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小学班主任德育中激励措施的应用策略

来源:华夏教师 作者:章芳
发布于:2020-12-24 共2904字
  摘要: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奠定基础的作用,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思想意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学教育中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教会学生怎样认识世界,而德育却在很大程度上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因此,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深远影响。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及时发现德育中存在的不足,采用有效的激励措施促进学生思想与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措施


小学班主任职称论文

  
  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小学教育中的德育,并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德育面临重要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小学德育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如何清楚地发现与认识问题,寻找有效途径迎接挑战,成为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这也要求小学班主任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将德育思想更好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更好地促进德育的开展。
  
  一、小学阶段德育中激励措施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来讲,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脆弱、敏感的心理使得学生好胜心、自尊心及好奇心极强。因此,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学生的这些特殊心理特点,教育工作就会陷入一定的僵局,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小学班主任在自身教育经验的不断积累中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德育目标的实现不是要求教师简单地教授知识,更多的是需要去研究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抓住学生心理有的放矢地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减少对学生的心理打击,以此提高德育的质量。故而,激励措施的选择与应用就成为德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
  
  当前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群体特点,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由于教学任务安排不合理,容易出现“笼统”教育现象,即小学班主任会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大多数学生的共性特点来实施教育,忽略学生的个性,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抗拒等不配合的现象。另外,开展德育需要考虑受众的全面性,而实际小学德育中对受众的全面性考虑不足,班主任在很多情况下会认为大多数学生表现优秀即为完成教学目标,忽略了部分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这就使得实际的教学质量并没有真正提高。
  
  (二)德育实践性不强
  
  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的教育都对教学形式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学者注重师生之间的配合。然而在目前小学德育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单向输出的教学方法,小学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学生缺乏参与,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背诵记忆,最后班主任以为学生已经掌握德育知识,学生则认为德育知识其实就是学习作业,不会去自觉遵守。很多学生还会认为自己记住老师所讲的就掌握了所学内容,其实并不然,在离开了学校这个圈子,很少学生能够把所学德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这种灌输式的方法不利于真正德育目标的实现,学生也没有真正地掌握德育知识。而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班主任没能在德育过程中创造特定的情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通过情境还原的方法运用于实践。
  
  (三)德育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新课改要求教学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担任组织者与引导者,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因此,为了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必要而有效的激励措施就成为最迫切的要求。但是经调查发现,我国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采取激励措施存在不足:一方面,小学班主任缺乏对激励措施的思考与应用。激励措施需要根据班级情况、学生特点、教学目标等多种因素进行选择,而在实际的小学德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更多的是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或者别人的教学总结直接搬用激励措施,导致预期教育目标很难实现。另一方面,小学班主任没有对所采取的激励措施进行跟踪记录。每一种激励措施适用的场合不同,实际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通常会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但是缺乏跟踪记录,对于激励措施具体效果如何并不关心,这就严重影响激励措施有效性的评价,使得小学德育教育效率低下。
  
  三、小学班主任德育中激励措施的应用策略
  
  (一)激励措施要能够抓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德育要想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小学班主任就要采取能够抓住学生心理特点的激励措施,使得学生能够从自身兴趣出发,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主动接受德育知识,自觉地进行德育实践,以此提高学生德育思想,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在实际德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例如:对于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让学生家长了解孩子的成绩,学生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激发;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进行鼓励,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鼓励这部分学生参加相关德育活动,使得学生认识到德育知识的重要性,主动学习德育知识。有针对性地实施激励措施能够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二)运用生活实例,创造德育情境
  
  德育主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运用德育知识。而德育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其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因此,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应从实际生活中吸取经验,强化课堂教育知识。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深化知识,塑造学生观念行为。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与德育相关的事情,比如:帮助父母、关爱他人、礼让谦卑等。小学班主任在传授相关德育知识之后,可以通过生活小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帮助父母做一次家务,及时把家长的鼓励反馈给学生,并奖励学生;让学生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且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与奖励;另外,在学校,班主任可以以身作则,随手捡起地上垃圾、尊重学校领导、主动帮助同事,以此引导学生,规范学生行为,使得学生能够身处于一个优良的德育情境中逐渐养成自身良好的品质。
  
  (三)抓住时机,注重激励措施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小学德育中实施激励措施要注重时效性与适宜性,保证激励措施准确合理。小学班主任在采用激励措施时要准确地抓住时机,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选择激励措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措施的效果。比如:班主任在课堂上讲到要爱护环境时,就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问学生:“请问我们班有哪位小朋友知道我们生活当中有哪些爱护环境的行为呢?”如果这个时候有两位同学举手,班主任就可以先请第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当第一位同学讲完之后,班主任可以说:“嗯,这位小朋友讲得很不错,我相信我们班中的小朋友也能够在生活中做到。那么我们再来听一听下一位小朋友的看法吧。”当两位同学都讲完之后,班主任就可以表扬两位同学:“这两位小朋友都讲得很好。其他没举手的小朋友肯定还有更好的想法,下次一定要举手哦。”通过这种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德育知识,并且表扬举手的学生,鼓励未举手的学生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使得激励措施更加有效。
  
  结语
  
  德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教育目标,发挥自身组织者与引导者的作用,全面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差异性,以身作则、营造情境,鼓励、表扬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段春娜.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措施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0):44—45. 
  [2]唐鹏.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如何建立激励机制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185—186. 
  [3]田莉昕.论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措施[J].才智,2017 (16):39—40.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原文出处:章芳.小学班主任德育中激励措施应用探讨[J].华夏教师,2020(17):88-89.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