学生只有把自己学习的目的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联系在一起, 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指引前进的道路, 才能够激发出强烈的责任感, 更加努力地学习掌握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据相关调查, 在“为什么上大学”这个问题上, 多数学生选择“找个好工作, 过上体面的生活”, 只有较少的同学选择“为了民族复兴”。针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问题, 各高校必须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进行研究和探索, 寻找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路径。
为探究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作用, 项目组以江淮学院2017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300名学生, 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 时间跨度为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两个组学生数均为150人, 实验组选取两个班级进行国防实践教学试点;对照组为另外两个班级, 没有进行专门的国防教育。实验组学生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正常军训以外, 还加入了国防知识讲座、集体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暑期国防实践活动、撰写实践论文等环节。2018年10月对照实验结束后, 运用精心设计科学详实的理想信念问卷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300份, 收回300份, 有效问卷300份, 有效率达100%, 保证了调查的效度和信度。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现状
数据调研结果表明, 在被问到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时, 实验组学生51%选择理想与信念, 20%选择知识, 15%选择情感, 其他选择为名誉 (6%) 、金钱 (5%) 、权力 (3%) ;对照组学生25%选择理想与信念, 22%选择金钱, 18%选择知识, 其他选择为权力 (17%) 、名誉 (15%) 、情感 (3%) 。在是否主动要求入党的问题上, 通过走访各班辅导员发现, 2018年11月, 实验组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占82%, 对照组则只有47%。在对入党主要动机的调查中, 实验组76%的被调查者在入党动机中选择“信仰共产主义以及党组织的先进性”, 17%选择“对毕业找工作有好处”, 5%选择“很有面子”;而对照组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 只有35%的学生选择“信仰共产主义”, 而46%的同学选择“对找工作有帮助”, 15%的被调查者选择“很有面子”。在访谈中发现, 实验组的同学更能够有意识地向党组织靠拢, 更主动地遵守校规校纪。在调查中, 实验组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是自己的精神支柱和动力”的占到96%, 而只有4%的同学认为“理想和信念只是与自己无关的名词”;对照组的学生在对理想信念的认识中, 选择“理想和信念是成才的精神支柱”的只有58%。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清晰看出, 国防理论和实践教育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
二、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作用
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 也是未来国防的主力军, 他们肩负着神圣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因此, 高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国防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既需要情感的基础, 也需要理性的认识。大学生国防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大学的各个阶段分别开设不同的国防教育课程, 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有重要意义。一年级新生刚入校时, 对大学校园比较陌生, 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 在这一时期进行国防教育,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形成。
2.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
在高校学生中渗透国防理论和实践教育, 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强化学生对校规校纪、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意识具有积极作用。当代大学生崇尚自由, 自我意识强, 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观念相对匮乏, 这种现象在高年级更加突出。例如, 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旷课、上课睡觉、玩游戏、聊天等;考试时, 作弊技巧和工具层出不穷。这种现象的存在有监考不严、惩戒措施不够的因素,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不强, 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思想意志是行为的先行者, 改变自由散漫的行为要从思想意志入手。国防教育是从大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始进行的, 严格的军事训练能够使大学生在短时间内服从和执行命令, 对培养他们的集体协作和遵纪守法意识效果显着。
3.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表明, 每个人都是社会性的人, 不能脱离集体而存在。胡锦涛同志提出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即“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明确指出了当代军人必须坚持的核心价值观, 这恰恰符合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国防教育中, 战斗英雄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模范军人身上体现出的无私奉献和自强不息精神, 是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强大驱动力。在学习这些军人典型事迹的过程中, 他们以榜样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 以榜样的精神影响自己价值观的形成。久而久之, 在校园里将形成一股学模范的风气。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能更好地引导他们的人生道路, 使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 像优秀的军人那样威武不屈、贫贱不移。
三、国防教育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路径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同时, 要采取合理手段及有效路径, 科学地融入理想信念教育, 以达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1.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
高校国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全民性活动, 关系到民族气节, 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爱国主义是人民对祖国的一种强烈、深厚的感情, 表现为全国人民对祖国的自豪感、自信心。它具有强大的向心力, 能够使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 并且在外敌入侵时团结所有力量一致对外。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 而国防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式, 两者相互作用。正是由于具有众多的重要功能, 爱国主义才成为高校国防教育的灵魂。高校的国防教育应该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 使大学生在国防教育中树立起爱军拥军、居安思危的思想, 有主动献身国防的意愿。只有在国防教育中深切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青年一代才能够保持爱国激情, 积极主动为祖国做贡献。
2.建立健全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 保证崇高理想信念的长效培养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教育的效果, 进一步提高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高等学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重视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和优化, 遵循教育规律, 将理论、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课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第四条规定的36个学时执行, 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军事理论和技能, 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作为必修课的补充, 可开设选修课, 以学生感兴趣的专题进行教学。在完成理论课教学的同时, 把国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通过实践教学强化大学生的国防意识。高校要利用一些重要纪念日作为宣传契机, 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大纪念日, 采取多种形式的纪念方式, 如唱红歌比赛、参观纪念馆、缅怀先烈、观看爱国影片等, 也可以发动已经从部队退役的大学生在学校开展国防知识讲座, 传授军营生活经验。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建立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 才能保障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长效培养。
3.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 在国防教育中植入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在国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国防教育的主力军。军事理论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政治理论的学习水平。军事理论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 提高自身政治修养、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同时, 教务部门可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 以补充专职教师的不足。如军事院校转业的教员、军事理论专家及部队转业军人等, 他们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国防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军事理论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不高。因此,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 完善教师发展渠道, 是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 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国防知识, 在国防教育中无形地植入理想信念教育。
参考文献
[1] ***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EB/OL]. (2017-05-03) [2018-12-1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03/c_1120913310.htm.
[2] 新华网.权威发布:十九大报告全文[EB/OL]. (2018-03-13) [2018-12-11].http://sh.people.com.cn/n2/2018/0313/c134768-3133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