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过程是不断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其中存在直译与意译,形式与内容,理解与表达,忠实与通顺等多对矛盾。
直译和意译的矛盾问题自古是中西翻译界争论热点。笔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对比佛经翻译与《圣经》翻译,结果表明,二者都经历从直译到意译,再到直译和意译交替主导翻译活动并逐渐趋于成熟,最终二者实现有机融合。
一、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
佛经翻译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翻译活动,其译史悠久,译者之众,译经之多在翻译史上可谓史无前例。初期的佛经翻译常用“质”与“文”作为衡量译文的标准。“文”指“辞采”,即修饰译文,使之通达;“质”指“朴质”,即紧扣原文,不增不减。“文”与“质”就是“意译”与“直译”。
安世高是我国有史可证的佛经翻译第一人,也是翻译史上最早的质派译家。其通晓华语,能将原文意思比较正确地传达出来,说理明白,措辞恰当。总的说来,其偏重于直译。
道安评价,安世高的翻译力求保存原来面目,不喜修饰,骤然看到仍有艰涩之感。
释道安是东晋杰出的佛教学者和翻译家。他是著名的质派大师,强烈主张直译,以求保存原文的内容和形式。道安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因此,道安时期的佛经翻译几乎是逐字逐句的死译。
在佛经翻译上主张意译的是鸠摩罗什。罗什是文派的译经大师,其文笔空灵,译文辞藻华丽,有“天然西域之语趣”。他倾向于意译而常常对原文加以删削,故译文仍有不达之处。梁陈之间,著名译家真谛主张直译,认为翻译不可求“文”而失“信”。梁代慧远持相似观点。
玄奘是佛经翻译史上最伟大的译家之一。他能够将直译和意译完美地结合。熟练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以达到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译文质量很高。在玄奘看来,“文”与“质”并无绝对标准,他制定“五不翻”的原则。
至今,玄奘在佛经翻译上所采用的灵活译法仍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
二、《圣经》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之争
《圣经》翻译同样经历了直译和意译之争的漫长历程。
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3至2世纪,七十二名犹太学者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由于译者立足于译文必须准确,译词陈旧,有的地方太直太死,简直不像希腊语。
该译本很好地保持了《圣经》原状,为教徒奉为经典并且在翻译史上有着特殊的位置。
西塞罗是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位理论家。他主张活译,反对直译,认为直译是缺乏技巧的表现,并提出“解释员”式翻译与“演说员”式翻译,即“直译”与“意译”两种基本译法,确定了后世探讨翻译的方向。
从事《圣经》翻译最早有影响的人物应数斐洛。他强调译本的神圣性来自上帝的感召。实际上,坚持“受上帝的感召”是一种逐字逐句的直译死译,可在当时却盛行一时。
翻译家死抠字眼,译文质量低劣。同时期的代表人物还包括阿奎拉、西奥多西翁和辛马库等译家。
哲罗姆是早期基督教会四大权威神学家之一。在他看来,译者在用词方面不会受到上帝的感召,应当按照译文语言特点移植原文风格。他主张翻译不能始终字当句对,必须采取灵活原则。哲罗姆把直译和意译看成一种互补关系,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承认有时意译,有时直译。
奥古斯丁同斐洛持同样的观点,即《圣经》翻译必须依靠上帝的感召。
显然,他主张逐字逐句的直译方法,这种忠于原文的直译法深深影响了后世一大批译家,对语言和翻译研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三、中西方宗教翻译传统的相似性
诚然,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在内容、时间、语言和社会历史背景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这些宗教翻译引发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却显示极大的相似性。
1.以直译为主。无论是佛经翻译还是圣经翻译,最初都以近乎死译的直译为主:支谦以前基本上都采取直译;最初的《七十子希腊文本》也以直译为主。早期宗教翻译的相似点是,为避免主观随意,译者只在词序和措词等方面采取死译,丝毫不顾及译语中的特殊形式和习惯。主要有以下原因:语言功底欠缺。许多译者不是专业译者,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原语的相应表达;对宗教经典虔诚。译者认为,宗教典籍神圣不可侵犯,原文的每个字句结构都有深刻的含义,随意改动是对神灵的亵渎;缺乏翻译经验。无论在翻译实践还是语言的掌握程度上都远远不够,译者认为直译是对原作最忠实的译法。
2.倡导意译。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和翻译经验的积累,中西译者跳出逐字对译而注重意义的整体传达,并不绝对排除意译。鸠摩罗什主张只要不违背原意则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之后的译者大都采用意译;西方多用意译的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里克、伊拉斯谟和马丁·路德等。
这个时期,译文读者为普通大众,因而采用人民大众的语言。翻译目的是让教义被大众所理解,因而译文必须明晓易懂。
3.直意译结合。玄奘以前的佛经翻译都先按梵文逐字搬译,再按照汉语语法改写,最后由笔人润饰,其中或增或减,多失原意。玄奘则不然,他精通两种语言,深通佛理,译时出口成章,只需记录即可。其译时,文质无截然之分,能直译时直译,能意译时意译。
17世纪后,圣经翻译不再强调直译还是意译。1611年出版的《钦定本圣经》是整个英国翻译史上最重要的译作。
译文质朴、庄严、富于形象,韵律也饶有声韵之美,发挥了英国民族语言的特点。
这一相似性较好地揭示了宗教翻译的共通性。最初,译者缺乏双语知识和翻译经验,对宗教敬畏,只好采取直译,致译文不堪卒读。于是,为了让读者看懂,采取近乎乱译、胡译的意译。结果,虽然读者看懂译文,但所见远非经文的真实面貌。当翻译发展愈加成熟,译者掌握了翻译的基本规律,把直意译当作互补的翻译方法灵活使用,力求译文与原文在形式、内容和风格方面全面忠实。
四、结语
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分别为中西译学理论提供了理论思想和发展原动力。透过中西宗教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有以下启示:加强探讨翻译的本质和规律;既要精通双语知识又要熟悉所译内容;直译与意译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互补关系;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不同的译法。当今世界,翻译活动无所不在,随着多元文化的深入融合,中西方的翻译理论必将相互影响,逐步趋同。
参考文献: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谭载喜.西方翻译间史[M].商务印书馆,2000.
[4]王军.中国佛经翻译和西方《圣经》翻译的启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