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具有育人的功能,语文课程承载着育人的任务,语文世界蕴含着丰富的自我教育的资源。毫无疑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教育,尤其是思想的启迪和灵魂的净化,进而内化为自我教育,这就是 《礼记》中所积极倡导的 “慎独”教育。《大学》提出: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
①《中庸》里写道: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②简洁地说,“慎独”就是 “慎于独”,即一个人于独处的时候仍能小心谨慎地把握住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任何人来说,这无异于是一道强大的心理防线,能否管住自己完全取决于思想修养的高低。置身于语文世界,师生采取多种措施挖掘和探索 “慎独”教育资源,提升自我教育的品质,是可行的也是完全能做到的。
一、寻找语文教材中表现自律主题的资源
寻找语文教材中表现自律主题的资源既可能又必要,因为自律是学生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根本发展。在重视以人为本的社会中,自律凸显了作为每一个个体的学生应有的美德。
运用语文教材中的相关资源指导自律实践,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成长环境。自律显示了人的本色,促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自律能调节学生的心理问题,使之自觉创造和谐的心理成长环境。当今社会还有诸多矛盾亟待解决,如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收入差距过大,及存在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与市场经济社会配套设施不完善等一些矛盾。这些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关乎全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否和谐的问题。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庞大的群体,其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不仅惠及本人,也将直接影响其成长的环境及周围的人群。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元代文学作品 《许衡传》是这样描写许衡的: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 ‘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 ‘世乱,此无主。’曰: ‘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在口渴难耐之际,许衡因心里有 “主”而不去摘梨。他的 “主”即是自律、自我约束。爱因斯坦在 《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以及 “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同样鲜明地表达了无私和自律的主题。
基于此,从主观意识方面看,学生在内心积极地筑起一道自律的防线,用这样的心理意识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当然就取得了心态的成功。发自内心的主动要求自律,这是一种积极的预防心态,与那种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界压力的他律要求是截然相反的。有这样的意识,学生自然会产生一种清醒的判断,能够明辨何是何非、孰对孰错。因此,从语文教材中有意识地寻找表现自律主题的材料,增强自律意识,这是每个学生净化自己灵魂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面对大千世界,由于多种诱因的作用,少数人因经不起诱惑而违法犯罪,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恶劣影响。所以,心存自律意识十分必要。
被毛泽东誉为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是自律的代表。蔡元培在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讲到: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趁就职演说之际,蔡元培把北京大学自成立以来的积弊如实地摆出来,引发全校师生员工的思考,这是对学校、教师、学生负责任的表现。强调自修,既显示了蔡元培本人的道德修养追求,也给师生的个人修养发展指明了方向。无论对人对己,学生都能从中体会到蔡元培崇尚自律的精神品质。
作为高官,蔡元培到晚年 “仍然没有自己的住房,一家五口还在租房子住”③。这样的事实在今天看来是不可能的,但的确发生在蔡元培身上。从担任官职级别来看,曾任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在购房方面具备优越的客观条件,想买一套房产绝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蔡元培并没有把心思放在聚敛钱财方面,而是展示出廉洁自律、严格约束、自觉实行 “慎独”的高尚的道德风范。
二、挖掘语文教学中蕴含遵道守德主旨的资源
语文教学所涉及的中外文学作品中处处有遵道守德的素材资源。在老舍的小说 《断魂枪》中,主人公沙子龙没有为受了孙老者欺负的王三胜报仇。这里当然有沙子龙对断魂枪时代已经消逝的绝望的心理,但也有不以武力制服挑衅者,而选择真正武师遵守武行之道的因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是能看到这一点的,也能理解沙子龙的选择。
欧·亨利在小说 《麦琪的礼物》中,写了德拉买来白金表链送给已经卖掉金表的丈夫吉姆,而吉姆买了发梳送给已经卖掉头发的妻子德拉。主人公纷纷买来最珍贵的礼物送给对方,而对方纷纷卖掉与礼物对应的匹配物,这是他们彼此没有预料到的。在圣诞节即将到来之时,主人公遵循多年来都选择在此时送人礼物的规则,因而他们各自卖掉了自己最心爱的 “宝贝”,但这种牺牲却让夫妻二人的心贴得更紧了。
除了跟随语文教学进程外,学生还会自觉寻找由教师讲课引发出来的遵道守德的榜样群像资源,搜索相应的事迹,使自己成长为具有优秀品质的人。这样做,就是在积聚正能量。那种被动地按照思想道德要求来做的事情,仅仅是做到了不触碰不跨越道德底线而已。显然,这不是人们心目中学生应然的形象。人们希望的学生是遵守道德、有一技之长、学有所成、勇于担当、为人民服务者。这样的学生,有益于周围群众的生活,有益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益于展示文明的形象。因此,学生自觉遵道守德,不仅达到道德者的最基本的标准,而且自己也会努力表现出严谨律己、讲究诚信、无私奉献、服务他人的美德。
培养良好品德方法的资源有很多,如省察克治、修炼人格和亲自实践等。省察即自省和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是否得当。克治即克服自己的感性行为,代之以理性思维,对各种事件作出客观判断,始终恪守道德要求,保持身正、言正、行正、气正。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接受文天祥 《过零丁洋》、岳飞 《满江红》等诗词长存的浩然正气的影响。在教师教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 《饮酒( 其五) 》时,学生受到了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启发。即陶渊明在审视自己短暂为官经历和决心退出污浊官场的过程中,从远离喧嚣的田居生活里,认识到了万事万物各得其所的生存状态,寻找到了自己的身心归宿,实现了修身养德的目的。
人格感召,即用高尚的道德品质感染人和激励人。“道德感染不仅通过人们之间的行为来实现,而且还可以通过文艺作品等媒介来进行。”④《学记》中的 “乐群”、“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等,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量。
《论语》中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⑤,说明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说明了人格的召唤力量对他人影响巨大。对于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道德因素的挖掘,表明了师生对道德感染的敏锐意识。人在独处时,能时刻警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做正确的事情,这都是自省的表现。
亲自实践,即在活动中检验自己的思想,验证自己的行为,看自己所受到的教育是否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看自己的行为是否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柳宗元的 《种树郭橐驼传》由种树的法则论及育人的道理,罗素的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由思想教育和生活实践引发出对人性幽微的洞察等,这其中都有他们的实践及其对道德的思考等。
被誉为 “人格典范,道德楷模”的陶行知是师德高尚的代表。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多体现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师采用其倡导的 “教学做合一”的方式来上课。教师的“教”发挥出引导的作用,学生在 “学”和 “做”中有模仿、有自觉、有主动、有收获、有成长等。师范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资源相结合,既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点,同样是语文教学的需要。这样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技能的和谐发展。
人们所熟悉的陶行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其实也是他进行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他选择知情意合一、知识品行合一、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师中广为流传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陶行知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他深知: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 ‘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 ‘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⑥由此可知,陶行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凝聚着道德人师的形象特点。
三、探索语文学习中富于自警与自剖要素的资源
自警即自我警示或警示自己的意思。古往今来,这方面的典范事例多,材料来源广。从 《谏太宗十思疏》的导入语中,学生可学习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不仅是唐太宗的自警,而且同样有对群臣进行警示教育的意味。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只要心中装着铜镜、古镜、人镜,就能够辨别清楚是非正误,就能够端正己行,就能够牢固地树立起思想警示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此文的固本思源、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多种材料的论述中,辩证地懂得了居安思危的道理。
在学习和讨论 《尝试集》时,学生从胡适的自传中发现了胡适模仿韩愈的 《祭十二郎文》的语气和笔法的痕迹,认识到了胡适结合自身戒烟经历所强调的自警。 “胡适,汝在北田对胡君宣明作何语,汝忘之耶? 汝许胡君此后决不吸烟,今几何时,而蘧负约耶? 故人虽不在汝测,然汝将何以对故人? 故人信汝为男子,守信誓,汝乃自欺耶? 汝自信为志人,为学者,且能高谈理性道德之学,而言不顾行如是,汝尚有何面目见天下士耶? 自今以往,誓不再吸烟。又恐日久力懈也,志之以自警。”
⑦为了戒烟,胡适以文字警示自己。为了上学不再迟到,鲁迅将 “早”字刻在书桌上来警示自己。这都深刻地说明了自警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更说明了他们内心深处有一股自觉改进的积极动力及强烈的自警意识。
自剖,即自我解剖或解剖自己的意思。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问题,敢于解剖自己思想的阴暗面,这实际上是思想进步的表现。鲁迅说: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⑧能够深刻剖析自己思想世界的人,才是一个敢于正视现实、不断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值得信赖的真正的人。这样的人,将会变得更加理性、深刻和客观。
面对消极的思想情绪和复杂的现实生存环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把握住了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大胆创新的“慎独”教育资源。如李白 《行路难》中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 《望岳》中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 《登飞来峰》中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于是,大学生创新项目、创业项目、下乡支教等便应运而生。如今,看到被动、懒散、不思进取的现象,众多青年学生能挑战自己、勇于探索,这意味着他们直视缺点、敢于自剖,也表明他们正在成长和进步。
总之,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说教课固然是错误的,但语文课或语文世界中蕴藏着丰富的自我教育的矿藏,这同样需要我们正视而不应该回避。恰到好处地发挥这些教育资源的作用,需要我们合情合理地开发利用它们。因此,在引导学生挖掘 “慎独”教育资源时,不只是让他们得到教益,更在于鼓励他们坚持自律、遵道守德、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展现自警与自剖的精神风貌等,这都是十分必要的。内心有没有自律的意识,显示了学生是不是时时刻刻都构筑起了牢固的精神防线。自律在当今社会日益发挥导向的作用,不仅净化人的灵魂,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做到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这仅仅是一个道德底线的问题,事实上还有很大的道德境界的提升空间。这样的提升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淬炼和培养,需要时刻告诫自己不要脱离实际钻进了象牙塔,要真正融入到学习、工作、生活中,为他人多做事、做好事。同样,其价值还在于他们能很好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长期坚持下来,他们的思想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就渐渐地得到了提高。自警与自剖,是阐释 “慎独”教育资源的另外的两个角度,但前者来自外在因素对自己的影响,而后者则是来自于个人内在因素对自己的影响。显然,作为内在因素的自我剖析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个人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