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浅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来源:财会通讯 作者:杜彦宾
发布于:2018-08-13 共7316字

  摘要:本文通过对19992016年间发表在27份国内期刊上的297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 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主题日益广泛, 但仍以现状描述为主;研究方法日益多样化, 但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比重还较低;研究的理论来源日渐丰富, 但仍以经济学理论为主, 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应用较少。因此, 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和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关键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主题,研究方法

  A Review of Corporate Social Disclosure Research in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review and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297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published in 27 domestic periodicals in 1999-2016 year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research topic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 increasingly extensive, but it is still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description,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but the research, experimental and case studies are more and more diverse.The proportion is still relatively low, the theoretical sources of research are increasingly abundant, but economic theories are still the main ones, while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ethics are less applied.Therefore, although our country's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research has made some progress, it still has gaps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compared with foreign countries.

  Keyword:CSR,Research method,Applied theories
 

  一、引言

  2008年1月, 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要求有条件的央企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12月, 上交所发布《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 要求部分企业在2009年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随后深交所也发布通知, 强制部分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环境的转变使得我国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数量与日俱增, 从2006年宝钢公司发布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以来至2015年, 我国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从32份增加到了1703份。实践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理论研究的进步,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数量大幅增加。为了明确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的方向、实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的目标, 有必要对以往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本文总结回顾了1999~2016年6月发表在国内主要学术期刊上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文献, 系统总结了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的现状, 对比分析了制度环境变化对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的影响, 希望能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样本选取

  本文采用期刊检索的方法, 以“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综合报告”为关键词或主题词,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为了使样本具有代表性, 本文选用以下27份期刊作为研究对象, 包括《管理世界》、《管理科学》、《管理学报》、《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经济管理》、《经济与管理研究》、《当代财经》、《中国注册会计师》、《财经理论与实践》、《财经论丛》、《财经研究》、《华东经济管理》、《经济经纬》、《审计与经济研究》、《统计与决策》、《现代财经》、《证券市场导报》、《中国管理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财务与会计》、《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山西财经大学学报》、《财会月刊》、《财会通讯》、《会计之友》。

  本文以1999~2016年6月作为样本选择区间, 剔除与环境信息披露、安全信息披露、员工信息披露等研究社会责任某一领域的文章和综述性文章, 最后得到297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的文章。如图1所示, 1999~2008年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进展缓慢, 十年间仅有35篇研究成果。自从2008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两份通知强制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以来,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 截止2016年6月30日累计发表文章262篇 (由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录入时滞, 有的文章虽然已经发表, 但由于未录入数据库, 本文未计入在内) , 其中有15篇是关于综合报告的研究、10篇关于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研究, 数量虽少但也反映了未来该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
 

  图1 1996~2016年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发表情况
 

  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述评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起步虽晚, 但是发展迅速, 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 研究主题广泛, 从演变过程、质量评价、现状描述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机、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都有所涉猎;其次, 研究方法多样, 除规范研究和大样本实证检验以外, 还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最后, 研究理论来源多样, 除经济学、管理学以外还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门类。本文将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来源三个方面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一) 研究主题

  本文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主题分为演变过程、质量评价、现状描述、动机、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六大类, 如表1所示, 在1999~2016年6月间的297篇论文中, 涉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演变过程的研究为15篇 (5%) 、涉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研究有33篇 (11%) 、涉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描述的研究有115篇 (39%) 、涉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机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分别有20篇 (7%) 和71篇 (24%) 、属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研究有50篇 (17%) 。

  从研究主题来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 每个研究主题的研究成果都有所增加, 其中, 有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描述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数量增长幅度最大。为了进一步检验1999~2008年和2009~2016年两个时间段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主题是否存在差异, 本文进行了卡方检验, 结果表明这两个阶段的研究主题存在显著差异 (x2=12.95, p=0.024) 。1999~2008年间有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描述的研究占绝大多数, 2009~2016年间此类文章的绝对数量增加不少, 但相对比重有所下降, 从51%下降到了37%, 随着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数量的增加, 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研究则有大幅度的增加, 分别从9%和6%上涨到了26%和18%。由此可见,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表1 研究主题的年度分布

  注:括号内为百分比, 下同。

  (1) 演变过程。此类研究包括15篇文章, 主要介绍国内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历史进程和综合报告的演变过程, 通过分析美、日、法等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发展提供借鉴。

  (2) 质量评价。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研究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体系的研究 (5篇) , 二是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透明度、可靠性、决策有用性和价值相关性的研究 (28篇) 。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决策价值不高 (宋献中、龚明晓, 2006、2007) 、可靠性低 (何丽梅等, 2015) 、信息透明度低 (杨婧哲等, 2012) 、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有待改善 (吉利等, 2013) 。

  (3) 现状描述。此类研究成果数量最多, 一共有115篇文章, 占全部样本量的39%, 研究中有介绍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的 (谢晖等, 2008;杨海燕, 2010;王风华, 2015) , 有介绍特定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的 (万里霜, 2010) , 有以特定地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 (舒岳, 2014) , 有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的 (管亚梅, 2014) , 还有以典型公司为研究对象的案例研究 (邓启稳等, 2009) , 研究方法多样, 但大多缺少理论支撑, 而且重复研究较多。

  (4) 动机。此类研究比重相对较小, 只有20篇文章, 但是研究视角不同, 归纳起来, 可以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机分为三类:一是合法化动机, 即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为了获取或维持合法性地位 (蔡刚等, 2012) ;二是基于制度同构的压力———模仿同构、强制同构和规范同构 (吴丹红等, 2015) ;三是经济动机, 即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翟华云 (2010) 认为企业之所以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为了提高企业声誉、获取资源, 张正勇等 (2012) 认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为了获取消费者的认同和创造产品竞争优势, 从而实现提升企业价值, 黎文靖 (2012) 则认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政府干预下企业政治寻租的一种行为。

  (5) 影响因素。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类:一是从制度环境的视角展开的研究, 制度环境包括法律制度环境和法律外制度环境如产品市场竞争等 (赵颖, 2012;陶莹、董大勇, 2013;李正, 2013) ;二是主要从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内部进行的研究, 如研究企业规模、财务状况、盈利能力、成立时间、治理结构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 (沈洪涛, 2007) ;三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展开的研究, 即研究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 (尹开国等, 2015) 。

  (6) 经济后果。此类研究包括50篇文章, 而且往往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机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交叉。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资本成本 (孟晓俊等, 2010)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陶文杰等, 2012) 、增强政府控制和政治关联的贷款效应 (黄珺等, 2014) 、缓解融资约束 (罗珊梅等, 2015) 。

  (二) 研究方法

  (1) 研究方法的年度分布。借鉴杜荣瑞等 (2009) 和孟焰等 (2014) 的分类方法, 本文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方法划分为规范分析、分析性模型框架、描述性统计、大样本实证检验、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7类, 之所以将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分为描述性统计和大样本实证检验, 一是因为当前我国学术界存在大量的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研究成果, 二是两类研究方法具有不同的检验力度和说服力,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当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质量, 本文将两类研究方法分开梳理。

  表2 研究方法的年度分布

  由表2可见, 1999~2008年间和2009~2016年间研究方法均以规范分析、描述性统计和大样本实证检验为主, 两个阶段的研究方法不存在显著差异 (x2=10.35, p=0.111) 。规范分析和大样本实证检验的研究增加最多, 同时有少部分学者开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 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

  表3 不同研究主题的研究方法分布

  (2) 研究方法在研究主题间的分布。表3对同一研究主题按照研究方法进行了分类。从表3可见,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演变过程和质量评价的研究以规范分析为主 (分别占60%和52%) ,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以规范分析和描述性统计为主 (合计76%) ,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机、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研究则以大样本实证检验为主, 分别达到45%、80%和90%。

  (三) 理论来源

  (1) 理论来源的年度分布。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 本文发现我国学者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依据的理论多样, 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门类, 具体见表4。

  表4 理论来源分布

  在297篇样本文章中, 62.3%的文章未明确提出理论依据, 在统计的28种具体理论中, 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合法性理论运用的最多, 占全部样本量的36.3%。与1999-2008年间的研究相比, 2009~2016年间的研究所运用的理论虽然更多元化, 但是“没有或未发现理论”的研究仍占绝大多数 (54.2%) , 两阶段不存在显著差异 (x2=24.06, p=0.678) 。

  (2) 不同研究主题的理论分布。表5将同一研究主题按照理论来源进行了分类。由该表可见,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和现状描述的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主要的理论来源,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机、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研究的理论来源较为多样化, 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合法性理论居主导地位。

  表5 不同研究主题的理论分布

  (3) 不同研究方法的理论分布。表6将同一研究方法按照理论来源进行了分类。该表显示,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规范研究主要以印象管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大样本实证检验运用到了各种理论, 是对各种理论的检验;分析性模型框架、描述性统计、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则缺乏理论的支撑。

  四、研究展望

  通过对1999~2016年间我国学者发表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领域的文献的梳理及对2008年前后研究成果的比较, 本文发现尽管与1999~2008年间的研究成果相比, 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主题更为广泛、研究方法更为多样、理论来源更加多元化,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改善的空间, 具体如下:

  表6 理论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一,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的理论性有待提升。虽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的理论来源日益多样化, 但是已有研究中仍有过半数未发现明确的理论来源, 仅仅是对国内外实践的描述和介绍, 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此外, 在具体应用的28种理论中, 以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经济学为主, 国外研究中经常运用的制度理论较少应用, 伦理学、心理学和其它社会学理论也较少运用。

  第二,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的范围有待拓展。现有研究主题虽然日益广泛, 但仍以现状描述、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研究为主, 而且存在大量的重复研究。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 以往学者主要考察整体信息披露水平, 较少考察社会责任信息具体项目如员工责任信息、社区责任信息等的披露情况。由于企业资源有限, 面临的合法性威胁不同, 企业可能会选择披露部分而非全部社会责任信息, 对于产品、员工、环境、社区等不同类型的社会责任信息, 披露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因而有必要从披露的具体项目上考察企业披露的现状、动机、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此外, 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前学者主要从制度环境和公司特征着手, 较少考查信息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最后, 对于新兴的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和综合报告业务, 研究才刚刚起步, 研究成果还较少。

  第三, 研究方法应进一步多元化。目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方法以规范分析和大样本实证检验为主, 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较少应用。调查研究可以从社会责任信息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两方着手, 了解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动机和影响因素, 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案例研究可以针对典型企业进行深入研究, 了解在强制性披露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特点和演变。总之,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水平, 未来研究应当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 对不同的理论和假说进行检验, 从而指导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献中、龚明晓:《公司会计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研究——基于内容的专家问卷分析》, 《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2]宋献中、龚明晓:《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与决策价值评价——上市公司会计年报的内容分析》, 《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3]何丽梅、杜帅君:《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实证研究》, 《会计之友》2015年第5期。
  [4]杨婧哲、韩悦桥:《基于外部性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 《会计之友》2012年第10期。
  [5]吉利、张正勇、毛洪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构建——基于对信息使用者的问卷调查》, 《会计研究》2013年第1期。
  [6]谢晖、曾郁林:《法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启示》, 《会计之友》2008年第12期。
  [7]杨海燕:《英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启示及借鉴》, 《财会通讯》2010年第3期。
  [8]王风华:《美国杜克能源公司与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比较分析》, 《财务与会计》2015年第22期。
  [9]万里霜:《电力类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行为分析》, 《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20期。
  [10]舒岳:《浙江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剖析》, 《财经论丛》2014年第5期。
  [11]管亚梅:《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性选择》, 《财经论丛》2014年第12期。
  [12]邓启稳、陈建刚:《从武钢看实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财务与会计》2009年第5期。
  [13]蔡刚、蔡平:《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20期。
  [14]吴丹红、杨汉明、周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制度动因研究》, 《统计与决策》2015年第22期。
  [15]翟华云:《预算软约束下外部融资需求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影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0期。
  [16]张正勇、吉利、毛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济动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经验证据》, 《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7期。
  [17]黎文靖:《所有权类型、政治寻租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一个分析性框架》, 《会计研究》2012年第1期。
  [18]赵颖:《治理环境、股权特征与非财务信息披露——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19]陶莹、董大勇:《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年第12期。
  [20]李正、官峰、李增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审计研究》2013年第3期。
  [21]沈洪涛:《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22]尹开国、施婷婷、汪莹莹:《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研究》, 《财会通讯》2015年第1期。
  [23]孟晓俊、肖作平、曲佳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互动关系——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一个分析框架》, 《会计研究》2010年第9期。
  [24]陶文杰、金占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媒体关注度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管理学报》2012年第9期。
  [25]黄珺、朱辉:《政治背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银行信贷》, 《管理学报》2014年第11期。
  [26]罗珊梅、李明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审计师选择与融资约束——来自A股市场的新证据》,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27]杜荣瑞、肖泽忠、周齐武:《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 《会计研究》2009年第9期。
  [28]孟焰、孙健、卢闯、刘俊勇:《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会计研究》2014年第9期。
  [29]吴丹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现状研究》, 《会计之友》2012年第1期。
  [30]邬娟:《浅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 《财务与会计》2012年第3期。
  [31]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7期。
  [32]冯丽丽、林芳、许家林:《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当代中国的研究综述》,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11期。
  [33]李冬伟、黄祺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概念、前因及后果》, 《财会通讯》2018年第10期。

原文出处:杜彦宾.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J].财会通讯,2018(20):60-64+12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