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军队转业干部是极为重要的人才资源, 在部队特殊环境的磨练下具有刻苦耐劳、拼搏奉献, 纪律观念强等优秀特质。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对军队转业干部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 使其成为地方建设的中坚力量刻不容缓。本文论述了军队干部培训的发展和培训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军队转业干部; 培训; 创新思路;
随着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各个工作岗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家和地方的重要人才资源,军队转业干部的教育培训是军队安置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解决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问题,促进转业干部快速融入社会建设,是当务之急。
一、现阶段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军转干部培训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的军队转业安置主管部门都积极组织开展了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和新思路,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军转干部培训的创新发展。逐步形成社会化、网络化、法制化的培训趋势。
(一) 培训社会化
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充分运用好各地方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省市地区党校、行政干部学院、地方高校等力量,同时积极发动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培训工,引导高质量的社会培训资源参与是目前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的创新理念。比如,在2018年8月,郑州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在中国第一所民办高校——黄河科技学院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河南省军转培训工作的一次创举。当前,许多省市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军队院校等各类优质社会培训资源,逐步探索建起了一批特色鲜明、模式先进、普遍认可、作用突出的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基地。
(二) 培训网络化
目前,计算机网络广泛应用于金融、商业、教育、交通、企业管理等各行各业。实现培训网络化,一方面为提升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水平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它使教学覆盖面积更加广阔,并将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另一方面,网络化、信息化的学习方式,适应成人教育特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和丰厚的社会效益。在国内,很多干部学院与高校相继建立了远程教育学院,开展网络化教学工作,而且模式愈加成熟。由此可见,网络化的远程教学模式是将来我国军转培训工作的发展趋势。
(三) 培训法制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要增设法制教育模块,提高军转干部的法律意识,无论是作为军队转业干部还是作为大国公民都应该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同时要制定法律条文来解决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及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完善军转培训的相关法律体系,对军队转业干部进行法律保障。
二、我国当前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 组织功能薄弱,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
目前,国内军队转业干部的培训主要由当地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实施,这些培训中心由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管理负责。但是,弊端也比较突出,培训体系各成一派,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培训的内容和标准没有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的确立,培训后的效果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转干部培训工作的意义。国家层面未能建立完善的培训组织体系,未能充分整合政府及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有机结合,发挥出联动高效的教学机制。
此外,在自主择业方面各省市都做了许多有益探索,但主要以传统的专题讲座,实地参观见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培训。缺乏相应的教学大纲及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板块设置不清晰,这些干部要面向社会市场,原有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自主择业干部需要。
(二) 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与公务员岗前培训等其他培训相比,军转干部的培训学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1.年龄层次跨越大,比如,在2018年郑州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分别有60后,70后、80后、甚至有90后。2.学历层次差别大,学员有高中学历、本科学历还有硕士研究生学历。3.工作种类范围广,军队转业干部中包括行政人员、技术人员等种类,而在原部队又从事着各样的工作。同时,地方在岗位要求上希望得到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人才。因此,可看出军转培训的要求高,难度大,仅靠原有的“大班教学”、“一锅炖”的培训方式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 培训方式落后单一,培训需求研究不足
当前,开展的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主要还是体现在面授式、灌输式的集中教学,课堂上缺乏答疑式、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同样,实践式、见习式岗位锻炼也比较缺乏。”教学方式上主要还是体现在课题讲座与实地参观见学相结合。未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化的手段来创新教学方式以及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样式。
目前军队转业干部的培训较为依赖过往计划经济时代的经验,没有针对培训对象学历层次、行业特点和分配去向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没有对培训需求进行科学分析,缺乏对培训内容、方式方法的科学论证。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抓住时代及社会发展变革的脉络,在军转培训发展的新时期下,培训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征的研究更显不足。
三、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的创新思路
(一)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和完整的课程体系
各地方在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工作中要坚持增强定力、释放合力、培植动力、激发活力、提高能力“五力并进”。严格遵守标准,创新机制,营造氛围,在新时代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同时、按照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的原则,努力找到各社会领域的专家学者,建立教育培训教师信息库,采用动态管理模式,优化师资组合,全国范围内实现军转干部培训教育资源与经验共享。
确保培训质量,规范培训内容,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军转干部需求,国家统一制定教学大纲,组织权威的专家学者撰写教育培训核心教材。编写教材应坚持专业培训的共性、突出军队转业干部的特点,结合军队转业干部的需要,反映出实用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坚持动态更新,确保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2]。
(二) 整合利用各种教育培训基地
运用好各地方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省委市委地区党校、行政干部学院等力量,同时积极发动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培训工作,引导社会优质的培训资源共同参与。形成一批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满足军转干部需求、培训特色鲜明、教学服务高水平的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同时,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应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资格考核,资格准入和质量评估制度。让退役军官的培训真正融入社会,形成政府主导,军转安置部门和社会培训力量共同参与的培训新模式。
(三) 建立军队转业干部的人才培养机制
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外国军队中现役、退役期间已注重与地方相通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积累,避免出现军队人才只能适应军队不符合地方发展建设的情况。国家要科学全面制定军队退役干部培训发展的战略规划,紧紧围绕提高退役军官的就业能力和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军队和地方对军队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各自分工,各尽其责形成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工作的合力。通过系统的退役培训,使退役军官的职业竞争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成为军地通用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军队转业干部培训要建立政府主导,军转安置部门和社会培训力量共同参与的培训新模式,形成培训社会化、网络化、法制化的发展趋势。建设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为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提供平台。打造军地通用的复合型人才,促使转业干部能够迅速地融入到社会经济建设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尘.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培训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 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