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物理论文 > 应用物理学论文

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改革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0-21 共2045字
摘要

  1 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开设与建设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国内很多高校都恢复或新开设了应用物理学专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2014 年底,我国有 200 多所高校开设了应用物理学专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以物理学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1].

  开设应用物理学专业的重点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除此之外,很多普通本科院校近年也纷纷开设应用物理学专业,如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就有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程学院等 10 余所高校设有该专业。相比重点大学,地方普通院校人才培养条件稍显不足,所开设的应用物理学专业往往是在物理学理论基础上,以本校其他相关专业为依托而设立的。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虽然就业渠道比较广,但也伴随着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就好像在物理学相关的任何方向都可以就业,但在每个方向都泛而不精,最终造成无法顺利就业。比如某地方高校的应用物理学专业以超导材料作为本科生的培养方向,但该专业毕业生对该材料的掌握程度远不如材料专业的学生。

  2 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改革

  2. 1 课程体系应结构分明

  在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构建以基础课、专业课和拓展课为结构的课程体系。基础课为学生了解物理学知识做准备; 专业课涉及物理学的相关知识; 而拓展课则为学生教授与物理学相关的一些学科的应用知识。这三类课程的每类课程在学生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时间先后顺序设置固定的必修课时,同时也开设多门选修课,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保证其有更加自由的选择。这样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基础教育; 另一方面又能拓宽学科基础,增强学生到社会的就业能力。

  基础课的课时应该力求精简,占总学分的 20% 左右,给学生在其他方面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基础课应增加一部分跨学科课程,比如一些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文科课程和在社会上应用较多的工科课程,这两类课程可以占到总学分的 5%左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课的课时应该保持其相对稳定,以便让学生打牢自身的物理学基础,可占总学分的 45%左右。与物理学息息相关的拓展课程数目比例应该逐步扩大,可占总学分的 30%,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专业发展方向。通过对基础课、专业课和拓展课三级结构的优化调整,可以更合理地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物理学基础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物理学应用型人才。

  2. 2 课程体系应夯实基础

  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其专业基础必须牢固。学生在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理论后,能为更高层面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以便更好地实现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基础课、专业课和拓展课为三级结构课程体系可以有力保证必修课的设置,每一类课程在设置必修课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师资力量开设多门限选课和任选课,给学生更多自由的选择。

  同时,各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应该合理分配,注重因材施教,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培养其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应用物理学专业以人为本的培养原则,加强理论教学,夯实专业基础。

  2. 3 课程体系应强调应用

  一个好的课程体系,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其掌握如何能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因此,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物理学专业在物理学知识的深度上应该比基础的物理学专业适当降低,尤其是一些理论物理知识,由于其内容枯燥且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领悟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降低难度,要求学生能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即可,不必要过多演示一些公式的数学推导。

  此外,在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必须加强应用型课程所占的比例。比如可适当增加计算机原理与技术、微电子技术、工程光学、激光技术等在现代社会应用比较多的课程。

  实践教学主要由金工实习、实验课程以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组成。这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创业精神。除此之外,一些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实验,比如传感器原理实验、电子电工实验等课程,也可以放在实践教学课程中以增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 4 课程体系应鼓励创新

  一个好的课程体系,除了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应该提倡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进行科技创新。比如鼓励学生参加每年度学院和学校举办的各类电子大赛、工程设计等;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一些小发明申请国家专利; 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老师的学术课题和科研项目; 鼓励学生在国内外一些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等。此外,学校和学院应经常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开办各类物理学相关的学术讲座,介绍各自领域内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2].

  参考文献:
  [1] 王严东,胡勇,王显德。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30(4) .
  [2] 罗艳伟,富笑男。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8(5)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