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分析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社会大众广泛热议并高度关注的一个社会现象,然而它作为一个分析概念以及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论的提出却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
学术界普遍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提出的。他的基本观点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固然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但这不是唯一的目标,企业要得到更好的发展,还应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与之相关的其他群体的利益,如企业员工、原料供应商、消费者、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社区、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
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被谢尔顿提出并阐释后,在学术界引起巨大轰动,他为学术界分析和研究企业经营行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如今,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多个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等分别从各自的学术领域对之展开全方位的系统研究。正如美国教授A.B卡罗尔所描述的那样:"这是一个兼容的领域,有着宽泛的边界、多元化的成员、不同的学术背景、大量非集中的文献、多学科交叉的观点。"其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当数A.B卡罗尔提出的概念在国际社会颇具代表性和广泛的影响力。1979年他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也随之进入了我国学术研究领域,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就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而言,西南政法大学卢代富教授的观点被大家广泛认可,在他看来,企业的社会责任除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外,还应最大限度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益。该观点与国际通行理解相同。
综合国内外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我们认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既要最大限度实现股东利益,也要最大限度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看,企业在追求利润,实现股东利益的同时,还应考虑企业员工、原料供应商、消费者、社会团体、社区、企业等相关群体和组织的利益。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看,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还有承担法律责任、环境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以及其他有助于促进社会公益的社会责任。
二、民营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越发突出,具体表现在:它已成为我国GDP发展的重要贡献力量;它的数量在各类性质的企业中占绝对数量,达到70%以上;它解决了 85%的城镇就业岗位,是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核心力量。总之,民营企业对人民的生活富裕、社会的就业、政府的财政收入、国家的经济繁荣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激发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主要源泉。
在民营企业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民营企业家能够诚信守法、照章纳税、关爱员工、扶危济困、回馈社会,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誉。但是也必须看到,有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寻找各种理由逃避社会责任,不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致使民营企业名誉受损。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违背诚信原则。一些民营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主要表现为欺诈顾客、偷工减料、污染环境、拖欠员工工资等等。
二是过于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如前所述,追求企业利润,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但这不是企业的唯一目标,企业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然而,部分民营企业家无法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过度关注企业利润,无视对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三是缺乏现代责任意识。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处于初创阶段,大多属于家族制企业,没有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因此难以形成与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进而也就难以真正产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
三、促使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意义
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促使民营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从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促使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使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
当前,积极主动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与要求。民营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公平正义、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恪守诚信守法、倾情回报社会等社会责任,适应时代要求,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众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企业创新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我国在引进西方CSR标准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和模式。而民营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也会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和社会创新。
2.促使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资源和环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资源相对不足,并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以及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党中央提出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民营企业作为企业公民,对保护环境和资源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保证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3.促使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途径是多样的,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譬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些民营企业如海尔集团、格力电器、比亚迪汽车积极捐款捐物,让很多国人感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后,大连万达集团、南京雨润集团、加多宝集团、浙江吉利集团等民营企业积极捐款,争献爱心,让社会各界都记住了它们的名字。
捐赠慈善只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途径,民营企业通过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更多的就业机会、节能减排等途径拥有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对其自身的发展和经营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得到消费者认同、社会和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其产品和服务就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更易融资;有利于吸引投资商和供应商;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样,很自然地其整体的竞争力就得到了提高,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促使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国际社会也越来越看重企业社会责任。目前绝大多数的欧美跨国公司已实施社会责任政策,如家乐福、沃尔玛、迪斯尼、通用电气等等。我国民营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订单,就必须履行社会责任。
四、从民营企业管理视角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策略
促使民营企业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是多样的,我们可以从政府的角度、社会的角度和企业自身角度去分析和探讨。仅就政府、社会和企业三个角度而言,我们认为,政府管制和社会压力是外部驱动因素,企业发展则是内部驱动因素。在这里,我们仅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探讨促使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策略。
1.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思想认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
(1)民营企业家应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和接受相关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国民营企业家普遍文化素养不高,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家"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民营企业家应积极参加一些政府部门和高校组织的各类培训,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深刻领会和认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2)民营企业家应转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几种错误认识。主要表现有:一是"加大企业运行成本"的错误观念。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错误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其实是在加大企业运行成本。不可否认,短期内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确实增加了企业的运行和经营成本,但相关调查数据也显示,经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往往具备良好的企业形象,其社会竞争力也较强。因此,从长远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将会大大拓展其生存和发展空间。二是"多做慈善事业"的错误观念。
部分企业家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简单理解为企业做慈善。他们没能准确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他们忽视了企业除慈善责任外,还应包括伦理责任、环境责任等等其他的社会责任。三是"企业办社会"的错误观念。这些企业家错误地认为,提倡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把过去由政府包办的事情转嫁到企业头上,让企业过多地承担政府的责任。四是"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错误观念。部分民营企业家认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国有企业的事情。这些企业家固然看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责,但他们没能客观地认识到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都应该承担和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是我们要考虑的不应该用同一尺度衡量所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应该有所区别。
(3)民营企业家应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尊重并保护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活动,其实质上是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过程。民营企业家必须清楚认识到这一点,本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为企业的运营提供了一定的物质资本,而且也为企业的运营提供了一定的人力资本,塑造了良好企业经营环境。因此,民营企业家只有认识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经营和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尊重并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和正当诉求,才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
2.规范和改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管理注重公司治理结构的塑造。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对公司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其本质就是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剥离,并明确各个权力主体的责权利。
当前,我国部分民营企业采用了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分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但该治理机构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具体表现在:(1)在董事会与经理层不分的条件下,如何防范大股东通过其内部经营管理享有的特权侵犯小股东们的权益。(2)在董事会与经理层相分离的条件下,董事会如何有效监督经理层的管理活动,防止其侵犯或损坏股东们的权益。(3)企业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无法有效发挥监事会对公司治理的监督。
另外,因为我国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造成了一些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如员工工资被任意克扣和拖欠、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被侵害、中小竞争者受排挤、环境遭污染等等现象。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公司(企业)治理的目标是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中国学界也深受这种理论影响。有人主张依此建立中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认为应允许银行参与公司治理,大力推进职工董事会制度。[9]
同样,要让民营企业真正关注并切实履行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就必须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到企业的治理中去,建立一种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治理的企业内部治理模式。譬如:推行员工持股计划、雇员加入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结构重构、设立利益相关者委员会等等。这个想法挺有新意,但在实践中需要克服一些困难。[10]
例如,如何界定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的范围比较广泛,哪些主体应该纳入本企业关注的范围;再如,如何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面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如何有效地协调并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11]以上这些困难,在实践操作中确实存在。我们认为,虽然目前民营企业无法完全解决所有这些困难,但只要他们有这样的思路和想法,尽力解决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那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也会逐步地得到规范和完善。
3.以渐进模式制定和履行动态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众所周知,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其利益相关者也会不断变化,并且其发展的规模等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应以渐进模式制定和履行动态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目的是使企业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修改原先的已经实现不了或者不再适合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创新出新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民营企业应主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将有利于企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企业现在的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紧密团结起来,共同协作,有助于回避、减轻或转移来自于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的惩罚、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谴责、消费者的抵触)的压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12]
此外,民营企业也可通过实施与其社会责任相关的战略、政策、组织设计、管理体系、运营过程和其他业务活动等实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的要求。
4.建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目前在国际上有两种通常被采用的方式来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一种是在公司年报中对企业社会责任业绩进行披露;另一种是采用定期发布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方式。从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和企业经营环境看,大多数企业选择后者。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功能是披露企业非财务信息情况,它是企业有效联系其利益相关者的重要载体。与传统企业管理经营不同,现在企业经营目标不能仅局限于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或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权益。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公开的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而且也是及时的。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触及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并引起负面效应,那这必然会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从而使该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之中。因此,企业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将企业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若干非财务信息公开和披露出来,做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不仅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和实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民营企业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企业必须真实、客观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切不可弄虚作假、欺骗公众。第二,采用的衡量自己企业社会责任状况的标准应尽量采用权威标准和行业标准,避免无据可依,从而丧失结果的可信度和客观性。第三,可在企业网站上开辟专栏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发布,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以便于公众随时查阅和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