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应用语言学论文

余华被译介作品的海外传播及其成功原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24 共4264字
论文摘要

  余华是目前我国在国际文坛声望最高的作家之一,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深受英、法、德、意、韩等国读者的喜爱.2004 年,余华在法国被授予"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作者曾通过中国知网查找余华资料,当搜索"余华"并点击进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栏,所检索到的文章多为研究余华某一作品英译本的硕士论文.其中,只有李慧兰(2013)介绍了余华作品在韩国被译介的情况,这与余华的艺术成就与国际影响力极不相符.而另一位声名海外的作家莫言的作品英译与传播情况研究就大不相同,邵璐(2011)、缪建维(2013)、濮丽雅(2014)、王敏(2014)、卢迪(2014)都对其作品、英译情况、读者反馈等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余华被译介作品的详细信息,结合其海外销量及读者评价分析余华作品英译传播成功的原因.

  一、余华作品英译简介

  余华着有长篇小说 5 部;中篇小说集 6 部;随笔集 3 部;散文集 1 部.其中的 7 部作品被译为英文并出版.《活着》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于 1993 年出版.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原是一位地主家的少爷,但是由于生性好赌,最终散尽家财.福贵的一生经历了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他与他的家人一生也不断遭受着苦难的折磨,小儿子,女儿,妻子都先后离他而去,年迈的他只有一头老黄牛在晚年和他相依为命.其英译本To Live 由 ANCHOR BOOKS 出版社于 2003 年出版发行.其译者是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东亚系副教授 Michael Berry.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外国媒体的热烈讨论.美国《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西雅图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均给予这部作品以高度评价.美国《明星论坛报》这样评论道:"余华这部划时代的家族悲剧《活着》,你只要读到一半,就已经确信它是不朽之作了.换而言之,《活着》是一部经典.主人公福贵和他的家庭与西方读者似乎相隔千里,又仿佛近似邻里,最后甚至成了一家人."[1]

  《许三观卖血记》于 1996 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度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该书被评为 20 世纪 90 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作品之一.其英译本 Chronicleof a Blood Merchant 由 ANCHOR BOOKS 出版社于2007 年出版并发行.其译者 Andrew E.Jones,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在细雨中呼喊》由南海出版公司于 1999 年出版.该书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其英译本 Cries in the Drizzle 由 ANCHORBOOKS 于 2007 年出版.其译者为波莫纳学院教授Allan H. Barr.

  《兄弟》(上、下)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分别于 2005 年和 2006 年出版发行.该书讲述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从"文革"至今的跌宕人生.该书英译本 Brothers 经哈佛大学教授 EileenCheng-yin Chow 与杜克大学教授 Carlos Rojas 共同完成并交由 Anchor 出版社于 2009 年出版.

  《黄昏里的男孩》由新世界出版社于 1999 年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作家余华的 12 篇作品,这是余华所有中短篇小说中与现实最为接近的作品.该书英译本 Boy in the Twilight: Stories of the HiddenChina 由 Pantheon 出版社于 2014 年出版,该书译者为 Allan H. Barr.

  The Past and the Punishment 由 Andrew F.Jones翻译,于 1996 年由 Ateneo De Manila 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命中注定》、《古典爱情》、《一九八六年》、《难逃劫数》、《世事如烟》、《鲜血梅花》、《十八岁出门远行》等 8 篇余华的中短篇小说.《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并未在大陆公开发行.该书于 2011 年由麦田出版社在台湾发行.该书英译本由 Allan H. Barr 完成,于 2012 年由 Vintage 出版社出版.

  二、余华作品英译读者接受度

  笔者根据亚马逊北美网站的销售数据制作了表 1(数据截止到 2014 年 3 月 28 日).
论文摘要

  着名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曾在采访中表示:在美国,出书总量平均一年大概是五万到七八万字左右.3%是翻译的,97%是英文.其中来自亚洲的翻译作品又仅占这 3%中的一小部分[2].

  莫言作为当代文坛极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也被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国发行出版.2012 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更增强了莫言本人及其作品译本的海外知名度.笔者也查阅了其最知名的两部作品:《红高粱》(Red Sorghum)与《生死疲劳》(Life and DeathAre Wearing Me Out)在北美亚马逊网站上的销售排行,分别为第 65,351 与第 122,792 名.对比莫言的作品英文译本销售排行,我们不难发现,在翻译文学,尤其是中国翻译文学在西方销售不畅的大前提下,To Live 等书的销量还是可观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余华作品得到了西方读者的接受.以 ToLive 为例,本文摘录了几条该书在亚马逊北美网站上读者的评论(限于版面,这里仅列举译文):

  Andres, July 22, 2013:尽管我花费了一些时间来融入这个故事,但是当我融入之后便爱不释手.

  Jonny Dangerfield, June 28, 2013:我真的好爱余华的这部小说  小说的题目"活着"为读者了解本书的主题打开了一扇窗,尤其可以让读者思索"活着"的真正意味.这本书无可争议的成为了我心目中最爱的十本书之一.

  J. Parisse-brassens, February 18, 2012:这真是一部力作!余华用有限的词汇以及简单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关于"福贵"史诗般的故事  更让人惊奇的是,余华将中国 60 年间的政治巨变巧妙的融入了故事中.语言虽然简单朴实,但是故事和其所传递的信息却并非如此.我爱这部书,我也在计划阅读余华其他的作品.

  Barry Crawford, December 21, 2008:书中的人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这些人物就像你的家人和朋友.这部书读起来很轻松,让你欲罢不能.这本书真是物超所值.

  通过以上摘录的评论来看,西方读者都给予该书很高的评价,他们对 To Live 的语言及文学主题有了很深层次的理解.通过这部作品也引起了一些读者对余华其他作品以及中国其他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余华作品英译成功的原因

  通过上文的所列出的销售数据以及读者评价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以 To Live 为代表的余华作品英译本在英语国家得到了良好的传播.究其成功原因,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高质量的译者团队与出版社

    马会娟将中国当代文学译介的主体分为三类:即中国译者、外国译者与中外组合译者[3].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余华作品的英译工作多由来自于国外着名高校的外国译者所完成.无论是 MichaelBerry、Andrew E.Jones 还是 Allan H. Barr 都是西方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汉学家.他们具有高水平的汉译英翻译实践能力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实力.

  英语为他们的母语,他们熟知英文的地道表达方式,使译作语言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因此外国译者翻译中国当代文学符合"母语原则",即翻译应该是单向的,只有从非母语译入母语才可以保证译作质量[4].《兄弟》(Brothers)的译者Eileen Cheng-yinChow,Carlos Rojas 夫妇是典型的中外组合译者,二人可以发挥夫妻搭档、语言互补的优势.译者们敏锐地把握住了余华小说标志性的叙事风格,尽可能地发挥美式英语的特点,多用短句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出色地再现了余华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和高度可读性的文体风格,做到了既"忠实于原着,又符合英文的阅读习惯"[5].

  余华的多数作品都由 ANCHOR BOOKS 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所隶属的兰登书屋出版公司(Random House, Inc)为世界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ANCHOR BOOKS 出版社致力于出版高质量的当代文学作品.出版社利用其良好的声誉以及强大的营销网络为余华作品英译本的成功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余华作品语言独特的魅力是造就余华作品海外传播成功最重要的原因.首先,余华善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人物的特点, 展现宽广的内容.余华小说的语言还很流畅,从上到下,一气呵成,没有突兀,让你感觉就是如此,仿佛是早已安排好的[6].

  其次,余华的文学语言充满了西方语言的味道.余华非常关注西方着名作家与作品,他也曾经翻译过不少西方小说,所以在他创作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品味西方语言的味道并发现西方文学的影子[7].此外,余华的创作语言幽默且不失真实,并善用陌生化的语言呈现新的审美价值[8].

  (三)作品独特的题材选择

  葛浩文先生指出:美国人所喜欢的小说通常涉及性描写与政治内容[9]121.余华的小说题材曾经一度集中了暴力、血腥、死亡和性等主题,显得非常冷酷而另类[10].其作品也一直围绕着"苦难"与"救赎"来展开,这体现出了余华在终极意义上的对人类的关怀.余华小说中的故事多发生于 20 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尤其是文革时期,外国读者对中国这一时期的事件尤为感兴趣.

  (四)其他因素首先

  中国作家的作品往往过长,他们写长篇动辄三四十万字,很难为外国读者所接受.对外国读者来说,20 万字左右的长篇比较适合[9]121.余华的作品中,《活着》13 万 6 千字,《许三观卖血记》17 万 8 千字,《在细雨中呼唤》18 万 9 千字,这些作品的篇幅适中,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

  此外,1994 年,由小说《活着》所改编,张艺谋所执导,葛优、巩俐所共同主演的同名电影在国外上映也为余华提升了海外知名度.此片获得 1994年第 47 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

  《活着》电影版在大陆的禁映也为其译本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从而更加引起西方读者的阅读兴趣.最后,余华获得了多个国际、国内大奖,这也为其作品译本的成功传播助力.如《活着》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 年)、台湾《中国时报》10 本好书奖(1994 年)、香港"博益"15 本好书奖(1994 年)、第三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2002 年),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 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 世纪 90 年代最有影响的 10部作品".

  余华正在走向世界, 世界也在看好余华.本文希望通过余华作品译本的海外成功经验能对中国文学的成功外译有所启发,为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国门,融入到世界文学中提供借鉴.相信在文化部在《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所提出的"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中文作品走入西方读者的视野.

  参考文献:

  [1] 余华. 活着[M].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13: 186.

  [2] 闫怡恂, 葛浩文. 文学翻译:过程与标准--葛浩文访谈录[J]. 当代作家评论, 2014(1): 195.

  [3] 马会娟. 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与问题[J].中国翻译, 2013(1): 65.

  [4] 马士奎. 从母语译入外语:国外非母语翻译实践和理论考察[J]. 上海翻译, 2012(3): 21.

  [5] 郭建玲. 异域的眼光:《兄弟》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接受[J]. 文艺争鸣, 2010(23): 65.

  [6] 邓大琥 . 余华小说的语言特色 [J]. 文学教育 : 下 ,2007(7): 14.

  [7] 吴小永. 余华小说的语言魅力[J]. 长城, 2012(2): 29.

  [8] 王军平. 先锋作家余华小说的语言艺术分析[J]. 芒种,2013(19): 70.

  [9] 李晗佶.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之思考[J]. 北方文学: 中旬刊, 2013(9): 121.

  [10] 孙亚梅. 余华小说主题研究[D]. 广西师范学院, 20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