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 人有性别之分,语言也不可避免的带有性别特征。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门语言都多少存在男女用语的差别,但像日语中“女性语”那样具有独树一帜特征的语言是世界上诸多民族语言中独一无二的。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日本女性被看成男性的附属品,不论在家庭还是社会均处于从属于男性的次要位置。 “女性语”指女性惯用的语言或表达方式,是与男性使用的语言相对应而产生的概念。 男女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作为一种语言的社会差异或社会变体,是人类语言差别较古老的形式之一,亦是社会语言学界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
二、拙稿的写作契机
在日本明治时代的小说家尾崎红叶的名著《金色夜叉》的卷首,描写了正月初三晚上举行“カルタ会”时的盛况。 会上富翁的儿子富山唯继手上戴的钻石戒指博得众人纷纷赞叹。
(1)まあ、ダイヤモンドよ。
(2)あれがダイヤモンド?
(3)見たまえ、ダイヤモンド。
(4)あら、まあ、ダイヤモンド。
(5)すばらしいダイヤモンド。
(6)恐ろしく光るのね、ダイヤモンド。
以上六句话虽然没有说明是男人还是女人讲的,但是精通日语的人一看便知:(1)(4)(6)是女性的发言,(3)是男性的发言,(2)(5)为男女共通,无法辨别说话人是男是女。 但是若要把这六句话翻译成汉语,必须加上性别说明。 笔者尝试这样翻译:
(1)“哎呀,钻石! ”一位女士说。
(2)“那就是钻石? ”有人问。
(3)“快看,钻石! ”一位男士喊出来。
(4)“哎呀,钻石! ”另一位女士激动地说。
(5)“真是绝好的钻石。 ”人群中又有人插了一句。
(6)“你看那钻石,光彩夺目! ”又有一位女士感叹道。
由此,中日语言表现差别可见一斑。 那么,日语中为什么会有“男性语”与“女性语”这样性别语的存在? 女性语究竟带有什么样的特征? 带着这些疑问,也以此为契机,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尝试着对日语“女性语”的结构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及论证。
三、日语“女性语”研究综述
在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日本学者只将“女性语”作为“位相语”研究的一个领域进行研究。 重点研究“女房词”和“遊里语”等传统“女性语”现象。 其代表学者包括菊泽季生(1933)、国田百合子(1964)等。 但是,70 年代以后,“女性语”研究重点转向了对现代“女性语”表达特点的探讨,影响较大的学者例如井出祥子(1997)、远藤织枝(2001)等。 但在诸多研究中,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是 1979 年寿岳章子的《日本語と女》,可以说此书出版后日语“女性语”研究迎来新的时代。 此书中具体讲述了杂志、谚语、歌谣等日常生活用语中女性是被如何看待的, 揭示了日本社会对女性差别对待的残酷现实。 并且指出:一个国家的语言不仅能够反映社会的本质,还可以规定社会的形态。日语真实地反映了日本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对女性的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该书视角新颖, 对以后日语“女性语”研究在方法论上开辟了新的思路。
20 世纪 80 年代有两本重要的 “女性 语 ”研究著作出版 。
一本是“女とことばを考える会”主编的《国語辞典に見る女性差別》(三一书房 1985), 另一本是远藤织枝的 《気になる——日本語再検討》(南云堂 1987)。 这两本书都从女性研究者的视角,对日语中存在的女性差别现象提出了质疑。90 年代出现了“女性语”研究专辑。 譬如,1991 年 7 月的《国文学解釈と鑑賞》(至文堂)的专辑《ことばと女性》中,从发音、方言、词汇等多个角度论及了日语“女性语”。此外,还出现了许多论文。 代表论文有《差別語と女性》(渡边友左)、《ことばと女性》(远藤织枝)、《落語の中の女性》(野村雅昭)等。
进入 21 世纪,学者们对日语“女性语”研究的热情不减反增,而且视野更加宏大,角度更加多维,分析更加透彻,完全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主要从语言学角度对“女性语”进行研究的范式。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中村桃子的《ことばとジェンダー》(2001)。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一方面介绍了欧美学者从社会文化角度对性别与语言的最新研究, 另一方面也采用相同的视角与方法对日语“女性语”进行了全新的考察和分析,为今后的性别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日语“女性语”的结构特征
说起“女性语”一词,学术界可能存在两种解释。 一是相对于“男性语”而言的。 而事实上并非一种语言的所有表现形式都有男女差别之分, 语言的大部分成分是男女通用的,即“中性语”。 因为男女生活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大体相同,语言的性差别即便有也是大同小异。 二是“女性语”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内部差异。 主要源于女性的身份、地位、年龄及所处环境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例如农村妇女和城市妇女、老年妇女和年轻妇女、职业妇女和家庭妇女等因所处环境及语言习惯不同女性之间的语言会存在差异。 而本文将探讨的“女性语”指的是与“男性语”相对而言且具有女性共性的语言特征。 通常认为,日语中“女性语”的突出特点是温文尔雅、含蓄、谦恭、富有感情色彩,总体体现出一种“女人味儿。 在语言形态上,具体表现如下特征。
(一)敬语使用方面
敬语是一种唯美的语言现象,使用敬语的人会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印象。 一般而言,女性敬语使用频度要比男性高些。 日常生活对话中,女性经常使用敬体,而男性却使用简体。 公共社交场合,女性使用敬语频度也高于男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接头词“お、ご”的使用
接头词“お”“ご”作为一种敬语,使用的话会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 据某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敬语使用频率高于男性30% , 其中 , 接 头词 “お、ご” 的使用率方面女性比男性高出50%。 接头词“お、ご”通常放在名词 、形容词 、副词前面 ,表现出对对方的尊敬,同时也体现出女性的温文尔雅。 例如:(1)先生はお忙しいですか。 (老师您忙吗?)(2)ご両親はお元気ですか。 (您父母身体好吗?)(3)お返事、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谢谢您的回信。)此外,现代女性经常把接头词“お、ご”作为一种美化语放在外来语的前面,尤其是表示食物的外来语前面,例如:“おビール”(啤酒)“ぁ⊙ン”(面包)“ぁ〕ーヒー”(咖啡)等等。
2. 双重敬语的使用
传统行为规范对女性要求要比男性高。 即便是同一敬语从男女嘴里说出来的感觉会不一样。 通常,从男性嘴里说出来会感到礼貌、尊敬,而女性却程度较低。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日本女性经常使用双重敬语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及素养。 譬如,女性会经常这样说:(1)もうお帰りになられました。 (已经回家了。)(2)お召し上がりになってくださいませ。 (请吃。)语言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敬語過剰」(敬语过剩)。 从语法角度严格意义上来说,双重敬语是一种错误的语言表达形式。 但是,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使用者想表现自身的教养程度高才出现了这一现象。 如此看来,敬语过剩现象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美化语,它说明美化语正由名词向动词发展,这无疑是语言进步的一大标志。
(二)词汇使用方面
1. 和语词汇
众所周知,日语由和语、汉语、外来语构成。 从历史上看,日本女性很少使用汉语词汇。 因为汉语从中国传入日本时恰逢男性位于上层社会,女性身份地位卑微,只能使用固有的和语词汇。 虽说汉语词汇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但日本女性已经习惯了使用和语,汉语词汇仍然很少使用。 与和语词汇相比,汉语词汇显得生硬、晦涩;而和语词汇却简约、温柔,女性使用起来自然会给人一种“女人味十足”的感觉。
2. 人称代词
日语中人称代词与汉语一样,分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三种类。 通常男性第一人称代词使用“ぼく、おれ、わし”;女性则使用“わたし、あたし、わたくし”。郑重场合男人才使用“わたし”或“わたくし”。 也就是说同样一个“わたし”,男性多用于郑重场合,而女性则用于通俗场合。 第二人称代词方面,女性没有专用的词汇,可以称呼对方姓名以示尊敬,还可以与男性一样使用“あなた”或“あんた”。
但是,男性在一般场合或轻视对方时一般使用“きみ、おまえ、てまえ”等词。 在对第三人称称呼上,女性普遍使用“さま”或“さん”,而男性一般使用“きみ”或“あいつ”。 以上不难看出,在人称代词的使用方面,女性使用的词语比男性使用的敬意程度要高。
3. 语气词
语气词日语叫做“終助詞”,是位于句末表示说话者语气的一种词。 透过语气词可以看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态度和口吻。日语在语气词使用方面男女差异尤其显著。女性专用的语气词有“わ、わよ、わね、の、のね、のよ、かしら”等、而男性专用的语气词有“ぞ、な、さあ、なあ、かい、だい、ぜ、や、ら”等。
4. 感叹词
感叹词不仅表现出说话人的口吻,还可以体现出说话人的心情、性格及双方交谈氛围。 日语中女性专用的感叹词有“あら、おや、まあ、ちょいと”,男性专用的感叹词有“よう、よっ、ちぇっ、おい、ほう、いよう、やい、くそ”等等。 随着语言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现在像“ホントー、ウッソー”这样单词的长音化、促音化现象较多,并逐渐成为女性专用的表达感情的感叹词。
(三)句式表达方面
1. 以“こと”“もの”结句
日语中“女性语”通常采用名词结句的形式比较多。 以“こと、もの”结句的形式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与女性心境相吻合。 例如:(1)本当にすてきなこと。 (真了不起啊。)(2)すごくいやなこと。 (真讨厌。)(3)是非してみたいですもの。 (一定要做做看。)
2. 重复的表现形式。与男性相比,日本女性喜欢使用重复的表达形式以体现自己的心情。 也就是说,通过重复形容词或副词等修饰成分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例如:(1)今日は暑くて、暑くて……(今天热啊,热啊。)(2)とても、とてもすきなの……(非常非常喜欢。)
五、今后展望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日语“女性语”无论从敬语使用方面、词汇使用方面还是句式表达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
恰恰这些特征是与“男性语”的差异所在。 这些差异是由日本社会残留的封建性 、法律 不健全 、教育不均等、心理方面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日本虽然明治维新后实行了资本主义,但是“男尊女卑”的思想依旧根深蒂固;法律方面也没有具体的保护女性公民权及教育权的条文实施; 加之一直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禁锢了女性的思想,造成女性心理不强大。另外,从性别特点来看,女性比男性更注重传统道德,更容易顺从社会的传统习惯和道德规范,自觉性更强。因此,女性喜欢使用“わ、の”等容易引起对方共鸣的语气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日语中“女性语”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那么,日语中“女性语”是发展过程、变化结果、变化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都将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4):144-151.
[2] 孙满 绪.日语和日本文化[M].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10):152-177.
[3] 许慈 惠 . 近 40 年日语语言研究综述 [M]. 上海 : 文汇 出版社 ,2011(5):51-59.
[4] 赵冬 玲.浅谈 日语中的 “女性用语 ”特征[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3):93-94.
[5] 刘红 艳. 浅谈 日语 “ 女性语 ”[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1):107-108.
[6] 吴春艳.日语“女性语”现象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2):108-110.