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我国地质工程数量及规模大范围增加影响,地质工程建设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已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地质工程施工及安全的一类重要因素。我国地域辽阔,在水文地质条件方面存在较大地域性差异,故积极加强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及解决优化,对于提升地质工程施工进度及实施安全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水文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勘查,施工影响,措施分析
在地理学科中对于水文地质条件解释为地下水在自然运动及规律性变化后的地质反应表现,主要包括水量、水位及水质条件等水文特点。近年来,自然环境变化及城市发展建设因素已经对我国水文地质条件造成了诸多影响性变化,特别是地下水这一水文类型的变化,对于各类工程施工所造成的限制性问题,已经得到多方证实[1],使得水文地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且随着现阶段建筑技术发展,我国各类工程施工规模均呈现扩大趋势,而建筑规模的扩大也就对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故将水文地质条件作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重要项目,对于建筑整体施工具有积极影响。故本文将从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工作开展重要性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相应优化改善措施[2]。
1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查重要性影响分析
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主要将水文地质变化运动特点及水文地质分布情况作为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勘探内容,在完成水文勘探后需结合各类地质勘探数据信息及水质条件(化学物含量、物理特性等),对地质工程施工影响进行分析后,对建筑施工风险予以评估,并制定相应规避策略,确保工程在实际建设中的正常施工,重要性显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施工稳定性影响
我国水文地质分布区域性差异明显,使得部分地下水文系统发育较为完善的区域在地质工程施工中所受影响更为明显。在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区中,受自然气候变化所致地下水位变化尤为明显,故在地质工程施工中易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引发孔隙水压异常,降低地基结构稳定性及承压能力,特别是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地下水渗流情况时,则可由于地基承压力及地下水浮力变化,直接破坏地基结构,引发安全事故。而地下水中所含各类矿物质成分,则可对建筑施工设备及地基结构造成一定腐蚀,当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或可增加腐蚀性破坏进展,增加施工安全问题诱因及发生风险[3]。
1.2 施工结构性影响
自然环境下地下水水文条件仅受气候因素变化影响,出现上浮或下降,故对地质结构物明显影响,而在地质工程施工中,可在人为破坏性施工因素影响下,增加地下水受气候变化影响效果,出现明显水位上浮或下降变化,进而在加剧动水压作用后,引发流沙、管涌等地质灾害,造成地质工程基础结构破坏,使得施工难度增加。
1.3 施工安全性影响
地质工程施工中地下水水位变化是影响施工安全性的主要原因,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影响,地质工程地基可在地下水水位上升后所致侵蚀、结构性破坏后出现地基移位、滑坡等问题,增加地基坍塌风险,且地下水水位上升后可在渗入地基岩土层后降低岩土层硬度,出现地基下陷等问题,需在进行相应施工处理后确保后续工程的正常施工,若处理不及时,则可在引发工程结构垮塌后,对施工人员安全造成威胁,故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可在对施工安全性造成直接影响后,对地质工程施工进度造成不良影响[4]。
2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要点概述
水文地质条件包括水量、水位及水质条件等多项内容,故在进行相关勘查工作时,所需考量方面及涉及范围均明显较广,需从以下要点出发加强勘查力度。
2.1 明确地质工程施工地水分地质分布信息
在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勘查工作内容为施工地水文地质变化情况及气候变化影响相关性,还需结合当期近三年内降水量情况对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施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各类施工影响及安全事故风险进行评估。其后,需在对施工地下水采样后对其化学构成及物理性质进行有效分析,排查施工期间地下水水位变化可能对地基结构、施工器械造成的腐蚀性影响及土壤性质变化影响,降低地下水对工程施工进度影响。最后,在实际施工期间,还需对地下水水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以实现对施工所致地下水水质污染问题的及时发现,并根据各施工环节中施工技术应用情况有效排查污染诱因后,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处理地下水水质污染,以确保实际施工中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按需完成施工。故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求施工单位需在实际施工前加强对水文地质环境的有效勘查,明确地质工程施工地水分地质分布信息[5]。
2.2 实现动态性水文地质信息更新
在地质工程实际施工中,地下水水文条件变化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明显,可在不同季节温度及气候条件作用下出现明显上浮或下降变化,这就使得地质工程施工中各类不确定因素增加,影响正常施工进度,增加成本支出。对此,则需在实际施工中,以施工环节安排为依据,结合当地气候变化特点,调整不同施工环节内水文地质环境勘查力度,特别是在地基施工及结构性施工期间,需积极通过动态性水文地质环境变化信息勘探、收集后,及时评估施工风险系数,制定相应防护措施,以确保地质工程施工的及时实现,降低施工风险,在水文地质环境勘探中应积极借助新技术,提升勘探信息收集完善性[6]。
3 工程地质中水文地质勘查问题优化措施
3.1 促进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规范化进展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规范化实施对于降低地质工程施工中各类水文地质灾害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故需在完成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规范化发展后,为此类工程施工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对此,需先加强对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工作重要性认识程度,需由单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深造,及时更新水文地质勘探行业知识及勘探技术,使其可在获得对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重要性认识后,借助各类水文地质新型手段试实现对各类水文地质评估方案的有效制定,调动自身工作积极性,积极实现对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3.2 完善水文地质勘查项目类型
在传统地质工程建设工作中主要侧重于对周边地质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的调查考核,而水文地质环境勘查工作则较为薄弱,从而导致部分工程在建设施工中受水文地质条件影响明显,发生施工延后、施工质量问题等情况。对此,则需在加强地质勘查工作人员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重要性认识及专业勘查技术后,应在建筑方案制定阶段积极进行相关水文地质勘查,并需根据施工规模、施工类型、地基深度等因素,制定完善水文地质勘查计划,将地下水分布、变化、水质等因素均设为主要勘查项目。地下水分布勘查的实施,旨在实现对空隙水压、地下水渗漏等高风险区域的有效判断,以便在地基施工前采取措施降低水文地质灾害发生风险;地下水水质勘查的实施,旨在实现施工期间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控制相应施工成本[7]。
3.3 完善水文地质勘查施工部署
受水文地质分布复杂性影响,地下水分布较为复杂,且受地质层覆盖,无法实现直接勘查,故在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各类施工部署问题,需在各方面工作人员部署协作基础上予以解决。对此,需在进行水分地质勘查工作前,需将工作人员依据水文分布、水质条件、水文变化等勘查项目进行分组,要求各组工作人员对施工地降水量、气候变化特征、周边地质环境等信息进行收集后,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灾害类型风险进行评估,其后经各组综合讨论后得出具体评估结果,完成评估后,各组需依据自身负责勘查项目类型对各类水文地质信息进行勘查收集,制定针对性防护措施。各组完成水文地质勘查及针对性防护措施制定后需经工作统筹后,制定水文地质灾害预防措施综合性实施方案,确保地基施工各环节中水文地质灾害预防措施的有效开展。
3.4 提升水文勘查报告质量
水文地质勘查报告是对各类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情况的综合性汇总,对于后续水文地质灾害防护措施制定科学性及可行性具有直接影响,故应在水文勘查工作中加强对水文勘查报告质量的审查力度,要求在制作水文地质勘查报告时,须由专业测绘人员对地质环境、水文分布及数据信息进行专业测绘,在测绘数据说明时需配合相应图表进行阐述,保障测绘数据来源真实性,进而为水文地质灾害防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完善数据支持。
3.5 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及保护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虽然是地质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但其意义不仅局限于对地质工程的有效开展提供基础,其对于施工期间地下水资源的积极维护同样就有深远意义。对此,则需在完成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后,对工程实施所具有的水文地质环境远期影响进行合理评估,尽可能在不破坏地下水原有分布形态基础上实现对水文地质灾害的有效预防,还需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如将其引流至周边地表水文进入自然循环系统、周边绿化覆盖浇灌等,实现对施工地水文地质环境平衡性的积极保护[8]。
结束语
水文地质环境变化作为现阶段大规模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前期施工进度及后期施工质量均有潜在重要意义,故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实现对水文地质问题的有效勘查及研究,对于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及安全性提升均具有积极作用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琦,孟庆斋.岩土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35(04):154+156.
[2]刘三县.岩土工程地质勘查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2):163-164.
[3]陈荣,杨永印,张阳.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因素[J].世界有色金属,2019,34(22):291-292.
[4]李风增,谢宜欣.浅谈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重要性[J].居舍,2020,39(01):11.
[5]高绍飞.浅谈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科技风,2019,32(36):86.
[6]宋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查相关问题分析[J].有色金属设计,2019,46(04):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