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战略管理论文

三种企业制度创业的战略选择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2-07 共2129字
论文摘要

  制度创业,是组织或者个人认识到改变现有制度或者创造新制度中蕴含的潜在利益,通过建立并推广获得认同所需要的规则、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从而创造、开发和利用盈利性机会(Maguireet.al,2004),这里的制度并不限于正式的规则和制度,也包括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制度创业这一概念是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理论最早提出的,研究大多关注非盈利组织,只有少数以企业为对象进行了研究。作为制度创业主体的制度创业者(DiMaggio,1988)如何运用战略来实行制度创业实践是制度创业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已有的研究多聚焦于具体的战略,陷入“唯有策略的零散诠释”中(郭毅等,2009)。本文从企业制度创业的目的出发,从普遍性的意义上提出了三类企业制度创业的战略选择方案,并期为我国企业实践提供参考。

  一、什么是制度创业战略

  在制度域中,企业作为制度创业者,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制度创业过程中各种战略安排和策略的运用上,他们聚焦于追求利益,通过技术和市场领导战略、游说战略和话语行为等战略来实现对环境的影响(Lawrence&Suddaby,2006),这些战略可被称为制度创业战略。Lawrence(1999)认为制度战略描述了对象征性资源的操纵,特别是成员身份的取得及标准的定义这两种制度化早期阶段制度工作的关键方面。

  二、企业制度创业战略的目的

  从新制度理论的观点来看,企业进行制度创业的最终目标是使新制度获得合法性。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动员资源,构建意义框架并获得其他行动者的支持,这对应企业制度创业战略的三个子目的。

  企业要进行制度创业,必须要有充分的资源作为保证(DiMaggio,1988)。一些强大的行动者能够控制充足的资源实现制度变革,而多数情况下创业者需要依赖于其他行动者和其他行动者的资源,为了利用这些资源,企业需要与其他行动者建立联系。

  此外,企业还需要构建意义框架,向行动者说明为什么应该支持他们,或者不阻止他们的制度化行动。与其他行动者建立联系和构建意义框架都有利于企业发起实现集体行动,从而获得合法性。因而本文认为企业安排制度创业战略应指向三个具体的子目的:动员资源、建立联系和构建意义框架。

  三、基于目的的企业战略选择

  根据企业制度创业过程中的具体目的,企业可选择相应的战略来应对。

  1.以动员资源为目的的战略选择。如果作为制度创业者的企业并不拥有充足的资源,那么首先就应该取得这种进行制度变革的必须的“原材料”。企业可以运用战略来动员一些可以直接或间接获得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财务资源、知识资源、网络位置资源、政治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Hardy&Maguire,2008)等。具体的战略可细分为有形资源战略和无形资源战略。有形资源战略是制度创业创业者以利用、积累或集聚等手段对资源进行配置,借以承担风险,提高声誉和影响力以减小变革阻力,加速新制度扩散(Dorado,2005;Battilana,Leca&Boxenbaum,2009)。无形资源策略主要作用于文化资源、知识资源、政治资源等无形资源的动员和利用,如行动者建构自我认可度与知名度,发挥文化技能,对场域成员施加影响或引导,使其认知、接受与适应新制度、稳固新制度的文化战略(Rao,1994)。

  2.以建立联系为目的的战略选择。如果企业不能够直接动员资源,需要借助场域内其他成员的帮助,就需要建立新的行动者联系;除此以外,企业获得合法性还要动员场域的其他行动者集体行动,也需要首先建立联系,企业可选择如倡导和建构社会网络等战略。倡导是通过直接、蓄意的说服场域内成员以获得政治性和管理上的支持的一种战略行动,通过这种行动制度创业者可定义场域成员的组织身份,提出新制度或攻击现有制度,取得场域内成员的支持,并通过这些行动者间接地获取所需的物质性、社会性和政治性资源(Lawrence&Suddaby,2006)。建构社会网络是制度创业者通过合作、建立联盟或同盟的形式与场域成员建立联系,从而为共同行动实现制度创业(Greenwood&Suddaby,2006)。建构社会网络与倡导的区别在于建构社会网络着重于正式的联系,而倡导更着重于合法性的扩散。

  3.以构建意义框架为目的的战略选择。企业构建意义框架,以建立基本理论,形成共享认知,破坏现有制度,为新制度提供合法性解释和促成集体行动(Hardy&Maguire,2008)。常见的具体战略有修辞战略,讲故事战略,建构理论框架等。修辞战略由制度词汇和变革理论两个元素构成,制度词汇是制度创业者用来表达新制度的优越性和现有制度的不足从而建立合法性的;变革理论是用以将新的制度逻辑与当前的制度逻辑相联系,从而降低变革的不确定性的战略(Suddaby&Greenwood,2005)。讲故事战略是行动者通过故事的讲述构建变革愿景,为共同行动者提供思想理念,一方面引起场域内行动者对当前制度安排产生怀疑,意图破坏和瓦解现有制度,另一方面对新的制度方案进行合法性解释(Zilber,2007)。

  建构理论框架是界定与建构场域成员身份,或在场域内创造等级地位的规则系统,重点在于行动者信念系统的重构;或者将抽象分类加以发展和具体化,细化制度创业的因果关系链,命名新概念和新实践,形成认知地图(Lawrence&Suddaby,2006)。

  三、结论

  本文从制度创业的过程中析出三项重要的子目的,并分别探讨了为获取资源、建立联系和构建意义框架而进行的战略选择,将目前繁杂的制度创业战略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在实践意义上有助于企业对制度创业过程的认识,为企业提供了战略选择的参考框架。未来可在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内部机理研究方面进行发展。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