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翻译是与人类文明同步萌生的一项古老的活动.历史上,翻译高潮不断迭起,翻译理论博大精深,翻译家从一开始就肩负着构建人类"巴别塔"的历史使命.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三次翻译高潮可以看出,我国历史上的翻译以佛经、西方科学文献、西方思想和文学翻译为主.而西方翻译历史上最明显的主线是圣经翻译,其理论研究也大多源自圣经翻译.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联系空前频繁,人类社会对翻译的需求大大增强.而 2003 年 10 月上海大学召开的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标志着异军突起的应用翻译应运而生.应用翻译顾名思义,即应用性文本的翻译.《中国译学大辞典》对"应用翻译"(pragmatic translation)的定义为:"应用翻译"亦称"实用翻译",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它特别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应用翻译几乎包括文学及理论文本以外的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包括新闻翻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经贸翻译、广告翻译、旅游翻译等[1](126).
二、应用翻译的"职业化时代"
纽马克在其所着《论翻译》(About Translation)一书中,根据翻译文本的体裁类型和译者职业,将所有文本划分为三大类,即"科技文本"、"社会--文化文本(文化、社科、商业)"和"文学文本",并指出第一类文本"由企业、跨国公司、政府部门的翻译部门进行翻译",第二类文本"专门由国际组织进行翻译",而第三类文本则"由自由职业翻译工作者进行翻译"[2].而应用性文本类型多种多样,跨度一方面可接文学文体,一方面又可接严谨的冷凝体文章.其体裁大多属于实用性较强的"科技文本"和"社会--文化文本".这两类文本一般是由"专业型译者"有组织地进行"集体工作"[3](17),以现阶段翻译公司、政府部门的翻译部门或者国际组织内部的翻译人员、译审、发起人等等共同参与翻译的全过程,以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实现资源的高效率共享.而"文学文本"的翻译则一般是译者的个人行为.《现代汉语词典》对"职业"的解释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专业的,非业余的.而翻译职业,则是指把翻译工作,作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显然,翻译已成为一种正式的职业,以其"作坊"或者"团队性"的形式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具有明显的"职场"特征.
翻译"作坊"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佛经翻译时期.我国译经,从东汉时起就采用一种"译场"的方式,即许多人通力合作,在严格的分工制度下从事佛经的翻译[4](43).据《续高僧传》记载,玄奘译经分为以下十一种分工:译主、证义、证文、度语、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呗、监护大使.由此可见,我国历史上的"译场"方式就是当今"作坊"方式的雏形.这种明确、有组织的分工,显示出了团队合作、集思广益的优越性,为我国乃至世界当今的翻译方式提供了借鉴意义.
仅以现在翻译公司的运作模式为例.翻译公司主要承接的翻译为应用翻译.其主要设置有业务项目部、翻译部、审校部、市场部、人事部等.其中,翻译部主要由全职或者兼职的译员充当,负责处理具体的翻译材料.校审部由资深翻译充当,负责译审.这种翻译模式充分体现了翻译过程中赞助人、译者、客户、译文使用者还有译文读者多元主体的交际互动过程,反映出其鲜明的"团队性"和"专业性"特征,也体现了"专业型译者"有组织的"职场""集体工作"方式."翻译的职业化时代译者极大多数只是一名翻译从业人员,他们大多以完成承接的翻译任务为满足."[5](15)再者,我国政治文献等经典着作的翻译也是由中央编译局组织诸多资深翻译家共同协助完成.
比如说《毛选》翻译由中联部、中宣部发起,专门成立"毛泽东着作翻译室",归属中央编译局,"采用的是类似佛经'译场'的大规模立体式工作方式".
因此,谢天振教授指出,"当今的翻译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实用文献为主流翻译对象的'非文学翻译阶段',我们今天的翻译已经从'书房'进入到了'作坊',对翻译史而言,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已经是翻译的职业化时代了."[5]
三、应用翻译的特征及其原则
应用翻译,最突出的特征是注重实用性,规范性较强,译者匿名.其文本类型大多属于赖斯和纽马克界定的"信息型"和"诱导型/呼唤型"这两大类文本.赖斯(K.Reiss)在谈到"非小说类纪实文本"(non-fiction)的语言特征时曾这样说过:
"非小说类纪实文本其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客观精准、信息明确、语言合时."[3](30)应用翻译的语言必须尽可能地客观、准确、清晰、简明、地道,尽可能翻译客观真实的世界,如科技和公文翻译.
从审美价值来看,应用翻译讲究"客观真实"而不是"艺术创造",注重表达"言之有物"而不是"华而不实",行文用字提倡"准确地道"和"通俗流畅",遵循的是一种读者"喜闻乐见"而又能"雅俗共赏"的审美标准[6](3).这种各自不同的写作风格和美学标准,称之为"体裁规约"(genreconventions).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去贴近译文,尽可能满足译文读者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应用文本翻译偏向于"归化"策略.
翻译应该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诺德认为,"翻译要求"是译者在翻译中应该遵循的要求和准则,"凡翻译任务必伴有界定各种条件的要求,是这些条件决定了目的语文本应该实现的特定功能"[7](59).翻译过程是一种涉及多方参与的行为,因此,在开译之前,译者要了解委托人或客户对翻译的要求和目的,也就是要了解译文的预期功能、译文读者、翻译的时间、译文的空间(译文的篇幅或信息含量)、译文的传播媒介等.
对于应用翻译应该遵循什么原则,目的论者认为,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一切遵循目的法则.所谓"目的论",即认为翻译其本身就是"为目的语目的和目的语环境中的目的语对象创造出目的语背景中的文本",是由德国功能派学者费米尔(Vermeer)提出来的.费米尔等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7](124),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翻译过程是"涉及委托人、译者、接受者多方专业人士集体参与的整体复杂行为",包括源语作者、目的语使用者等.因此,费米尔提出了"目的论三大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其中,"语际连贯(忠实法则)从属于语内连贯(连贯法则),而二者都从属于目的法则",即目的法则决定一切."目的论"的提出,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比如翻译方法上的直译与意译、翻译策略上的归化与异化等等.诺德指出,"一切均取决于翻译所需要的目的"[7](29).但是后来,诺德在"目的论"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忠诚原则".所谓"忠诚"(Loyalty),是指"译者对翻译互动中合伙人的责任"."忠实原则使译者受源语和目的语双方的约束,关注翻译中两种文化间特有文化观念的差异."并且,"'忠诚'属人际关系范畴,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一种译者、源语发送者、目的语接受者和翻译发起人之间的关系.""忠实"关系到的是"两种文本间的技术关系",而"忠诚原则"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决定了翻译的目的、策略、方法、要求、伦理等等.诺德认为,"忠诚原则"改变了"目的万能"的模式,"对目的语文本功能的合理范围做出了限定,使其不离特定的源语文本.并把译者与客户为翻译任务进行协商的要求提上了桌面".综合功能翻译理论的观点,应用翻译要遵循诺德的"忠诚原则".
四、结语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以应用翻译为主的"职业化时代",应用翻译的语言必须尽可能地客观、准确、清晰、简明、地道,尽可能反映客观真实的世界.翻译应具有具体的"翻译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文本类型、翻译目的、交际场景和读者对象.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应用翻译遵循目的法则.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Z].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 Newmark,Peter.About Transl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 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 &Limitation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 谢天振.新时代语境期待中国翻译研究的新突破[J].中国翻译,2012(1):15.
[6]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7] 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