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能源数量需求在各行各业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呈现出一种高速增长的态势,在我国如今的能源结构中火力发电依旧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双重发展也同样带来了火力发电方面的技术革新,为今后的发电厂自身工作效率逐渐提升以及环保节能效果的提高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同时这也是每一个发电厂顺应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受此影响我国的诸多电力企业也开始对于发电厂技改工程中的热机设计优化工作给予了相应的重视,通过热机的专业化优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发电厂内部的技术事故发生概率,在降低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同时实现能量动力效率的提升。本文将从热机专业设计优化中的燃烧系统、主要厂房以及热力系统三部分入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对今后的热及优化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发电厂技改工程; 热机专业; 设计优化;
1 燃烧系统的优化设计
在热机优化设计中的关键部分之一就是燃烧系统,在进行燃烧系统的设计优化工作的时候就可以从如下的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燃烧过程的稳定低负荷。在正常情况下在燃烧制粉系统的设计工作中,其锅炉炉膛中的两个一次风口上使用的燃烧器是带有双通道自稳性质的类型,之所以会使用到这种燃烧器主要目标就是为了确保燃烧过程的稳定低负荷。燃烧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是通过在预燃室内部的偏置射流而产生的高温烟气回流区来保障在煤粉气流所需的高温热源。通过这种类型燃烧器的使用除了保障煤质燃烧工作的稳定性之外,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在燃烧煤粉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和性质煤粉的适应性,实现机组性能不断提升的目的。第二,制粉系统的优化设计。在这项工作中主要包含了节能方面的设计、全新类型的锁气器以及防磨措施三个方面。在同一台炉内部的两个细粉分离器二者之间设置一个落粉交叉管,可以在大幅减少磨煤机启停次数的同时将输粉级的长度予以降低,从而真正实现成本投入降低和节能效果不断提升的双重目标。而使用全新类型的具备更为优良的密闭性以及调节性的球式锁气器,除了可以解决之前的漏气问题之外,也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粉尘外泄数量。采取防磨损措施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降低质量较差的煤烟对于设备管道的侵蚀作用。第三,送粉管道的优化设计。主要是通过使用单拖板类型的全负压煤粉混合器来取代之前的双托板混合器,如此一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拖粉问题,提升煤粉供应的均匀程度,借此来保障整体系统运行的安全以及稳定性。
2 主厂房布置上的优化设计
在主要厂房的布置优化上主要可以从如下的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汽机房的布置优化。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需要通过使用半地下的布置方式进行凝汽器的布置工作,以此来将汽机房自身的运转层标高予以降低。同时在凝汽器自身最高管的排高度的降低,导致整体的循环水泵扬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与此同时汽机房基座整体的中心也得到了对应的降低,十分有利于土建结构的设计工作开展。第二,煤仓间的布置工作优化。通过使用侧煤仓的布置方式,将其布置在两炉中间部分,这样可以很好的利用两炉之前的距离和空间,将汽机和锅炉二者之间的距离予以缩短,最终降低工程的管道材料用量。与此同时,为了更进一步达成输煤流程的优化目标,还需要采用炉后皮带穿烟囱的煤炭输送方式减少转运站和厂区占地面积。第三,炉后的布置优化。在锅炉的底部将送风机以及一次风机进行安装,并将锅炉钢架作为起吊设施检修的生根梁,取消炉后送风机框架。这样可以降低烟风道所需的材料费用和土建结构等方面的费用。
3 热力系统的优化设计
在进行热力系统的设计优化工作之时需要从如下的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加热器的空气系统。常规性质的设计方式中基本都是以一根母管和空气管路予以合并后,送入凝汽器,但是这种方式是十分容易引发加热器转换效果降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高加入低加系统中的空气管路予以分开设计并且单独和凝汽器进行连接,可以弥补之前的设计方式的缺陷。第二,闭式冷却水系统。全厂电机设备将的冷却使用相应的闭式冷却水系统,闭冷水水质采用的是电厂化学处理的除盐水,保障了电机设备的安全性,同时1%的闭冷水系统的补水量等因素在成本投资以及运行所需费用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另外因为在管式水水换热器使用了室外的布置方式,相应设施在靠近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管道附近安装,这种布置上的优化使得管线流程变得更加通畅,将一次水流程的阻力予以显着的降低,并且对于主要厂房内部的容积降低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帮助。
4 结语
我国能源需求的逐步增长带来了火力发电的快速发展,为了确保其环境污染程度的降低,就需要通过针对其主要厂房设计、热力系统以及燃烧系统三个方面采取合理的设计优化方式来实现在其运行效率提升、经济效益提升、成本投入降低等等方面的统一发展,以便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对应的能源。
参考文献
[1]张琨.2×50MW生物质发电项目热机优化设计探讨[J].广西电力,2011(5):37~39.
[2]冷耀军,姚峰,李铁军.鸡西发电厂技改工程热机专业的优化设计[J].黑龙江电力,2002(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