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电力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变电站电气自动化问题又重新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从目前来看,用电安全与稳定的标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各领域生产不再仅限于用电需求的满足,更加渴望能够利用电气自动化配合高效电力运行,实现安全完成居民用电重点工作。那么本文就如何实现电力站电气自动化进行探究,也给大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方案,供各位参考与学习。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电力安全运行
较为完善的电力系统由多部分共同组成,而变电站的运行,主要任务就是分配与输送电能,这一项工作由一次设备包括变压器,电动机,母线电缆及电抗器等一起运行。那么变电站的运行能否稳定高效,并不仅仅由一次设备所决定,还和二次设备的良好辅助和严格监测有着巨大的联系。电力系统运行复杂,涉及的设备也非常的多,要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做到顺利通畅,就要保证电气自动化下的每个设备都运行安全,每个设备都不会运行负荷过大。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原则及特点
如今的电气工程,无论是变电站或是工业站都已经将自动化技术运用到发展领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成了工业化发展的热宠。不全面的调查研究表明,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完全炉火纯青的运用和融合到当前的体系,仍存在难度。只有明确应用原则,针对自动化技术特点,合理规划工程安排,才能确保电气工程的有效进行。所以总结电气自动化的特点和原则如下: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原则
这些年,国内电气自动化技术进化迅速,并在变电站和电气工程领域中被使用频率慢慢增加,成为助力国内电气工程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关于电气自动化的原则问题,我们应当清楚了解,在技术运用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不容忽视。提到应用电气自动化的合理性,那一定是符合电气工程的实际需求,而且在于机械设备匹配时也能高效的,结合技术布局成功完成生产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科学性,在引入新技术时,最重要的是确保与原有的机械设备是否会发生冲突,关系是否可以协和。保证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要确保结合电气工程的运行需求,而达到产业的稳定性,坚持合理选择电子设备的原则,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时提高技术要求和应用水平,满足机械设备的运行标准。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点
在谈完电气自动化的原则后,其实很容易理解其应用特点,所以我不妨分类给大家分析,我们深知现在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潮,电气自动化技术给各个领域所带来的帮助也显而易见,但是其在不同的产业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就拿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最广泛的变电站而言,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使得原本半自动化的电气工程,能够更高效的满足工业需求,改进了原本的传统控制模式。再具体点就是,电子设备与机械设备的关系构建,原本的工作模式,需要人作为纽带,串联各个功能之间的联系,有了自动化,便不用再强调人为的关系,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运行,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把重心放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有效提高了电气工程的高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局域范围内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构建,更好地满足电气工程需求。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实践应用
这些年,国内电气自动化技术进化迅速,并在变电站和电气工程领域中被使用频率慢慢增加,成为助力国内电气工程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变电站、电网调度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控制系统的构建,变电站的运行和安全监控等需求都是可以再电气自动化构建下,通过自动化程序设计所实现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信息化处理,并且在集成控制功能的设计中,通过信息系统优化,提高对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能力,有效保障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再次,当前,变电站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实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能够从多个方面,实现变电站的有效监控及运行管理。如,通过电子检测技术、电气通信设备等,创设综合自动化系统,有效满足当前变电站自动化设计需求。
二、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实现途径
(一)总体框架
变电站的层次不复杂,主要框架由间断层、网络层和站控层共同构成。间断层起较为重要的作用,主要是传感和数据采集,甚至还有保护电力设备安全的作用,其次是网络层,因为有着非常高的传输速率,主要以传输为主,为变电运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是站控层,变电站总体的核心内容,除了进行指令操作,还对整个电力设备运营情况实时监控。三个层次之间存在的联系便是,网络层和间断层都受站控层监控。
(二)硬件设计
刚才讲到电力自动化通过分层分布,其实硬件设备的设计也基于分层分布式结构进行,因为要实现整体有效的自动化监控离不开硬件设备的设计,比如,站控层中的重要设备是服务器、监控机;网络层由通信光缆、光线接口盒、交换机等重要设备构成;间隔层所包含的设备包括监控、保护装置及电能采集装置。如果称变电器电气自动化为一次要素,则这些硬件要求为二次要素。在充足了解硬件设备和整个框架配置情况的基础上,然后在自动化中,更好的通过进行二次设备设计,监控电力运行的一次设备。
(三)软件设计
接着是自动化的软件设计,硬件设备为软件设计提供“舒适”的场合,保证整个电力稳定运行,是软件设计的基础,但实现自动化的关键还在于软件设计。首先是功能模块设计,原理是将常规采集内容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为可识别的信号,借助功能模块和A/D采集,帮助进行对信号作出隔离或者分辨,并且通过分析信号进行系统决策。其次是A/D采集,在计算机主要起到分类、分析数据和保存内容的作用,特点是:能够实现人机交换,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数据操控,并且在后期可以随时查询随时应用工作中产生的数据。最后是开关量的输入与输出,识别档位信号,保证实时工作,使数据统计更为方便,但需要注意的是电能的计量。
三、变电站电力安全运行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当前变电站自动化工作已经制定了许多工作制度,各部门也有相关的条例,但是落实到各个层次就发现,内容不够具体,探究不够深入,目标难以实现。于是就变电站自动化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问题,一定要从“变电站各项维护工作及检修工作是否开展到位”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否进行规范“反思,结合现有管理制度和规定,对照变电站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完善和改进。比如,针对以前经常出现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等出现短路或紊乱的问题,就可以提出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巡查,每次交班在两人交代完上阶段检查结果后再离开,定期检查设备元件与线路,定期开展故障检修,并做好相关记录,让安全制度得到完善。一段时间后,公司对未能严格落实管理规定的个人或者部门予以处罚,对各项制度落实到位的优秀管理人员或者个人给予表扬及奖励。
(二)做好技术管理
在变电站的技术管理上,我认为也要投入有效的精力,没有过关的技术支持,即使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规范也无法保证变电站各设备运行稳定与安全。从一开始技术人员的选择,就开始严格把关,充分考核。比如,各项技术操作是否规范、到位,出台相关的技术规范能否认真遵守。在摆正了员工工作的态度后,领导技术人员学习掌握变电站结构、运行原理、操作程序、系统关联等等,定期开展技术模拟与演练,不仅提升了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还锻炼了对突发问题的应对及处理能力,在根本上,解决了变电站安全问题。
(三)做好交接班管理
交接班就像是上交作业一样,而日常的交接班管理就相当于课代表管理交作业的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可见课代表的存在是多么的关键和有效。首先,要明确怎么在原来的交接工作上,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其实很简单,提高时间利用率就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变电站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认真做好电站运行数据,包括重点看护设备的状态、设备运行情况等等。在与接班人员对接时详细说明。同时接班人员也要再次检查一遍设备,减少可避免失误的出现。
交接班就像是上交作业一样,而日常的交接班管理就相当于课代表管理交作业的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可见课代表的存在是多么的关键和有效。首先,要明确怎么在原来的交接工作上,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其实很简单,提高时间利用率就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变电站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认真做好电站运行数据,包括重点看护设备的状态、设备运行情况等等。在与接班人员对接时详细说明。同时接班人员也要再次检查一遍设备,减少可避免失误的出现。
(四)做好变电站运行安全器具管理
枪是战士的命,那么安全器具就是工作人员的根,安全器具虽然不常用,我们甚至不希望有使用的机会,但它永远是在突发故障和事故来临时,最有效的保护工具。所以对于安全器具的管理包括以下:要放置在安全且醒目的位置,便于拿取和管理;定期对安全器具进行检修和处理,保证安全器具的可使用性;多配备几套安全设备,有的单位上上下下就两套,态度上就不认真,要保证安全设备全覆盖,人人有保障才行。
(五)做好防汛工作管理
汛期前,应集中进行现场检查,包括对设备和室外设备的防雨罩进行检查,确保:气密性良好,不受汛期影响是连接检查变电站,包括排水系统和变电站地下室。如果发现积水,应及时排除积水,并积极调查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使变电站安全度过汛期可以。之后应重新检查洪水时间,以验证每个变电站内是否存在空间;是为了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六)做好变电站运行消防管理
上面讲述的全部是人为的、可避免的安全问题,但变电站在长期不断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外部复杂情况,这些不可避免的安全问题,要提前做好消防隐患,最大化减少损失。引导变电站开展消防思想工作,让员工认识到外部环境带来的安全问题的不可避免性,和消防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之后可以定期安排一些消防演练,模拟工作人员在控制工作中遇到意外事故,员工如何迅速作出反应。其次在变电站设立一些提醒标志,配备好安全消防设备。
结束语
上文对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究包括总体框架、软件及硬件设计几方面,同时探究了变电站电力安全运行措施,包括制定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技术管理、交接班管理、消防管理、防汛工作管理、安全器具管理等。变电站是电气自动化与安全运行是电力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根本。确保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安全进行需要靠各个组成部分共同努力,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备的安全管理计划,充足的外部消防隐患防备,缺一不可。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无论是变电站,以及由此衍生的多站融合产业,最终需要遵从市场逻辑。换句话说,任何在望的春景,都需要闻嗅着春天的味道,根据市场的“时令”,撒播出希望的种子。
参考文献
[1]俞学文,唱环凯,杜永祥.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
[2]陈宏.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初探[J].中国高新区,2017.
[3]梁业盈.浅谈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运行[J].电子世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