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摘要与提纲

法学研究生毕业论文摘要(2)

来源:学术堂 作者:胡老师
发布于:2017-06-26 共3695字
  第一章,首先明确界定侵权法中分担损失规则的含义以及简要介绍分担损失规则在比较法上的立法例,详述分担损失规则在我国立法上的演进历程。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归纳分担损失规则在司法裁判中的宣示性引用和错误适用的问题。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分担损失规则的法律实践问题,总结问题背后法院对于分担损失法律属性认识不清、责任类型区分不准的不足。据此,为下文的论述提出问题,为进一步阐述分担损失规则的属性和责任类型先予铺垫。
  
  第二章重点分析分担损失规则的法律属性,明确其属于公平责任。首先,以学术争议观点的归纳总结为前提,分析分担损失规则属性研究的思路与争议点。对于分担损失规则的属性,存在四种观点,即认为其属于归责原则的一种、认为其属于法定补偿之债,认为其只是分担损失的规则而不属于归责原则、认为其属于无过错责任的范畴。其次,从解释论角度论证分担损失规则属于公平责任。对于侵权责任范围的界定以及《侵权责任法》中的“适当补偿”是否属于责任等问题,不能做最浅层的历史解释和词语对比,应当充分回溯到侵权责任的历史起源,对比我国立法的各个阶段,运用最准确的解释论方法解释分担损失规则的法律属性。最后,从分担损失规则属于法定补偿义务或是公平责任的争议点入手,通过对两种定性的比较,论证公平责任解释的优先性。
  
  第三章详述公平责任在分担损失规则具体类型中的确立。介绍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分担损失规则的类型化规定。借助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公平责任在分担损失规则具体制度中的优先适用,构建起分担损失规则的基本责任类型结构,进一步明确公平责任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地位。分担损失规则的基本框架是以一般条款为基础,以类型化规定为补充。从《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来看,第二十四条规定属于分担损失规则的一般条款,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三条和第八十七条属于类型化的规定。整体而言,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分担损失规则的规定较为简单,应当逐步完善。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分担损失规则的制度完善措施。文章结合现有法律规定和民法典编纂的立法背景,从分担损失规则适用范围的扩张性解释、引入动态系统论进行综合认定和分担损失规则的立法设计等三个方面,对侵权责任法中的分担损失规则进行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分担损失规则   公平责任   实证研究
  
  法学研究生毕业论文摘要三:
  
  题目:论“制度事实”对制度法学的意义
  
  摘    要
  
  制度事实是哲学家约翰·塞尔①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为了回击社会学上的反实在论的观点,他把制度事实与原始事实做出区分。原始事实独立于人类的态度和情感而存在,它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而制度事实是规范界定下的事实,同时它又具有目的性和价值性因素,是一种与人类实践有关的事实。在法学领域最早使用制度事实概念的是制度法学。制度法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法律本体论观,认为法律是一种制度事实,它同时包含着价值、规范和事实三方面因素。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遭到来自法社会学、自然法学等学派的攻击和批判,在多方的指责之下,经由几代法学大家发展完善起来的分析法学逐渐暴露了其理论缺陷。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给深陷困境的分析法学找到新的理论出路,作为其阵营中重要一员的制度法学提出了制度事实的理论,并以制度事实作为其理论的奠基石,综合运用分析实证、社会实证和解释学的方法来获得法律知识,成功的实现了法律与道德、法律与事实之间的沟通。因此制度事实是制度法学的核心概念,并在其理论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制度事实范畴研究。本部分首先通过对制度、事实等概念的厘清,分析并界定了制度事实的涵义;其次,对制度事实的起源和发展做了历史上的动态考察;最后,对制度事实与法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法律事实做了重要的对比分析。第三部分是制度事实对制度法学的法律本体论观的贡献,制度法学相对于以往的分析法学,提出了一种更接近于现实主义法学的法律本体论学说,认为法律就是一种制度事实。显然,制度事实理论对制度法学提出这种新的法律观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第四部分阐述的是制度事实理论对法学方法论的贡献。方法论和本体论是相紧密联系的,正是制度事实本身所包含的价值、规范和事实的属性,决定了制度法学能够在其理论分析中综合的运用分析实证的、社会实证的和解释学的方法。第五部分是制度事实理论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意义。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凸显。如何在做到既保障法律的权威性的同时,又能够使老百姓自觉的遵守法律,这是摆在我国法治建设面前的难题。制度事实理论既关注法律制度的规范方面也关注法律制度的现实方面,而且还强调制度背后的道德和价值因素,实现了“三位一体”.因此,笔者认为制度事实理论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我国法治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制度法学;制度事实;法律本体论;法学方法论
相关标签:毕业论文摘要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