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现状与展望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16 共3731字
摘要

  一、企业社会责任及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社会、环境和员工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职业健康、生产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国内外尚未形成权威而统一的概念。由于各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不同,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不同,各国专家学者对社会责任审计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日本专家三泽一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一种检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审计".在国内学术界,叶陈刚和罗水伟则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按照法规和一定的标准,客观的收集和评估证据,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公允性、一贯性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并发表专业意见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

  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现状

  我国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起步较晚,还尚未形成明确的审计主体、范围、标准及方法等,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以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为基础。从2006年国家电网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以来,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逐年持续增长,但是,我国从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识、关注到重视,整个阶段都远远落后于国外,其现状如下:

  1、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持续增长。从图1可看出,自2006年以来,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4》显示,2014年已达到1526份,由此可预见未来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会越来越多,这同时也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除部分企业外,社会责任报告整体存在"报喜不报忧"现象根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4》(报告以2014年度1007家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对象)显示,598家(59.4%)企业进行了负面数据及案例披露,其中67家(6.7%)披露6条以上负面数据信息;97家(9.6%)企业在对负面数据进行披露的同时,还对报告期内企业发生的一些负面事件的原因、经过、处理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较详细阐述。

  如表2、表3所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参考标准多元化,进行第三方评价的企业仅占14.2%,而且第三方评价中,缺少社会责任审计。这些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无法取得信息使用者的信任。因此,随着社会责任报告数量的持续增加,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也要求报告的可靠性应逐步提升,有鉴于此,只有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审计,进行第三方评价,才能获得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也有助于所提供的信息被理解。

  (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意识淡薄

  目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大多在观念与行动上都处于被动状态,特别是高碳行业,往往是迫于政府环境法规等压力,属于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履行。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只追求眼前利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在此环境下,企业能够主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已实属不易,若要求其提供的社会责任报告经过审计后公开,则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履行社会责任还未成为企业主动之举之前,应先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从外部进行规范,逐步提高其社会责任履行及审计意识,规范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2、审计主体不明确

  目前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审计主体不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包含的内容涉及面广,要求审计主体应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熟悉有关低碳、环境、社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因此,目前对于审计主体应由政府审计部门、注册会计师还是企业内审部门承担尚无定论,国家也尚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因此,使得社会责任审计不能有效展开。

  3、审计内容狭窄

  大部分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存在报喜不报忧现象,有的企业甚至存在漏报、不报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内容标准无明确规定,企业向社会提供的社会责任报告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为了提高自身形象及公众认可度往往避免披露负面数据,积极披露自己优势方面的信息。因此,在这种基础上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其具体的审计内容亦不全面,仅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是某个行业。

  4、审计依据缺乏

  根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4》,2014年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其进行第三方评价的依据有多种标准,有:进行报告评级、专家点评、质量认证、数据审验等。尚无进行社会责任审计的企业。反映了目前要开展社会责任审计则必须先明确审计标准,而且各地区、行业等应有明确的规定,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时,以此标准作为尺度,只有这样经过审计的社会责任信息,才具有可信度及可比性。否则,社会责任审计将成为空谈。因此,明确审计依据及标准,需要国家及相关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尽快制定相关的审计标准,为社会责任审计打好基础。

  三、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发展

  (一)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理念

  1、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宣传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并未得到全面开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责任报告及社会责任审计披露还尚未得到各企业的重视。因此,为了加快社会责任审计的进程,有必要先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宣传,使每一个企业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社会公众等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企业均有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

  2、健全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

  仅在思想层面进行宣传普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保障社会责任审计的开展,必须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实施。由于审计关系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以及审计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导致审计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良好的制度规范可以促使审计主体的审计动机转化为履行公共受托责任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我国制定和完善的《低碳社会责任审计法》、《企业社会责任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强制相关企业提供社会责任审计报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二)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主体

  提供审计服务的部门主要有政府审计部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比较这三个主体,以政府审计部门作为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更能维护政策的权威性,也更能公正、客观的审核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但是,由于企业性质的多样性,单靠政府审计不可能完成社会责任审计的任务,因此,在社会责任审计实施初期,可先从政府审计机关开始,继而逐步推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可逐步引导社会审计组织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同时,政府可将部分监督权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同时通过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以达到到监督被审计单位的目的。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时,应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审计灵活性的优势,从而提高社会责任审计的效率与质量。因此,目前较可行的办法是:低碳经济下开展社会责任审计应以政府审计为主,社会审计为辅、内部审计为补充的多层次联合审计主体。

  (三)拓展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以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为基础,但是不能仅以射虎责任报告披露的内容为局限,应以社会责任的最基本涵义为起点。因此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应拓展至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股东、债权人的责任。主要审计股利分配政策的合理与否,有无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二是对员工的责任。主要审计员工的薪酬福利情况、员工的安全及健康情况、员工个人的发展及培训情况等;三是对供应商、消费者的责任。主要审计对供应链的管理情况、主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情况、产品或服务的合格率及安全信息、客户满意度等;四是对政府、社会的责任。主要审计企业年度纳税总额、是否存在偷税、漏税情况、公益捐赠情况以及对促进就业做出的贡献等;五是对环境的责任。

  主要审计企业年度环保投入的情况、在减少"三废"方面做出的贡献、碳减排量、绿色办公、节约能源方面的情况等。

  (四)统一评价依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地域辽阔,企业行业众多,规模大小不一,各个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统一审计评价依据要循序渐进。首先,统一同行业相同规模企业的评价依据,因为同一行业规模相当的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差异较小,员工的工作环境相当,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当等。其次,统一同一地区相同规模的企业的评价依据,因为同一地区的风土人情相当、经济发展程度相当、消费群体相当等。再者,统一经济效益相当的企业评价依据。最后,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基础上,从整体上统一并完善评价依据,使我国在低碳经济下社会责任审计更加具有可比性、公正性、普适性。评价依据的统一仅是在审计过程中一个方向的把握。具体的审计实践中,必须要构建合理的审计指标体系,对被审计单位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量化,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规范审计人员的评价过程、有效减少审计工作的随意性、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最终得出公允的评价结论。

  参考文献:
  [1]阳秋林,李冬生。建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构想[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6):77-79.
  [2]周兰,彭昕。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程序与方法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8):34-39.
  [3]林松池。低碳经济下的社会责任审计探讨[J].财会通讯,2013(1):78-79.
  [4]阳秋林。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J].财会通讯,2005(2):35-36.
  [5]周兰,郭芳。低碳经济下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研究[N].中年财经大学学报,2011(3):20-23.
  [6]周兰,王善平,郭芳。企业低碳消费的社会责任审计[N].光明日报,2010-09-0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